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黄溪河

伊人

<p class="ql-block">在邮亭圩镇,有一条贯穿全镇的河一一黄溪河,她发源于黄江源,全域流经福田洞,梅溪,邮亭圩,祁阳大忠桥等地,最后汇入湘江。河流大部分在邮亭圩镇内。</p><p class="ql-block">三十多年前,我就在黄溪河畔就读。80年代初,我考入零陵县三中,当时的零陵县三中就设于邮亭圩镇,现在叫邮亭圩中学,这所学校就建在黄溪河畔。我记得那时的黄溪河,不论春夏秋冬四季,河水都清澈见底,水量极为丰沛,特别是涨春水时,整条河就是一片汪洋,滔滔河水奔流而下,河中间卷起的旋涡一轮一轮的,河水碰在大石上,溅起洁白的水花,形成水浪,飘向远方,给人无限遐想。平常不涨水的日子,整条河也是静如处子,清清河水将整个河面覆盖,平缓地向下游流去。那时的黄溪河,自然得很,遵循着老天的规律,河沿岸的百姓在黄溪河的关照下,耕田种菜,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黄溪河水养育着这一方水土,这一方人民。我记得那时我们在零陵三中读书时,学校里偶尔停电,停电后学校就停水了,停水时整个学校做饭做菜就没有水了,于是学校就发动我们学生提着大桶小桶到黄溪河里取水,那时候年纪小,提桶水很吃力,且学校到黄溪河河堤的坡度就陡,一桶水提上去,要休息好久,虽然辛苦,但同学们还是咬着牙坚持一趟又一趟地提着水,直到将学校临时水池子放满,学校就是用黄溪河里的河水煮饭烧菜,不用消毒,全校师生都吃黄溪河里天然河水,没有人拉肚子,更没有人因饮生河水而身体不适,至今想起来,我都感到是一种奇迹。如果现在你直接喝河水试试,不拉肚子不生病就奇了怪了。那时的黄溪河,还是我们学生的天然游泳池,那时学校里条件差,也没有那么多不准下河洗澡的规定,每到夏天高温难耐时,下午下课吃了晚饭后,我们学校就有许多学生来到邮亭圩桥下黄溪河里游泳,因为邮亭圩桥下在建桥挖了一个大水坑,水坑有几米深,适合游泳,男同学就在这个位置游泳,而女同学也下河游泳,她们在桥下面四到五十米处的河坝上嬉戏,那时候男女同学感情太纯洁,从没想到男女之间那点破事,我们那个年代,在高中谈恋爱的很少,绝大多数是农村孩子,只想着拼命读书,跳出农门改变命运,也真是的我所在班级有百分之八、九十的都考出来了,所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确实是说得不错,读书,成了那个时代我们唯一的出路,不象现在,读不读书,无所谓了。黄溪河里,一到夏天,那里人声鼎欢,热闹非凡,那个时代,到黄溪河里钓鱼的人并不多,因为那个时代没有几人闲着,大家都在为生活奔波,没有闲情逸志,更何况那个时代还不流行垂钓,黄溪水给我们学生时代增添了无限乐趣,提供了诸多方便。</p><p class="ql-block">现在,每当我回老家经过邮亭圩大桥时,我都要停车,驻足桥上,望着黄溪河沉思。站在黄溪河畔,看着日益变化的母校,我真的好感慨。母校邮亭圩中学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房子也建得越来越多了,但我走进母校,感到朗朗的读书声远不如我们那时那般浓厚,学生们也没有我们那时候多,整个学校看上去较清闲,再看黄溪河,河面还是那般宽,但河水却少了许多,一些地方河床露出来,长满了清草,河面许多地方被河床隔断,形成一道道沟壑,我们曾经洗澡的桥下,河水浅得看得到河底下的石头,再也没有办法游泳,沿着黄溪河向上游探源,在老江桥处,整条河已断流,干涸得只见各式各样的石头以及周围大树的落叶,甚至是白色垃圾,在我的印象中,黄溪河从未断流过,特别是老江桥河面最浅处仍是一河流动的清泉,我还打赤脚翻石头摸过鱼蟹,我记得此处螃蟹特多,只要你翻开一块大石头,石头下面必定藏着几只肥美的大螃蟹,而今却成了无水的河道,真是岁月匆匆,变化无常呀,听当地人说,造成河道干涸的原因,是由于黄溪河的上游黄江源筑起了几个大坝,建了几座小水电站,只要是枯水季节,这些小型水电站将闸门一关,一滴水都流不下来,经济效益有了,可遭殃的还是黄溪河的生态系统,黄溪河遭到了不可估量的破坏,特别是属于黄溪河里的鱼虾,基本上处于灭绝状态,真是得不偿失呀,但人们总是抓住眼前利益不放手,造福子孙后代的事还哪能顾及得到?看到黄溪河的现状,我痛心,我感受到了:青山绿水要恢复如前,那是多么的艰难,那要多大的努力才能实现呀。</p><p class="ql-block">黄溪河,你在我心中永远保留着曾经的形象,永远是那般清纯和美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