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内容提要】随着科技日益进步,各种抗风挡雨的新产品不断面世,穿簑衣戴斗笠不再是农民的标配,棕蓑衣也慢慢退出了人们的视线,那个片断永远定格在岁月深处,成为人们一段温馨的回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农家从此无簑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倘若时间往后倒退50年,在江南农村大部分家庭的墙上,都会挂着一件蝴蝶状的由棕片或梭草织就的物件,这种名叫簑衣的东西,当年可是农人居家必备品。</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知道什么是蓑衣了。不过,若是讲起清朝王士祯那首“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的诗句,你眼前一定会浮现出那幅极富浪漫情调的如诗画面。一位老者,在烟雨中独坐小船上,手持鱼钩,身披蓑衣,头戴斗笠,钓出一片极致的意境。戴斗笠,穿蓑衣,扛锄头,牵耕牛,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江南乡村雨天常见的情景,也是那个时代许多人记忆深处永恒的剪影。</p><p class="ql-block"> 簑衣,这一延续了几千年的雨具,可谓资格最老的中华牌雨衣。中国古人最早使用且使用范围最广的原始雨衣叫“袯襫”(bó shì),就是后来通称的“蓑衣”。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棕制品。人们用以抵御寒冷,遮挡风雨,以及狩猎等活动,《诗经》中的“何蓑何笠”句,便是表明蓑衣及箬帽的应用。《国语·齐语》“管仲对桓公以霸术”条里亦有记载:“脱衣就功,首戴茅蒲,身衣袯襫,沾体涂足,暴其发肤, 尽其四肢之敏,以从事于田野。”这是齐国农民遇雨天做农活时的装束,从管仲所述来看,袯襫的防雨效果似乎不是太理想,农民虽然身着袯襫,但身体还是被雨水打湿了。三国时吴国学者韦昭释之为“蓑襞衣也”,清郝懿行《证俗文》说得更具体:“案袯襫,农家以御雨,即今蓑衣。”蓑衣与伞盖一类雨具相比,不仅避雨效果好,而且空出的两只手可以干活。不只是农民雨天喜欢穿,渔夫雨雪天垂钓时也常披之,我们熟悉的那句“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便是柳宗元垂钓时的写真。晚唐诗人郑谷《雪中偶题》写道:“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唐农学家、诗人陆龟蒙《奉和袭美添渔具五篇·蓑衣》诗称:“山前度微雨,不废小涧渔。上有青袯襫,下有新腒疏……”不少古画中,蓑衣都是钓鱼爱好者的必置装备。旧时,雨季出行人们大多都带蓑衣。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记载了当时一条流行谚语:“上风皇,下风隘,无蓑衣,莫出外。”</p><p class="ql-block"> 蓑衣制作的原料多为棕片,这是先辈们千百年来不断摸索出来的经验,棕片不仅用途广泛而且经久耐用,为了集攒棕片,山区农家习惯在山边地角、田头路边,见缝插针地栽种一些棕榈树。棕榈树生命力极强,只要有少许泥土就能生长成活,不需施肥培育,快速自然成长。树干上会长出一圈圈棕丝,每个月长一片,年底便可剥割12片棕榈,晾干后,可留作自用,又可作价卖掉,故有“千棕万桐,永世不穷”之说。</p><p class="ql-block"> 制作蓑衣是项精细的技术活,也是费工费时的手工操作,近年来编织蓑衣被列为民间非遗工艺传承。编织蓑衣,先把晾干的棕片撕开抽成丝状,然后纺织成精细均匀的棕线,在棕片折叠成厚薄适度的衣服的平面上,用特制的细长弯曲的针,进行穿针引线。先从蓑衣领口开始,一针针、一行行地认真缝制。第一道工序将蓑衣外层用针线缝锁得均匀紧密,第二道将里层用针线缝成相对粗放,把里外两层连接好。把蓑衣上半截缝好后,适度拍打,使领子变得松软,以便穿起来合适舒服。上半截缝制完成后,根据蓑衣大小长短,进行定位再缝制下半截,上下两截连接处要固定好活络纽结,以便穿起来可按照身材随时进行灵活调整。最后,用线把肩部、背部、胸部、裙部等部位连起拼接。拼接时,要注意上半截和下半截的下摆部分要留有棕毛自然伸展,使身上积水能随时排泄。蓑衣上半截两翼微微上翘,形似一只大蝴蝶俯卧在人的肩膀上;下半截蓑衣要宽狭适度,便于行动自如。总之,整件蓑衣要求针线密集,表面平整,内外光滑,不脱肩,不渗水,不笨重。</p><p class="ql-block"> 在漫长的农耕岁月里,蓑衣是农民必备的用具。一件蓑衣,陪伴着他们走过无数个春夏秋冬。古云:“青箬帽,黄棕衣,刮风下雨整天背。”春天,庄稼人下田耕种,头戴笠帽,身穿蓑衣,在阡陌纵横的田间,一手牵着牛绳,一手扶住犁耙,不停地吆喝,忙着翻耕。被翻起的片片泥块,溅起漠漠水田里的水花,惊起在田野里觅食的白鹭腾空飞翔,不经意中,演绎一幅生动独特的水墨“春耕图”,为大地增添了无限生机。俗话说:“蓑衣是个宝,农家不可少。”春夏季节雨水多,农民上山下田干农活,把蓑衣穿在身上,卷起裤腿,在雨中修渠筑坝、垦荒植树、割草耕田、插秧耘田,举手投足,轻松自如。秋冬日子,细雨绵绵,雪花飞舞,寒风刺骨,农民下地干活或外出赶路,裹在蓑衣里,不但雨雪不沾,且全身涌起阵阵温暖。深夜里,床上棉被破旧单薄,寒气逼人,一领蓑衣加盖在身上,几个人挤在床上,既亲切又温暖。</p><p class="ql-block"> 簔衣于农人而言,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用品,但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文人墨客们却赋予了它们更深刻的内涵,他们喜欢把蓑衣和斗笠描述在农人、樵夫、渔翁身上,以显示其怀才不遇或对一种归隐乡野、与世无争生活的向往。或许,那些从蓑衣的一根根如发的棕线里透射出来的酸甜苦辣咸的人生况味,只有经历了农人在那些荒寒村野,所饱受的风吹、日晒、雨淋和忍饥挨饿,才能深深体会到其中的种种艰辛,“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释义在字里行间大概是另一种表述吧。唐人张志和的《渔歌子》中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句,是描写蓑衣最著名的诗句之一。彰显出一代文人高士追求自然朴素、崇尚本我的传统文化思想。从字里行间便可知晓农人遇到雨天,“哗哗”的大雨下个不停,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手扶犁铧,吆喝着老牛在水田中翻耕泥土;耙田、插秧、拔稗草等劳动,手脚伸缩自如,在广袤的田野上,宛如棋盘上一个个滑动的棋子,这是一种境界,是空灵的美丽,是一幅让人想来就会感慨不已的山村农耕图。至此,蓑衣作为农具已不仅是用来遮风挡雨,还挡住了纷扰喧嚣的尘世,守住了归隐者一颗宁静、淡泊的心灵,成为历代文人隐士情怀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随着科技日益进步,各种抗风挡雨的新产品不断面世,穿簑衣戴斗笠不再是农民的标配,棕蓑衣也慢慢退出了人们的视线,那个片断永远定格在岁月深处,成为人们一段温馨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