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风,阳都风!

安升传媒

<p class="ql-block">《李克风 阳都风》</p><p class="ql-block">——安学武 </p><p class="ql-block"> “积石有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李克风老师这气场我真的写不了,先一说吧。李克风,玉树临风,风流倜傥,风雅淳正,成熟稳重,温柔体贴,人品如玉,这是所有熟悉他朋友的共识。有逸群之才,儒雅之风,“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他玉树临风走阳都,携手相拥游乘兴,亭台凭栏寻旧梦,潇洒自如真英雄。主持做精彩,朗诵到顶峰,摄影达境界,播音亦字正腔圆,李克风创办了《阳都风》《沂南微视》等栏目。琴棋书画,吹拉弹唱,都能拿得起,放得下。尤其跟随著名笛子演奏大家陈涛老师学习竹笛,技艺精进。播音获临沂市第一个播音指导殊荣。我每一次快门的按动,都存储了李克风老师永恒的温情。他喜欢学习,播音、摄像、录音棚技术、视频剪辑等,都是因工作需要边干边学,像四书五经,静下心来研读,曾应醉三国酒业邀请为企业员工讲解《论语》,不但读懂字面意思,还联系当下,个人和企业如何用《论语》中的智慧,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历时百天,受到热烈欢迎。李克风老师善于思考,化繁就简,找到事物的关键,举一返三。他的一篇《《麻雀》朗诵简析》,就把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借鉴到朗诵中,使不足四百字的短文跌宕起伏,让人身临其境。“技近乎道”,他每做一件事都全力以赴,力求让技术完美。他常说“我要做到我当下所能达到的最好”。从事新闻工作三十余载,把自己所学和工作积累无私的奉献社会,努力推广普通话和红色旅游文化,宣传沂南和沂蒙精神,利用节假日,进厂矿,去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宣讲推广普通话和摄影技术,宣讲红嫂故事。 </p><p class="ql-block"> 李克风老师第一个朗诵《老碾》后,沂南文化现象“井喷”式暴发,从此引领和带动了沂南文化大繁荣。 </p><p class="ql-block"> 李克风老师朗诵了我的很多拙作,通过朗诵提升了作品的内涵和生命力。他的播音和朗诵声情并茂,准确清晰、端庄悦耳,具有磁性音质。他的声音是时间的画笔,朗诵播音象画师,用声音绘制每一个故事的轮廓,用声音传递温暖与力量,每一次话筒前的站立和每一篇诗文的朗诵,都是对梦想的致敬。他用声音编织梦想,让每个字都跳跃成最美的旋律,他声音的魔力.在于能穿越时空,触动人心,感人肺腑。在这个快节奏的新时代,他正用最真挚的声音,为大家讲述最动人的故事,宣传经典,歌颂时代,赞颂人间真善美,传播时代正能量。朗诵是作品的再创作。他和明阳朗诵的很多古典深受大家的欢迎和喜爱。特别是红色长诗《常山啊常山》,红色诗歌《娘》,抑扬顿挫,荡气回肠,震撼心灵,这些作品通过李克风老师的朗诵,升华了诗歌的内涵和主题,给作品注入灵魂!</p><p class="ql-block"> 李克风老师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经常沿沂南旅游线,竹泉村,红石寨,马泉,智圣汤泉,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拍摄,宣传沂南的旅游景区。他爱好广泛,涉猎诸多领域。特别是朗读古典文学时下了不小的功夫,自己先深入研究,领会含意,熟记于心,再和搭档交流。常常是手不释卷,居则在席,行则在橐,韦编三绝。 </p><p class="ql-block"> 我与李克风老师交往多年,初识不厌,久处不散。有人说:“一生难免喜欢很多人,因为乍见之欢。但是大多数人最后会选择一个相处起来最愉快的人,这个人可能不是一开始就为他倾倒的人,但是大家终究要回归到生活,可能就会倾向于选择一个舒服的人”。我是一开始就为他倾倒的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海上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祝福李克风老师艺术常青,玉树临风!</p> <p class="ql-block">英雄通常指的是具有超凡勇力、武力和胆识的人。在古代汉语中,“英”指的是草木之精华,而“雄”则指生物中能产生精细胞的,两者结合即指英才和雄才兼备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诵读,用声音唱响经典;传承,赓续中华文化根脉。声声诵读,穿越时空、联通古今,让中华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p> <p class="ql-block">安兄着意赋新篇,季枫含情诵旧笺。溢词虽愧心犹暖,真情岁岁传。 友朋牵挂绵绵,深恩念,厚意连,此爱无边。(徐校长)</p> <p class="ql-block">朗诵者季枫先生</p> <p class="ql-block">作者和李克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