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知青上山下乡宣传画</p> <p class="ql-block"> 1968年作者和同学下乡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1968年我和同学吕连仲、杨志诚三个人从张家口市二中毕业后,插队在河北省沽源县小河子公社石头城大队第六生产队后滩村。后滩村离小河子公社五里地,是个小村,只有二十几户人家,以孙、张和刘的姓氏居多,有一百多口人。</p> <p class="ql-block"> 社员赶马车接知青进村</p> 后滩村知青耿双全(上)、吕连仲(下)和杨志诚(右)当年照片 <p class="ql-block"> 后滩村新貌(2018年照片)</p> <p class="ql-block"> 村子虽小,但民风淳厚,老乡为人都很和善。他们对我们知青的到来,从心里非常欢迎。因为当时给知青的住房没有盖好,生产队就暂时让我们住在村羊圈旁边,两间小土屋里面。土屋外面一间放水缸、粮食、农具等杂物,里面有灶台做饭,一盘土炕睡觉。屋前面是一片空地,立着一个篮球架,是早晨生产队长派活和晚上饭后村里人们聚集玩耍闲聊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后滩村新貌(2018年照片)</p> <p class="ql-block"> 知青下乡,每个人都必须要过“两关”:一是“生活关”,二是“劳动关”。</p><p class="ql-block"> 首先就要过生活关。我们从村供销社,买了锅碗瓢勺,油盐酱醋,购置了生活必需品。但是,吃饭就需要自己做了。因为下乡前在家,都是父母做饭,大家都没有做饭的经验。所以,开始不是饭生,就是菜咸。有的老乡看我们做饭手生,也来帮助指导。后来,慢慢摸索,也就会做了。</p><p class="ql-block"> 当年,坝上做饭,当时没有煤,只能用莜麦秸、胡麻杆做柴火。秋冬场院有庄稼秸秆,生产队长批准我们可以随时去拿。但到了春夏天,就没有了秸秆,我们做饭就成了问题。老乡告诉我们干牛羊粪都可以烧火。我们就早晨起来,去草滩捡拾牛粪,到羊圈去扫羊粪,晒干了,烧火做饭。但是,遇到连阴雨天,牛羊粪发潮,点不着,我们吃饭就没有了着落,只好到老乡家去“求援”,蹭饭了。</p> <p class="ql-block"> 夏日坝上草原景色</p> <p class="ql-block"> 我们住的房子靠村边,视野很开阔,夏天坐在土炕上,推开小窗,就可以看到村外田地里面绿油油的莜麦、胡麻。清风徐来,中间充满着青草野花和庄稼的芬香,空气非常清新。坝上,夏秋季节短暂,冬季漫长而严酷。</p> <p class="ql-block"> 插队村夏日景色</p> <p class="ql-block"> 坝上的冬天寒冷而漫长,当地老乡戏言:“三九寒风快似刀,出门撒尿用棍敲”,由此可见坝上寒冬之严酷。在严寒的冬天,屋里的水缸早晨经常冻住,需要把冰砸开才能用水。坝上农村冬天取暖就是靠屋里的“大火炕”和炕上放的“大火盆”。当地老乡说:“屋暖一盘炕”。烧柴则以秸秆、牛马粪、杂草为主,天冷了,就多烧烧火炕。火盆就是家里在炕中间放一个泥捏的"火盆",形似元宝,把放了大烟的牛粪火或莜麦秸铲在火盆中,放在土炕上,供烤火取暖用。</p><p class="ql-block"> 如果冰天雪地的时候,你到老乡家里去串门,马上就会被请到火盆边就座,主人会把压在下边的“红火”翻上来,让客人烤火。然后再递上一杯热茶,那浓浓的亲情真的让人感动。</p> <p class="ql-block"> 坝上冬日雪景</p> <p class="ql-block"> 坝上农村火炕</p> <p class="ql-block"> 坝上农村火盆</p> <p class="ql-block"> 特别在"闲不过冬仨月"时,满天飘着雪花,西北风刮的呜呜响,坝上人在自家热炕上守着火盆,砂锅里翻滚着几片肥羊肉,砂酒壶一把自斟自饮,醉眼微眯,“老婆孩子热炕头”,其乐无穷。</p><p class="ql-block"> 寒冬腊月,坝上庄户人品味着自给自足的快乐,有着与世无争的清静,衣食不愁的满足。</p> <p class="ql-block"> 后滩村老乡大院(2018年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下乡插队三年,朝夕相处,后滩村许多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精明能干的大队民兵连长孙海;工作细致的大队会计孙喜;年轻帅气的复员军人,柴油机手孙德;爱出风头的老贫农赵全亮;唠唠叨叨的生产队长老范;纯真漂亮的姑娘孙玉凤、常桂珍;兢兢业业的民办教师刘宝祥;憨厚老实的车倌刘宝义;聪明伶俐的徐振贵;满脸胡须的老记工员老马;赤城县外来户羊倌张珍;爱嬉笑打闹的王喜;弯腰驼背,穿衣邋遢,却人称外号“二县长”的光棍马荣等。