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之行第七站延安

燕纷飞。

<p class="ql-block">10月22日中午到达延安,这是我第二次来延安啦,在我心中,这不仅是革命的圣地,也是我父亲的故乡。我的父亲,就是从这里出发,参加了革命、参加了红军,这里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拥有我双倍的感情和爱!!!</p> <p class="ql-block">延安是一座充满历史气息、闪耀着灿烂文化的古城,景区由宝塔山、枣园革命旧址、王家坪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组成,第一次来时只去父亲的老家看看,这次来是红色旅游,看看圣地延安。</p> <p class="ql-block">中午达到酒店。</p> <p class="ql-block">从酒店窗口用手机就可以拍到宝塔山。记得上次我来的时候,住的酒店也能看见宝塔山。那是20年前的事了,没有手机随拍,只有相机留下的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放下行李,打车先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看路上牌子显示王家坪也在附近。</p> <p class="ql-block">《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建于1950年1月,馆内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分6个展厅,展出面积3240平方米。这里陈列展出了大量的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再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当年在延安的光辉业绩。</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前是一大型广场,广场正中巍然耸立的是毛泽东铜像,铜像由著名雕塑师程允贤设计,高5米、重约3吨,连基座通高8.15米。</p> <p class="ql-block">非常兴奋的与毛爷爷的铜像同框。</p> <p class="ql-block">用鲜花摆出国旗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踏入纪念馆的大门,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宽敞的大厅,高大的雕塑,正对面的是国家领导人、外国友人和红军战士们的的群雕,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牌子上的五个旧址,那是一个个闪耀着革命光辉的圣地,我将怀着崇敬追随历史一一走完。</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书写着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沿着展陈路线缓缓前行,眼前的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都如时光的窗口,将我带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在展区前,我久久伫立,那是关于红军长征的展示。那惊心动魄的历程,那跨越万水千山的壮举,让我的内心深受震撼。我似乎看到了战士们在雪山草地中艰难跋涉的身影,听到了他们激昂的呐喊。</p> <p class="ql-block">《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他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p> <p class="ql-block">看展更进一步的让我了解到了延安时期的各种重大事件和决策,每一个故事都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里不仅仅是一座纪念馆,更是一座精神的宝库,它承载着无数革命先辈的热血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参观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始终难以平静。我为自己能亲身感受这段历史而庆幸,也为我们拥有如此伟大的革命先辈而自豪。</p> <p class="ql-block">旬邑起义时的大鼓,每一件文物,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时期用过的脸盆和包囊。</p> <p class="ql-block">贺龙用过的手枪。</p> <p class="ql-block">林彪用过的望远镜。</p> <p class="ql-block">陕甘宁边区银行印钞机。</p> <p class="ql-block">1944年9月美国军用飞机将宋庆龄募到的一台大型X光机运到延安。</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迫击炮。</p> <p class="ql-block">展馆里,每段历史都有详细的记载。</p> <p class="ql-block">延安时期的十个没有,毛泽东在讨汪大会上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的演讲(1940.2.1),如今我们都做到吗?</p> <p class="ql-block">当走到这里,《南泥湾》的歌曲在展厅循环播放,回忆在电影中看到过的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这里不仅是一座陈列展出革命文物的纪念馆,更是一座历史的殿堂,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记住那段充满激情和奋斗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的大生产运动,是1939年2月2日,毛主席在延安召开陕甘宁边区抗日军民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的:“自己动手、生产自给”的方针,并为抗大开展生产运动做了题词。</p> <p class="ql-block">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陈列的这4块石刻,上面的字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为中央党校大礼堂亲自书写的题词。1947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延安,为避免石刻遭破坏便埋入地下。1954年,延安师范学校在原中央党校建校,从地下挖出了这4块石刻,并将其交给延安革命纪念馆保管。</p> <p class="ql-block">从延安革命纪念馆的侧门出来,没走多远就是王家坪革命旧址,门口的牌子上写着:八路军总司令部住址王家坪。</p> <p class="ql-block">王家坪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军委和总部机关在这里领导根据地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日寇投降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率部由这里撤离,转战陕北。</p> <p class="ql-block">按路上牌子的指示前行,会一一看到所示的旧址。</p> <p class="ql-block">旧址现为南、北两院,南院是政治部,北院是司令部。</p> <p class="ql-block">中央军委礼堂,军委和总部机关经常在这里开会,举行文艺晚会,放映电影和招待中外客人。</p> <p class="ql-block">中央军委会议室,当年在这里开了多少战略会议、做出了多少重大的历史决策。</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和红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在这儿居住。</p> <p class="ql-block">  站在毛主席旧居前,我久久肃立,心情无法平静。窑洞里光线昏暗,简陋的木桌陈列在窗前。而正是在那张木桌上,毛主席撰写出了论持久战等大量远见卓识的政论著作,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让中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p> <p class="ql-block">简陋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这张桌子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背景。</p> <p class="ql-block">1946年1月,毛泽东离开枣园,搬到王家坪住在这里,毛泽东故居前这棵100多年的古树旱柳,见证了风风雨雨。</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旧居。