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郭建荣</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在纪念《孝义文艺》五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孝义文艺 艺蕴孝义</b></p> <p class="ql-block">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文友:</p><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歌,诞日如酒。今天我首先要对《孝义文艺》创刊50周年、孝义文联成立4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对省市文联、作协领导和老作者的光临和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p><p class="ql-block"> 前两天我写过一篇小文,题目叫《曲水流觞醉文联》,对文联、会刊与作者、读者的鱼水关系进行了阐述。应该说《孝义文艺》是孝义文化领域的一面旗帜,五十年来她不仅推出了一系列文学作品,培养了一大批文艺新人,而且推动了整个孝义文化的发展,拔新领异,功不可没。这朵文艺奇葩之所以能够50年常开不谢,历久弥新,首先取决于孝义历任领导的鼎力支持,取决于孝义人民崇文尚艺的传统,更取决于像陈守钦、梁镇川、霍锁昌、马明高等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的不懈追求。近年来,孝义文旅业的发展,又给当地文学艺术事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下面我将就今后地方文学艺术的发展提几点意见,仅供各位参考:</p> <p class="ql-block"> 1、进一步加党对文学艺术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在“二为”方针、“双百”方针的指导下,考虑像省里推进“五个一”工程一样,对一些重要课题、重要创作计划予以更多支持,以进一步推动孝义文化的振兴。</p><p class="ql-block"> 2、以马烽为旗帜,推进乡村文学的振兴。马烽是孝义人,他的许多作品就是以这一带的题材创作的。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火热的生活,有崇文尚艺的孝义人民,我们应当进一步引导文学艺术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民营企业体验生活,创作更多地接地气、有人气、有烟火味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3、讲好孝义故事,为文旅大业的发展提供文艺支撑。蓬勃兴起的文旅事业为孝义文学艺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一契机,讲好孝义故事,创作优秀作品,进而推动整个文化的繁荣。这既是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的情怀,也是我们的使命。 </p> <p class="ql-block"> 4、 开辟多种渠道,扶植新人新作。应当借鉴孝义历史上“文鸣会”的做法,办好改稿会,“作文既成,必加点窜,彼此虚心,不少阿谀”。同时应与省市文联和兄弟文联及各种文艺平台建立长期、广泛、多渠道的联系,互相交流,推进新人新作的发表,对优秀作品的推广和再创作提供更广泛的渠道。</p><p class="ql-block"> 春夏秋冬期期靓,世事如棋局局新。我们希望孝义的文学艺术也能紧跟时代,为地方社会文化制作出创盘盘大餐,创作出不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大作。值此之际,且赋小诗一首,歌咏这个充满朝气的平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