</p><p class="ql-block"> 五十多年过去了,后滩村这些人中,有的早已过世。但回想起来,他们的音容笑貌,至今还历历在目,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 2018年石头城大队部分下乡知青和老乡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几度梦回,依稀可见。经常想起插队村里的那口井。</p><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袅袅炊烟。一天农作归来,水井旁满是挑水忙碌的人们,还有围着那口水井撒欢嘶鸣的牛马和羊群…,那是一个多美的乡村画面。</p> <p class="ql-block"> 乡村水井</p> <p class="ql-block"> 坝上农村羊群</p> <p class="ql-block"> 后滩村的水井有两个,一个是大口机井,在村南,是用来浇地种菜的。另一口井是用来吃水的。井口一直是敞口暴露着的,村里人都吃这口井的水,村里所有的牲畜也吃这口井的水。这口水井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虽没有多深,但多少年来,涓涓不断,清莹澄澈,永不干枯,甘甜入口,养育着百十人口的小村庄。 </p><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青两间小土屋,在村子的中间,距离这口水井不远。知青一般都在旁晚下工后去挑水。因为早晨要做饭出工,时间太紧。</p><p class="ql-block"> 坝上农村,地下水位高,井口不按辘轳,没有井绳。因此,不要小看去井里挑水,这可也是个技术活。打水时,人站在井沿儿上,把扁担一头的铁钩子钩好桶梁,然后把桶伸到井里慢慢移向水面远方一侧,再突然将水桶向下撤倒,因水桶桶口受到惯性下倾,井水快速注入水桶,最后双手猛的上提,水桶借助井水浮力即刻被提升到井沿儿上。如果搞不好,水桶就会掉到井里,要再捞水桶就麻烦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青刚到农村,因为没有打水经验,经常把水桶给掉到井里,只能请老乡帮助费劲的打捞上来。</p> <p class="ql-block"> 农村水井打水</p> <p class="ql-block"> 夏天倒也好说,尤其到了冬天,数九寒天,滴水成冰,井口旁边结了厚厚一层冰,滑的很,一不小心就栽个大跟头,还有可能滑到井里,所以打水更为困难和危险。在这个季节,一般家里很少再让孩子们到井里挑水了。</p><p class="ql-block"> 在炎热的夏季,从地里劳动归来,喝一碗刚刚挑上来的井水,每次喝的时候,水都拔凉拔凉的,就是甜,那个解渴!我们感觉城里再好的自来水也没法和这口井的水相媲美。</p> <p class="ql-block"> 冬天放牧马群</p> <p class="ql-block"> 1970年冬天坝上雪花飞舞,天寒地冻,北风凛冽,滴水成冰,天气格外冷。那年,是我到沽源县下乡插队的第三个年头,寒来暑往,春种秋收,在广阔天地度过了令人难忘的知青岁月。</p><p class="ql-block"> 12月中旬,解放军后字三一三部队来沽源县征兵,闻此消息,我非常高兴,参加人民解放军,戴上红五星,穿上绿军装,是我的心中理想。于是,我就积极报名,后被沽源县人民武装部批准参军入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批准入伍通知书</p> 闻此消息,我下乡后滩村里像过节一样热闹。在我回村和大家告别时,生产队长和全队社员商定拿出生产队集体的油和面,大家聚在一起吃了一顿炸油饼,还从供销社买来白酒,全村人像过年一样热闹,大家喝酒聚餐给我送行。<br><br> 饭后,村里姑娘们用红纸做了大红花给我戴上,大队民兵连长孙海专门套了一辆马车,冒着风雪,把我送到公社。全村男女老少热情的送行,使我热泪盈眶,非常感动。<br><br><br><br> <p class="ql-block"> 1970年作者参军入伍前与大队书记、知青同学留影</p> <p class="ql-block"> 1971年作者在山西太原部队照片</p> <p class="ql-block"> 在1970年那个漫天飘雪的冬天,我离开了曾经生活过三年,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二故乡——沽源县小河子公社石头城大队后滩村。</p> <p class="ql-block"> 坝上寒冬腊月风雪天</p> <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岁月蹉跎。不觉我离开后滩村已经过去56年了。