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沈阳有条青年大街,抚顺有条青年路,不论知名度还是发展程度,两条路没有可比性,但你是否知道抚顺的青年路也有过辉煌?</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抚顺最长的三条路是9000米的东干线、8300米的西干线,8200米的坑北干线,这三条路在1959年分别改为煤都路、鞍山路、青年路,路名沿用至今。在浑河南路建成和新城路、高山路延长之前,这三条干线作为抚顺重要的交通线连接起分散的居民点。</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青年路虽然不是商业街,但是路两侧有了一批工厂和仓库,堪称抚顺的后勤。有市构件三厂、市二粮库、抚矿电机厂、抚矿电修厂、市电杆厂、市政公司炼油厂、抚矿车辆厂、市第二木材厂、抚矿林业处、市第二纺织厂、矿务局金属仓库、市二建公司仓库、抚矿供应部仓库……10路和11路公交车中途完整地经过了青年路,最开始青年路上只有运输一队、电机厂、车辆厂、矿大队(林业处)几站,1965年电修厂建成,1969年二粮库建成,后来便增加了榆林二校、电修厂、电杆厂、制材厂、二粮库、局库等站。听电修厂退休工人张师傅说,这些工厂的职工分布广泛,不仅有市内和市郊的,也有沈阳的,同一个工厂的工人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来上班。现在青年路两侧大部分工厂关停了,路面也变窄了,街上基本看不见人影。</p> <p class="ql-block">青年路之所以衰败,根本原因在于地处榆林采煤沉陷区。采沉区面积11.65平方公里,断裂带影响区4.55平方公里,地表的榆林村和万新村200公顷菜地成为洼地。这条长路归新抚和东洲两个区管辖,地下为老虎台矿和龙凤矿采煤区,本来平坦的土地会有多种发展,因为采煤沉陷区却成了残缺地,居民和工厂逐渐搬走,原址只能种草种树。即使这样,地面还在不断下沉,路两侧的农田出现多个大水坑。</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我对青年路的记忆很单一。小时候我住在浑河北岸的将军,去南站东公园非常方便,去望花和东洲得费点时间。不过去望花有直达的807路,去东洲只能到南站或北站倒车,因此我对望花的了解多于东洲。但不论去东洲还是望花都需要经过一条很长的马路和一条河才能到,马路两侧都有高大的树和破败的工厂,路上人烟稀少,尘土飞扬,自行车和汽车都急匆匆的,好像这两条路只是通往目的地的过渡段。还有,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早晨在公交站经常遇见一位留着八撇胡的很绅士的中年男人,我妈让我管他叫周舅舅。他和我同程一路车,我到学校下车,他还需要坐到南站倒11路,因为他的单位就在青年路的一个工厂。听我妈说,他们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通勤大军”,只不过周舅舅在抚顺成家了,把工作从沈阳调了回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艺术家李勇老师与青年路有着很深的感情,他儿时生活在东洲,经常路过这里,他建议我写一篇有关青年路的文章。本来我没想写,毕竟我对青年路并不熟悉,路和工厂的历史都是从资料上看到的,可是有一幕触动了我。</p> <p class="ql-block">2024年初秋,我和几位朋友到青年路附近拍照,当车子下了长春桥走到略阳街后我们发现左拐到青年路的大弯封闭了,残土堆得很高,只能调头经过榆林路从几年前新开通的一条路去青年路。这个大弯是拆除挖掘机厂的厂房后修的,以前只有东大院西边的直角路口。有了大弯,车辆可直接从略阳街拐进青年路。然而,由于地面不断沉降,市政部门每年都要花人力和物力去垫路面,即使这样,路面上还经常出现凹陷,夏季暴雨连同地下水漫上地面。近些年,抚顺老龄化加剧,按理说路有着更持久的生命力,奈何人们已经把它的地基挖空,让青年路真的老了,和它的同龄人一起老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青年路也年轻过。