</p> <p class="ql-block">  如今,见证了中国革命艰苦历程的排排窑洞,已经成为珍贵的历史遗迹,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它所经历的是怎样一段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给后人以警醒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1947年3月18日,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从王家坪出发,离开了延安,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转战陕北,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延安。</p> <p class="ql-block">从王家坪出来去枣园,路经枣园大剧院,剧院前正在举行露天表演,老远就能听到热热闹闹的。</p> <p class="ql-block">等待上台的演员。</p> <p class="ql-block">陕北说书</p> <p class="ql-block">听不懂看个热闹🫢</p> <p class="ql-block">延安的大鼓敲起来,延安大鼓‌是延安市的一种传统民间鼓舞,主要包括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志丹扇鼓、黄龙猎鼓等五种鼓种,统称为“延安五鼓”‌。</p> <p class="ql-block">边鼓边舞为鼓舞,这些鼓舞不仅在延安地区广泛流传,还影响了整个陕西民间舞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演出没看完就急着来枣园了,剧院的对面就是枣园,从1943年10月开始,毛主席搬到了枣园,还有朱老总、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等人也都住在这里,规模比杨家岭还要大,条件也要更好。</p> <p class="ql-block">中央军委枣园作战室。</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行政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机要局。</p> <p class="ql-block">没有介绍,但我觉得这是当年收发报的工具吧。</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管理局。</p> <p class="ql-block">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延安枣园的中共“五大书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领导集体雕像,五大伟人意气风发地立于苍穹之下,于大地上昂首阔步,目光深邃地投向远方的万里河山。枣园灿烂、鲜红、辉煌,是它照亮了苍茫大地,照亮了全中国,照亮了地球的东方。</p> <p class="ql-block">任弼时旧居。</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旧居。</p> <p class="ql-block">彭德怀旧居。</p> <p class="ql-block">从枣园出来又打车去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曾在这里居住。在杨家岭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 </p> <p class="ql-block">这是朱德在杨家岭的旧居。</p> <p class="ql-block">朱德旧居,因朱德有老寒腿,这是当年唯一有热炕的窑洞。</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旧居,在杨家岭期间,毛主席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还写出了《纪念白求恩》《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等著作。</p> <p class="ql-block">当时,周恩来、刘少奇和朱老总等人也都住在这里,毛主席和朱老总的窑洞是挨着的,在窑洞里面还有一个防空洞,能连接两个窑洞。</p> <p class="ql-block">墙上挂着毛主席和江青的合影,估计这是后挂上去的吧,当年毛主席在延安住了10年之久,换过好多地方。一直到1947年3月18日才离开了延安。</p> <p class="ql-block">杨家岭刘少奇的旧居。</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也是非常简陋的旧居。</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这一棑棑的窑洞,记载着那些伟大的前辈们,在这里居住和工作,改变了我们国家未来的走向和命运。也承载了一段厚重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延安,已经成为旅游圣地,是成千上万的人们到这里来参观的目的地,追随伟人的足迹,重温那段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接受延安精神的熏陶与洗礼。 </p> <p class="ql-block">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延安这个名字不但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人淡忘,反而更加鲜亮,她如一座丰碑,久久伫立于每一位中华儿女心中。 </p> <p class="ql-block">延安小街道的墙壁打卡。</p> <p class="ql-block">延安枣园附近的小吃街里吃特色小吃。</p> <p class="ql-block">子长煎饼是陕西子长市著名的传统小吃。饼薄如纸,银白透亮。根据不同需要和不同口味,可制成大饼或小饼,食用时,根据各自的喜好,配以醋、蒜汤、辣油或凉汤等。</p> <p class="ql-block">找家当地特色小吃饸饹面,这是中国北方部分地区的传统特色面食,制作者先将饸饹床子架在锅的正上方。将和好的荞麦面、高粱面放在饸饹床子(包含放面的漏孔)里,并坐在杠杆上直接把面挤轧成长条(面条状)煮入锅中。</p> <p class="ql-block">说了半天,吃起来口感还是面条🫢</p> <p class="ql-block">宝塔山位于延安城东南方,海拔1135.5米,为周围群山之冠。始建于公元766~779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这座古塔在宋代曾经重修,金、明两代又予以修建。现存塔高44米,塔基周长36.8米,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宝塔底层壁有南北两个拱门,北门内有阶梯,可缘梯登临塔顶。</p> <p class="ql-block">小学课本里就知道,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神秘的窑洞,高亢的信天游,这就是我脑海中延安最初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晚上在酒店的房间,用手机从窗子探出去拍的宝塔山夜景灯光秀。</p> <p class="ql-block">因为住的酒店离宝塔山很近,10几分钟的路程,所以在酒店看到宝塔山燃起灯光,我们才从酒店出发去看看夜晚宝塔。</p> <p class="ql-block">灯光在不断的变换的颜色,更增添了宝塔山的神秘与魅力。</p> <p class="ql-block">隔着延河拍,可惜延河的水太少了,没拍出倒影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我绕着宝塔换着角度的拍,这里的倒影还是不理想。</p> <p class="ql-block">站在延河大桥上拍宝塔,延河大桥是仿照“赵州桥”而建,设计合理,施工精细,雄伟壮观,迄今仍为延安城内交通要道。</p> <p class="ql-block">‌在宝塔山的对面是清凉山,山上红红的大字“万众瞩目清凉山”的落款是陈毅元帅。‌ 1945年4月,在延安中共七大开幕时,陈毅元帅赋诗《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从而给清凉山烙印上了特殊的红色印记。</p> <p class="ql-block">这是夜景的清凉山,延河水的倒影交相乎应,清凉山在延安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被称为延安的“新闻山”,万佛洞是中央印刷厂的印刷车间,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边区群众报》等都陆续集中到这里。1941年5月,根据中央决定,创办了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随后几个新闻机构都搬到了清凉山上。</p> <p class="ql-block">这是早上起来从酒店窗子拍的晨光中的宝塔山,一个宝塔山,让我如此兴奋和热爱,早中晚的拍,这是我从小时候起就心心念念的地方,这不仅是革命的圣地,也是我父亲的故乡,有着双倍的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