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解》:《桃李篇》之《子游》小节(附《孔子年谱》)/◆尚平子

吴春安杂家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子游·</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  子游曰:“事君数¹,斯辱²矣;朋友数,斯疏³矣。”  (《里仁篇》4·26)</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  1、数:音shuò,屡次、多次,引申为频密的意思。前释为繁琐,不妥。</p><p class="ql-block">  2、斯辱:会被侮辱。</p><p class="ql-block">  3、斯疏:会被疏远。</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  子游说:“侍奉君主次数频密,最终会被侮辱;朋友交往频密,最终会被疏远。”</p><p class="ql-block">【解读】</p><p class="ql-block">  这句话,包含朴素的辩证法,说明了子游懂得物极必反的哲学原理。这是经验之谈,是从众多历史和现实的事例中提取出来的规律,里面包含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侍奉君主次数多,你说不定就说了蠢话、干了傻事,要不,就引发了其他被疏远的官员甚至敌国高层的忌恨、诽谤和设计陷害,因此就会惹恼君王,最终便会获得侮辱;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若交往过于频密,就情浓如血,违背君子之交的原则。具体地说,与朋友交往过于频繁,会耽误别人过多的时间,影响人家的生活,而且,接待方面需要大量的经费,对方讨厌你不识趣,这往往导致交友不可持续;再者,在这种过于频密的交往中,朋友之间往往也容易酒后失言,得罪对方,或者暴露出自己的性格和人品方面的弱点,因此被疏远。</p><p class="ql-block">  子游是当过官的人,这一段表述是对当时朝廷官员侍奉君主、普通百姓交友的一种非常善意的提醒,对我们今天官场人士与上级的交往、民间的交友都有指导意义,不是不能交往,而是要注意把握交往的度。</p> 【原文】<br>  子游曰:“丧¹,致²乎哀而止³。” (《子张篇》19·14)<br>【注释】<br>  1、丧:办丧事。<br>  2、致:到达。<br>  3、止:停止,完结。<br>【译文】<br>  子游说:“办丧事,足以表达哀思也就行了。”<br>【解读】<br>  子游是孔子后期的学生,比孔子小45岁,吴国人。他的表述意思是不要大操大办,适可而止,内容也充满了叛逆性,显示对儒教先师过分重视丧葬,以至于礼节过于隆重有一种不满的意味。他这句话可能是办学后对学生们讲的,他的老师孔子当时并不在世了。因此,他并不会像宰我提出将守孝三年改为一年那样被孔子扣上“不仁”的帽子。可惜的是,子游的优秀思想和宰我的改革思想一样,都没有能够在后世实施。<br><br>【原文】<br>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¹末²也。本³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⁴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⁵也?有始有卒⁶者,其惟圣人乎?” (《子张篇》19·12)<br>【注释】<br>  1、抑:但是,不过。转折的意思。<br>  2、末:枝末,即小事。<br>  3、本:根本,指主要的教学内容。<br>  4、倦:此处也是传授的意思。<br>  5、诬:诬蔑。<br>  6、卒:终。<br>【译文】<br>  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做些打扫和迎送客人的事是可以的,但这些不过是小事,根本的东西却没学到,这怎么行呢?”子夏听说后,说:“唉,子游说过头话了。君子之道先传授哪条,后传授哪条,就像草与木,早已分门别类,应该循序渐进。行君子之道的人,怎么可以随意诬蔑人呢?能按次序有始有终地教授学生们的,难道只有圣人吗?”<br>【解读】<br>  子游先是做武城宰,后也从事教育。本条记录了一则同行相轻的故事:子游批评子夏教学工作不抓住重点却只抓了枝末小节。子夏辩称自己是在按教学计划循序渐进,还没有教到重点内容而已,辩解得很有力度。从教学成果看,子夏的西河之儒出人才较多,超过了子游之儒。子游可能是好心想提醒,但讲话有轻视别人的嫌疑,尊重别人不够,事实依据也不足,显得轻浮了一些,这里是作为一个爱吐毒舌的反面典型出现的,当然,事情很小。子游一身的事业还是成功的,为世人景仰。<br><br>【原文】<br>  子游曰:“吾友张¹也,为难能²也,然而未仁³。” (《子张篇》19·15)<br>【注释】<br>  1、张:指子张。<br>  2、难能:难能可贵,难得的意思。<br>  3、未仁:未能达到仁人的境界。<br>【译文】<br>  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了,然而仍然没有达到仁人的境界。”<br>【解读】<br>  子张毕业后,因为从前犯过罪,故没能够授官职,在故乡陈国收徒讲学,因比当过官的子夏、子游从教要早几年,加上本人素质较高,子张之儒名列当时儒家八派之首。子张试图毛遂自荐,也曾去求见鲁哀公,口口声声爱才的国君7天都没理睬。子张绝望离去之时,托仆人递条子,子张在上面大胆写了《叶公好龙》的寓言,冒死将国君狠狠地讽刺了一下。<br>  子张算得是同学中有作为的风云人物了。曾参作为同学,便肯定他已经是仁人了。但子游看法苛刻一些,加上他是典型心直口快的人,说话在外界看来较为尖刻。前面批评子夏教学没有抓住重点已现端倪,本条又直接批评子张虽然在同学中突出,但也未达到“仁人”的标准。