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下雨又有薄雾笼罩的缘故,高速并不好走,晚上七点半,从乘坐的由西安返回合阳的大巴,才缓缓到站。才想起来,没有吃晚饭,而肚子也着实饿了。于是决定到相熟的一家超市去吃点“解忧三件套”:泡面、啤酒、棒棒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板娘,泡个面!”远远地喊了一嗓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马上烧水。”老板应声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咋最近都没有看到你?”老板娘边去烧水边回头热络地询问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近在忙,刚从西安回来。”我顿了两秒钟不带诚意地回答了老板娘的提问。把“忙”和“西安”连接起来,老板娘自然得出了:“原来最近去了西安啊”的总结。忙是真的,去了趟西安也是真的,只是往返西安不到36小时,仅仅是点头之交的人,第一反应是搪塞过去。</p> <p class="ql-block">说话的功夫,面已经泡上了。可能是下雨天阴冷的缘故,街道上并没有什么人,进店的人就更没有了。老板娘索性坐下来,大有陪我聊一会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果然,她一连提了几个很私人、看起来无伤大雅而我却要颇费一番心力去解释的问题,猝不及防的第二轮“轰炸”,我并没有打算友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姐,我不想回答这些,只想安安静静吃顿饭。”我尽量平静地礼貌的说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板很识趣地,带着慈母一般肯定的眼神冲我点点头,然后忙自己的事情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同的场景,就发生在一个多月前。我跟母亲正聊着天,突然闯进来一位不速之客,是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按照辈分我应该喊他爷的。“爷,来了?坐。”简单的打完招呼我正准备要离开,他当着母亲的面突然提问:“丽丽现在在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合阳。”我克制着自己的语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合阳弄啥呢?上班还是弄啥?咋不出远门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呃,我这忍不了的暴脾气。“你问什么问?跟你有什么关系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就问问,关心关心。”他应该没有想到被我这样怼吧,语气里还带着优越和自以为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什么好关心的?吃你家喝你家了?安安静静当个善良的长辈,别整天撺掇闲话。”我一顿输出之后,他终于不再说话。</p> <p class="ql-block">在人际关系的纷繁复杂中,有一个神秘而有效的法则:人与人之间拉近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交换秘密。这许多年的经验告诉我,<b>你遇着难了,很多人带着“关切”来询问,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而带着答案问你问题的人,他要的不是你的答案,而是把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是寥寥数语,怎可指望另一个人能穿越自身的立场去理解你呢?而在这样一场看起来稀松平常的社交场合,一旦认真去回答就会陷入“<b>自证</b>”的误区。就算能理解,要这样廉价的同情有什么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有人揣着私心让你大度,有人装着糊涂搪塞你的委屈,有人站在自己的立场,指责你为何不迁就。人有个很虐的天性,就是给好人找毛病,给坏人找优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前常常被至于这样尴尬的境地不知所措,总是事后才反应上来,为何要让一个或带着好意或不怀好意的人,随意置喙我的人生?所遇皆多,慢慢生长出了锋利的爪牙。也决意打破“好人”的枷锁,勇于面对冲突勇于“不友好”。</p> <p class="ql-block">于是专门做了功课,关于在人际交往中回避冲突的人格成因及心理状态。大概有以下几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b>完美主义:</b>害怕矛盾和冲突的人可能追求完美的人际关系,认为冲突会破坏这种完美。然而,完美是不存在的,接受不完美是成长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b>自我怀疑:</b>这类人可能对自己的判断和处理冲突的能力缺乏信心,担心自己的表现会暴露不足。增强自信,通过实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关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b>依赖性:</b>依赖性强的人害怕冲突,因为冲突可能意味着失去他人的支持或爱。学会独立思考和行动,建立健康的自我依赖是必要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b>避免责任:</b>有些人害怕冲突是因为他们不想承担冲突带来的责任和后果。勇于面对责任,学会在冲突中成长,是成熟的表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b>恐惧失败:</b>害怕冲突的人可能将冲突视为失败的前兆,担心自己无法妥善处理。接受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从失败中学习是进步的阶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b>缺乏沟通技巧:</b>不擅长沟通的人在面对冲突时可能会感到无助。通过学习和练习沟通技巧可以更有效地表达自己,减少冲突的发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b>过度同理心:</b>过度同理心的人可能会因为担心伤害他人而避免冲突。学会平衡同理心与自我保护,确保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也被尊重。</p> <p class="ql-block">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吧,最后祝福我的朋友们,不要害怕任何冲突和矛盾,“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守护好自己的边界。<b>当你能做到毫不犹豫地拒绝别人却不心生内疚的时候,就是你快意人生的开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s<i>:闫妮最近说了一句话:“放下个人素质,享受缺德人生,拒绝精神内耗,有事直接发疯,与其委屈自己,不如为难别人。”这不,自从神经病了以后,整个人精神好多了。哈哈!</i>)仅供参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