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经意间已经是深秋的季节了,大雁南归,陕北很快就要进入寒冷的冬季。我不禁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一年的光阴已经过去了大半,时光真是易逝。</p><p class="ql-block"> 山上的树叶由绿变黄,逐渐地凋零,一阵风来,随风飘荡。校园里的杨树叶子也率先飘落,散了一地。黄昏,漫步在校园墙边的水泥路上。墙上是200多米一墙的爬山虎,这时爬山虎的叶子红彤彤的,那么的醒目。一个秋天,硬生生地把一面绿墙变成了红墙,火红得那么的热烈而富有激情。这个情景让我想起了上学时曾经学过杨朔先生的文章《香山红叶》,记得学这篇文章的时候,对于诗意的香山和香山上的红叶,我主要是靠想象,当时想那个香山上的红叶大概上应该和陕北秋天里火红的树叶应该差不多吧。不过心里却一直惦记着那座山,惦记着那座上上的红叶。后来,我去过几次北京,却都不是看红叶的季节,空留了一些遗憾。可是,在这个深秋的季节里,校园墙边爬山虎的叶子同香山上的红叶在颜色上应该一点也不逊色吧,只是没有香山的壮观和大气。这一墙的爬山虎,正值壮年,枝枝蔓蔓纵横交错,从内墙延申到墙外,直接垂挂在公路边,显现出一派的勃勃生机。至于诗意吗,学校不但有诗意,更有远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那都是平常的事情哦。</p> <p class="ql-block"> 我偷黄昏一杯酒,醉了晚霞凉了秋。夕阳西下,天上一抹火烧云,把天空映照得通红一片,爬山虎的叶子色彩更加丰富了起来,就连它那紫酱的果实也有了红晕。我漫步在步道上,也漫步在秋天里。我在仔细地品读着秋天的成熟与收获,品味着秋天的厚重与甘甜,品尝着这个秋天浓浓的滋味。享受着闲暇而来的这一份平淡,这一份宁静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其实,人生犹如四季一样,人的一生就是四季的写照,一个人的人生就是写在四季里的故事。屈指算来我在这所学校已经工作了十三个年头了,现在想想,十三个春秋一晃而过,很是平淡。而岁月早已使我银丝爬上头了,真让人感慨万千。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仓央嘉措,公元1697年,他被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成为西藏的宗教领袖。后来,他对于自己的生活很不满意,他不愿意被束缚在寺院里,极不情愿在诵经中度过自己的一生,因此,他白天诵经,夜晚偷偷地溜出寺院,花天酒地,谈情说爱,当然也作了许多诗歌,所以,他也是西藏最具代表性的民歌诗人。他的放浪形骸,终究也害了他。后来他被人揭发,公元1705年被废黜。公元1706年,他被押解前往京城接受康熙皇帝的惩戒,可是,走到青海湖就圆寂了,年仅23岁。本来他一出生就是人生的顶峰,然而,这却不是他要的生活,他向往的是自由自在的没有任何束缚的日子。在我看来他是个悲剧式的人物,可也是一个勇敢的人,是一个不被世俗束缚的人。我没有他的那个勇气,没有冲破樊篱,过着没有什么生气的而安稳的日子。我们常常说岁月静好,平安即是福,缺少冲破束缚的毅力和决心。</p> <p class="ql-block"> 在秋天里就是要说收获的,我有什么收获呢?细细想来,我在这个学校的收获大概上只有两件事,一件是我陪伴了这所学校十三年,见证了这所学校的发展与变迁;另一件是我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写成了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图岩河》,共计44万余字。这是一幅反映华北人民在那个动荡时代的生活画卷。书中以晋中地区寿阳县韩赠村、冀东潘家峪等一带为原型,呈现了1916年至1942年在晋中地区图岩河边商业集市古集镇人民的生活变迁,揭示了阎锡山治晋的腐朽统治导致商业发展衰落、人民生活举步维艰的社会现状。讲述了在日本侵略者入侵华北时,勇敢的古集镇人民面对日寇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与苍龙岭抗日游击队一起击毙日寇头目、赶走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时间跨度大,故事横跨26年,场景宏大壮阔,涉及甘肃、陕西、山西、江苏、河南等地,情节跌宕起伏,述说了人世间的恩怨情仇,更饱含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图岩河》初稿写完以后,放了好几个月,然后才仔细地修改了三稿,这三稿又耗费了我大半年的时间。这三稿我感觉并不亚于我写初稿那么伤神,简直是让我有时感觉到精疲力竭。最后,在交给出版社的时候,又不断地修改,已经大约是六七稿了吧,我已经都记不大清楚了。《图岩河》写成了,自认为总算是做了一件事情,可我并不知道将会是个什么结果,心里总是忐忑不安。赞美,我不敢奢望,批评一定是不会少的,好在是我早已经有了这个心理准备。不管怎样,《图岩河》将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它像一个刚进门的新媳妇,不管丑俊总得要见人的,敬请期待吧。</p><p class="ql-block"> 《图岩河》是自费出版,说白了,就是自己出钱买书号,出版社审核校对,自己再出钱印刷,将来自己再把书卖出去。就这么个事情,可就是这么个事情,将近两年多才搞定,真不容易。出版社审稿就是一件很严肃的事,由于是写抗战的,需要严格的政审,其次是对稿件的质量也有很高的要求,他们不会因为是自费出书就忽略了书的质量,而砸了自家的牌子。光政审的原因,我就换了好几家出版社。最终书估计很快就要印刷了,可现在又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销售,成本是不是能收回来?是赔钱赚吆喝吗?面对这种情况,我在思考,我的写作的意义是什么?还有没有必要继续下去?</p><p class="ql-block"> 哦,秋天里,有收获,有平静,还有困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