这一方面显示孔子将仁人的标准要求订得过高,另一方面说明子张修德虽然较为突出,但确实与颜回相比还有差距。子游对同学加朋友说这话,可能还有勉励他继续努力追求的意思在内。<br><br>注:本书《论语》原稿录自任德山、邢群麟编著的《〈论语〉的智慧大全集》,断句有修改。 附:<br><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孔子年谱</b></h1><br>  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2年)10月9日,孔子诞生于陬邑。<br>  鲁襄公二十四年,孔子3岁,父亲叔梁纥逝世,他的正妻欺负两个小妾,施氏被虐至死,其子孟皮腿有残疾而备受歧视。孔子母亲颜徵在毅然带孔子和孟皮离家,来到了都城曲阜阙里居住。<br>  鲁昭公七年,孔子17岁,母亲颜徵在逝世。<br>  鲁昭公九年,孔子19岁,娶宋国人亓官氏为妻。<br>  鲁昭公十年,孔子20岁,生子鲤,字伯鱼。.<br>  鲁昭公十七年,孔子27岁,郯子来朝,孔子向他学古官名。在此前,孔子开始设教授徒,颜无繇、仲由、曾皙、冉伯牛、冉求、冉雍、颜回、闵子骞、公西赤和原宪等先后从学。<br>  鲁昭公二十年,孔子30岁,初入鲁太庙,琴张从游。齐景公访问鲁国,召见了孔子。<br>  鲁昭公二十四年,孔子34岁,鲁国孟僖子遗命孟懿子及南宫敬叔二子拜师孔子学周礼,孔子与南宫敬叔一道去洛阳拜见了老子。<br>  鲁昭公二十五年,孔子35岁,因查斗鸡舞弊案引发政变,三家共攻鲁昭公,昭公败奔齐国。孔子亦在这年去齐国做高昭子家臣,闻《韶》乐,齐景公问政于孔子。<br>  鲁昭公二十六年,孔子36岁,齐景公欲任用孔子,晏子阻封,未能在齐国入仕。<br>  鲁昭公二十七年,孔子37岁,吴国外交家季札(夫差叔祖父)访问齐国返回途中,长子病逝,葬于嬴、博之间,孔子前往观葬礼并与之结谊。因齐国有人欲加害,孔子返回鲁国。<br>  鲁定公五年,孔子47岁,阳货当季桓子采邑总管,劝孔子当家臣,孔子不就。<br>  鲁定公八年,孔子50岁,三家攻阳货,阳货败逃。公山弗扰召孔子,孔子欲往,被子路劝止。<br>  鲁定公九年,孔子51岁,阳货逃亡齐国,孔子出仕,为中都宰。<br>  鲁定公十年,孔子52岁,升任小司空,后再升大司寇,定公与齐国会夹谷,任大傧相。<br>  鲁定公十二年,孔子54岁,定公听孔子建议“隳三都”,因遇军事反抗半途而废。<br>  鲁定公十三年,孔子55岁,带颜回、子路、冉有和宰我等离开鲁国去卫国,收当地人端木赐(子贡)为学生。在此之前,孔子休妻,具体日期不可考。<br>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56岁,离开卫国过匡地时,因长得像阳货而一度曾被匡人围困。晋国叛臣佛肸派人来召,孔子欲往,被子路劝止,重返卫国。<br>  鲁定公十五年,孔子57岁,始见卫灵公。<br>  鲁哀公元年,孔子58岁,卫灵公问阵,孔子离开卫国。<br>  鲁哀公二年,孔子59岁,卫灵公薨,受卫出公之召回卫国,曾见卫灵公夫人南子。<br>  鲁哀公三年,孔子60岁,从卫国到曹国、宋国,宋国司马桓魋欲杀孔子,孔子微服逃至陈国。<br>  鲁哀公六年,孔子63岁,吴国伐陈,绝粮于陈、蔡之间。后去蔡国,在楚国边境见昭王,拟封地于孔子,被令尹子西阻止。后见叶公,自叶邑返陈国,返卫国,曾参入学。<br>  鲁哀公十一年,孔子68岁,鲁国正卿季康子召孔子,孔子自卫国返鲁。被尊为国老,再度办学,曾参、有若、言偃(子游)、卜商(子夏)、颛孙师(子张)、樊迟、宓子贱、高柴和澹台灭明等从学。<br>  鲁哀公十二年,孔子69岁,子孔鲤病故。<br>  鲁哀公十四年,孔子71岁,颜回死。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请讨之,鲁君臣不从。这年,鲁国君狩猎获麒麟,孔子完成《春秋》写作。<br>  鲁哀公十五年,孔子72岁,子路死于卫国内乱。<br>  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3月9日,孔子逝世,享年73岁。<br><br> <br><h5>【作者简介】吴春安,笔名尚平子、尚笑、吴戈,1963年生于湖南省南县,重庆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油料系7961班毕业,工学士,原广州军区联勤部某部上校工程师,二等功臣。广州军区1987年知识竞赛冠军,广州军区后勤部1996年度手枪射击第一名、1997年度新闻报道先进个人。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出版作品集《藕池河边人》,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2007年曾独自编修湖南望城《吴氏支谱》;2001年退役从事证券投资分析,出版炒股工具书、参考书《炒股真经》《灵验股谚二百条详解》和《怎样用股谚选黑马》,夺得16届《投资快报》股王争霸实盘战冠军、深圳金股信51届分析师模拟盘纪实赛冠军,为股谚实战理论集大成者,知名股市评论家;2014年起开始歌曲创作,作词谱曲《湖南花鼓戏》《花城之树圆舞曲》等21首,为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研究儒学富有成果,出版(发表)专著《论语新解》《平学奠基石》,创立了平学,力图将儒学在孔子仁学、曾子孝学、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基础上,推向新阶段。迄今,人生成果横跨军油管理、机关文秘、素质训练、新闻采写、文学创作、谱牒研究与编纂、歌曲创作和MTV制作、书报刊编辑、股市评论、儒学研究、中专教学和旅行等界,著述一千万字,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另类博士。</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