知青岁月早已成为美好的回忆,然而,随着岁月的更替,但留给我的记忆却仿佛昨日,可以说是刻骨铭心,魂牵梦绕。</p> <p class="ql-block">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勤劳憨厚的后滩人,春种夏锄,秋收冬藏,把辛勤的汗水洒在了家乡的那片耕地上。朴素的愿望,无悔的付出,像乡亲们这样千千万万的中国农民,用自己双手撑起了自己的小家,也共同铸就了华夏民族这个大家。</p><p class="ql-block"> 如今,后滩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乡亲们都住上了砖瓦房,还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大家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文明的康庄大道。</p><p class="ql-block"> 日月如梭,我阔别后滩村已有五十多年,但还会经常梦到那个清贫快乐、朴实纯净的小村。因为那里留下了我的芳华,我的记忆,还有我的乡愁。</p> <p class="ql-block"> 2018年知青在曾经耕种的土地留影</p> 2012年石头城大队部分知青聚会合影 <p class="ql-block"> 五十多年,我走过很多地方,但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后滩村那口老水井,它养育了村里人倔犟刚毅的性格;铸就了村里人吃苦耐劳的体魄;梦绕在当年插队知青的心头。</p><p class="ql-block"> 因为,那一生难忘的甘甜井水啊,已变成每个人滚滚流淌的热血;日思夜想的美好回忆;一生一世扯不断的风筝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18年作者下乡50周年重回插队故地照片</p> <p class="ql-block"> 知青在年少时离开了熟悉的城市,到乡村僻壤插队落户。在农村,经过血与火、泪与情、寒与苦的考验和磨练,从广阔天地和父老乡亲身上汲取到了坚韧、吃苦、耐劳、不懈追求、勤奋向上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知青到农村,没有了父母家人的呵护,培养了自我生活能力,懂得了珍惜亲情;繁重劳累的劳作,强健了自身体魄,造就了吃苦耐劳精神;忙碌酸楚的日子,耐住了寂寞烦躁的情绪,知道了生活的不易和岁月的艰辛;艰难困苦的环境,锻炼了意志品质,陶冶了乐观向上的情操。农村艰难困苦的生活,使知青经历了风雨,锻炼了意志,形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为后来的人生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们一起在后滩村插队的三名知青同学。返城后,用这种斗志和精神,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工作,都做出了一定的业绩。吕连仲曾任张家口市第五建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志诚曾任张家口市钢窗总厂书记;作者曾任张家口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市政协常委、文史委主任。</p><p class="ql-block"> 历史造就了知青,知青书写了历史。那个时代的人已渐行渐远,当年的知青现已年逾七十,双鬓飞霜,风华不在。</p><p class="ql-block"> 但是,知青精神永存,乡村故土常思。那曾经为之奋斗过的广阔天地,与之相处过的父老乡亲,经常魂牵梦绕在心头。。 </p> <p class="ql-block"> 沽源县石头城大队知青</p><p class="ql-block"> 纪念下乡五十周年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 插队回城五十年,</p><p class="ql-block"> 乡村故土魂梦牵。</p><p class="ql-block"> 春夏秋冬务农事,</p><p class="ql-block"> 往事依稀浮眼前。</p><p class="ql-block"> 青春已去鬓染霜,</p><p class="ql-block"> 时光飞逝容颜变。</p><p class="ql-block"> 岁月峥嵘深刻骨,</p><p class="ql-block"> 于今梦里又耕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8年7月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