20世纪50年代,正值“一五”计划时期,抚顺制订了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城市总体规划,决定建设东洲地区。东洲原为小甲邦,是一个村落,1939年南侧的张甸周边建成了东制油工厂,才为后来的石油二厂扩建奠定了基础,并对东洲地区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东洲建成一批工人住宅后,交通运输问题呈现出来,此前并没有从市区通往东洲的交通线,坑南只有一条1941年建成的可通往石油二厂的电铁线,于是,1956年,市有关部门在东露天矿北侧分别修建了一条板油马路和一条电车道,就是青年路的前身坑北干线和电铁北干线。青年路最初为手摆块石路面,由于赶工期,大量民工参加修路,工程质量不达标,而且为主干道经过车辆较多,使用一年路面就出现松散。1957年,青年路加铺沥青路面,还修建了路边沟,1958年才完全建成,是当年全市最好的干路路面。修路后,市里号召青年团员参加义务植树活动,路两侧种植几百棵杨树。1959年全市道路重新命名,坑北干线更名为青年路。</p> <p class="ql-block">青年路当时宽7米,西起榆林一街,东连煤都路与绥化路路口,全线跨越榆林明渠和海新河。车辆连年增加,1978年,树被移至路边沟外两米。1985年6月,路面扩至11米。2007年,青年路重新改造,西段路边新栽种杨树,东段扩宽。此后,二粮库重建,升级为抚顺国家粮食储备库,青年路旁唯一的小学——青年路小学停办,师生转到榆林小学,原址改为青年路旧物市场。2018年,电修厂搬迁。</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现在看来,青年路已经无比荒凉,路两侧不再有居民,可它带给抚顺人的记忆依然存在。抚顺自媒体人宋叔在回忆榆林街的文章里专门提到了青年路跨越榆林明渠的小蓝桥,他还介绍了供东露天矿排废水的榆林明渠。抚顺收藏家秦师傅在2019年写了一篇名为《青年路的旧日辉煌》文章,追忆了童年到青年路旁的砖瓦窑玩耍,上小学时在青年路上跑步,上中学时在青年路旁的水坑游泳,结婚后推着自行车带女儿散心的几个往事片段。像这样的记忆或许抚顺人还有很多。</p> <p class="ql-block">对于沉陷区,抚顺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例如青年路附近修建了向日葵花海、沉陷区实景公园、东北记忆公园、旧货市场、足球场、苗圃……既然这里无法建楼,就让它保持自然的本色与过往的痕迹。2024年的深秋,我再一次来到青年路,尽管它一如既往的衰败,我却看到了别样风景。在青年路南侧的一片地,地下水汹涌地漫上低洼处,形成一片清澈的湖泊,我记得这是向日葵花海的一部分。水甚至盖过了湖旁边几年前修的步道砖,以至于车子需要涉水前行。奇怪的是这里并非荒无人烟,而是路旁停满了垂钓者的车,湖边有年轻的夫妻,也有老年男人。地下水形成的湖很大,微风吹拂下的水面泛起波纹,蒲草覆盖在湖的边缘仿佛泛起薄雾,就在那一刻,我忘记了这是沉陷区,感觉就是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青年路确实老了,时常需要大修,它周边的土地也退出了应有的使命,对于身为城市的它们的确有些颓然,可是土地相比人生有更多个轮回,一次生命的结束孕育着下一次生命的开始,在这个有亿万年历史的地球上地质变迁不过一瞬间。辽宁在远古时期是一片沼泽地,沼泽褪尽后变成了茂密的大森林,森林倒掉后腐烂成了煤,煤被挖空了地下水漫上来形成湖,或许自然界得以持续就因不断轮回,而貌似无所不能的人只是自然演变中的过客。想到这里,我不再纠结于要重回青年路的辉煌,对青年路老去的现实感到不那么悲观了,反而很庆幸目睹了历史的瞬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2024—10—2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