抚今忆昔意犹在

惜夕

<p class="ql-block">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生命之舟悄然驶至暮景,时间教会我,人生过程不在于长久的凝视,而在于魂牵梦萦的回忆与眺望远方的希望。当阅历里的思绪像回忆河里流淌的水,记录成了我用回忆之水浇灌不可遣散的孤独之躯的唯一方式。告别圆满的工作舞台,竭力把孩子培养成才,同时完成人生两个重大使命,是我对自己前半生交出仰俯无愧的人生答卷。想起一句充满深意的话: “在完成自身生命圆满之途上,孩子是一座桥,踩着这座桥,你回到了你自己” 。毋庸置疑,当时移世异,人非当年,我发现,原本以为自己竭尽全力为孩子倾注的一切,到最后成全的竟是自己。</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80年代初,是我童年定格在刻骨铭心的经历时期,有我爱僧的最初和品性生成的源泉。我的父母是国营农场职工,小学文化,在那个年代也算是知书达理之人,可对我的家庭教育却百弊丛生。父亲生性强悍,易怒暴躁。经常用影响学习为借口剥夺我的兴趣,对我施以强权的碾压,没有尊重,爱就是统治和控制。母亲敏感多疑,喜怒无常,遇事借题发挥,怨气冲天。父母犹如两山虎,斗起来没有赢家,我成他们宣泄坏情绪的替罪羔羊,因此我童年的快乐只有在学校和小伙伴身边玩耍时出现过。记得我小时候惜花如命,八岁那年用稚嫩的双手,在自家门前种上品种各异的鲜花,每天下课扔下书包便伺花弄草,沉醉花香。时常也为花赋诗,或把蜜蜂采花经典搬上作文。一天中午下课后,我正沉迷于门前小花园的一颗枯枝,低头观察其嫩绿的幼芽悄然探出头来,生机无限。忽然猝不及防身后伸出一双大手,把我心爱的花一颗颗连根拔起,不到半分钟,一派生机勃勃,艳丽芬芳的小花园瞬间被夷为平地。父亲气势凶凶一阵横扫,接着恶语披头盖脸:“我让你放学就知道种花,作业不写……”。一片凋零散落的花草在我眼前逐渐模糊,心碎、恐惧、无奈夹杂泪水漫布全身,双腿不由自主颤抖不停,完全失控的摊倒在地上。母亲在一旁见状视若无睹,没有安慰,喋喋不休的伦为父亲的帮凶。那场景在将近四十年后的今天回放,依然痛彻心扉。在那个物质相当匮乏的年代,温饱是大人们奋斗的最终目标,养儿防老是父辈只知道养身而非养心的教育目的。不谙世事的我,心无旁骛一身素,不懂怨恨也不敢反抗。而当年那些被忽视或被打压的渴望,以及未愈合的伤口却一直都在。更有一次清晰的幼年伤痛在我七岁那年,有天家里来了两个老家的长辈,过夜成了大人们要解决的问题。刚好邻居家也来了客人,于是两家人商量好在单位的幼儿园给客人安排借宿。我和邻居小伙伴相约一起随家里的客人去住,正当两人庆幸平生第一次能在家外留宿而相谈甚欢时,我被父亲像老鹰叼小鸡一样捉回家。那天晚上我是哭累才睡着的,之后费解自己的父母与邻家父母怎么就如此天壤之别!更有一次心理阴影,是父亲看见我背了邻居家的小孩,回来对我拳脚相加,暴打一顿,当时他打我的理由是说我爱逞能。父亲给我的教育只有发泄自己的情绪,全然没有意识他的暴力和语言中隐藏的利刃会成为我一生的伤痛,这些永远不会消失,而是潜藏在我生命的库存里。记得有句经典的话:“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对孩子而言,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是物质抚育,更重要的是心理抚育。后来童年的我在家里大多沉默不语,既不是来自洞明世事之后的泰然自若,也并非选择默默不语来秉持自己的信念和表达抗议,而是对生活曾有过的黑暗忍气吞声的照单全收。斗转星移,所幸一切童年的不幸,我都在书中得到了救赎,理解了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一场双向的航行,一个互渡的过程。纵然父辈的教育方式不可取,这辈子父母已经用他的错误作举证,告诉我不能再走他的育儿之路,真正的爱是接纳和放手,是用足够的信任架起与孩子沟通的桥梁,让其自由成长。</p><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前,我初为人母,我用高效的陪伴和宽容的爱托举起儿子幸福的童年,用鼓励、信任和理解陪伴他追求梦想。 我以父母的教育方式为前车之鉴,反其道而行之。大道至简,道法自然。我帮助儿子从小树立自信, 培养爱心,使他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有担当的人。正是这些品行兼优的元素让儿子整个求学生涯满载光环,一路坦途皆如所愿。成家立业后儿子依然孜孜不倦走在学术路上,继续向知识金字塔尖迈进。</p><p class="ql-block"> 从青葱年少到老之将至,整整几十年的光阴回首仍然可见,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内心的黑暗与缺失。同时让我深切感到,家庭教育可以润物细无声的泌入思维的草地,从此染绿孩子一生的春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