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有座“王者之山”

诗画江南

在我市南部与义乌市交界处,方圆几十里群山连绵,虽然它的最高峰只有海拔660米,却是一座王者之山,在这里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它就是勾嵊山。 <p class="ql-block">  春秋时代,允常、勾践两代君主在这里驻扎筑城,图谋灭吴兴越大计,这里曾是越国在绍兴建都之前的都城。公元前494年勾践率兵攻打吴国战败,率残部五千余人退守勾嵊山,被吴王麾下的军队困于山中。后来勾践和范蠡被迫入吴为人质,直至公元前490年才回到勾嵊山。此后勾践在山中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公元前473年挥师北上灭亡了吴国。勾嵊山之名由勾践所赐,据传现在山上还遗留有许多越王建都的遗迹。</p> 对我来说勾嵊山还有一个特别的记忆:本世纪初年,山下村子里一壮男因个人恩怨,杀死同村人后逃进勾嵊山中。这里山峦连绵纵横交错,地形复杂森林茂密,凶犯早已将许多生活用品运进山里储藏,准备长期潜伏。案发后虽然几次组织大规模搜山,但等同大海捞针均未能抓获。因担心凶犯随时从山中窜出来再次行凶,周围百姓人心惶惶,每到天黑就紧闭大门不敢外出。上级给我下达了利用技术手段确定凶犯位置的任务,我从南京请来专家经过几天日夜工作,捕获了凶犯偶尔短暂开启手机的信号,将其活动范围缩小到一平方公里的区域。警方集中力量包围该区域,成功抓获凶犯。 深秋初冬是登山的最佳季节,11月9日,我和几个热爱户外活动的朋友结伴攀登勾嵊山,了却自己探寻“王者之山”的愿望。今天我们有一个金牌向导何先生,他老家就在山脚并曾从不同线路几次攀登过,我们驾车直接来到安华镇勾嵊山村的摇石头自然村。 当地积极开发勾嵊山旅游资源,已经修缮的越国古迹游步道,有多条线路从不同的方向攀登。 山脚的道路还是比较平缓的,在古代应该可以通行马车,往山上运送粮草。 我们行走的是一条古道,脚下许多石头已经磨过棱角,不知道被多少人马踩踏过。 已是初冬山上仍是鲜花争妍,向阳山坡上盛开着成片的野菊花,还有含苞待放的菊米,是制作菊花茶的好原料,可惜今天没有时间采摘。 这里有许多野梨树,野梨只有一公分多大,味道酸酸甜甜,大家争相品尝。 勾嵊山的大部分地方并不是很陡峭,还是比较容易攀登的,这是否也是符合了越王建都的要求,便于大部队的行动。如果十分崎岖险峻,那就只能满足小股部队开展游击战了。 “何导”脚下的巨石是古越遗迹“刀劈石”: 这是“雷打石”一块大石头断成两半,切口十分平整: 勾嵊山上的石头确实有点特别,好好的石头会裂开,这块又裂成三块,裂缝里已经长出一棵树: 脚下的山路看似平常其实很不寻常,也许是两千多年前越王走过的地方,也许是吴越两国军队拼死相搏的战场。 经过一个多小时我们登上了勾嵊山的最高峰,海拔660米的王坟岗。山虽然不甚高但起伏变化很大,易守难攻,这也是当年吴王军队没有贸然进山,采取围而不攻策略的原因之一。 <p class="ql-block">  传说这里安葬着勾践的父亲允常,其实允常安葬在绍兴越城区的印山,有一个规模宏大的陵墓,已经考古发掘证实。传说终归是传说,但仍然有人用石块堆成坟墓的样子,也许是借此表达对先王的敬仰和怀念吧!</p> 雨后初晴山上云雾缭绕,王坟岗登高望远不甚清晰,让人难窥勾嵊山全貌。稍事休息后我们从另一条路下山,这里坡度较大。 坡陡加上脚下落叶松软,加之鞋子防滑较差,下山途中我两次滑倒,捡了两个“元宝”,有图为证: 一路上我们都注意寻找越国古都留下的痕迹,但终无所获,这也可以理解:春秋时期建在山上的“都城”,肯定比较简陋,规模可能与近代土匪的山寨差不多,大概早已经被尘土所埋,未埋的也被草木掩盖。只有当地专门研究勾嵊山的人士,才能找到那些两千多年前的遗迹。 勾嵊山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风景秀丽,基本少有险峻的路段,因此非常适合多数户外运动爱好者登山。下山后还可去附近的安华镇上品尝“牛淘汤”、“鱼面”等特色食品,估计会让你鲜得掉了眉毛!期待相关部门加大考古和开发古迹旅游的力度,满足人们探究於越文化的愿望。万一找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地,那肯定是国家级重大考古发现,也一定会火爆全国! (图二、图三来自百度网,借此谨向拍摄老师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