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位于云南省红河自治州建水县,位于昆明南220公里,古城建于唐元年间,至今1200多年,历史上文风盛行,古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的美誉。最早为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扩建为砖城,城墙高二丈五尺,四门有城楼,楼为三层,各高四丈,雄伟壮观。经过历史的沧桑,目前只留下东门城楼----朝阳楼。它是滇南重镇建水历史悠久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祖国边陲老重镇的象征。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 古城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拥有众多古建筑和自然景观,如建水文庙、朝阳楼、朱家花园、双龙桥(十七孔桥)及燕子洞等。</p> <p class="ql-block">久闻云南建水是一座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古城,来云南之前很多朋友就建议我应当抽时间去建水去看看。那里有著名的朝阳楼、文庙、朱家花园、古井、陶艺以及建水豆腐等很多名人轶事。</p> <p class="ql-block">11月11日是个好日子,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正赶上弥勒科腾旅游公司双十一特惠(80元。平时110元)建水一日游。我们报名就送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次旅行新增一个景点就是贝山陶庄。贝山陶庄占地80余亩,共用了11年的时间设计建造,整个陶庄是由废弃的紫陶和石头搭建而成,古朴厚重,乍一看有欧式古堡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墙体全部是用石头和各种坛坛罐罐镶嵌装饰极具建水的紫陶特色,随处可见的石椅丶石凳丶石墙丶石头房,充满了异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贝山陶庄建于2011年,占地面积80余亩,由紫陶大师向炳成(字:贝山)设计创造而成,现已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也是了解建水紫陶文化的重要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整个陶庄由废弃的紫陶和石头搭建而成,仿佛一座古老的城堡,伫立在建水城郊。</p> <p class="ql-block">出了贝山陶庄,旅游车行驶20分钟就到了建水17孔桥了。远远望去17孔桥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双龙桥,俗称“十七孔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西庄镇白家营村,跨泸江河与榻冲河之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双龙桥为典型的廊桥建筑,今存双龙桥是一座17孔石拱桥。中间有楼阁及其台座,台座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 双龙桥承袭了中国桥梁建筑风格的特点,融桥梁建筑科学和造型艺术为一体,凝聚着滇南人民高超的技术和聪明智慧,其建筑规模和艺术价值在国内屈指可数,在中国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5日,双龙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朝阳楼即建水东门城楼,与北京天安门城楼的建筑风格如出一辙,而且还比天安门早建28年,有“小天安门”的美称,雄踞于县城中心,为城里最繁华的地方,建成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是滇南重镇建水历史悠久的象征和标志。</p><p class="ql-block">水朝阳楼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城中心临安路东端,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是建水古城的东城门楼,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该楼占地面积2312平方米,楼层高24.5米,用48根巨大的木柱支撑,分为六列,每列8根,中间两列最粗大,直通三楼。楼上悬有一口明代大钟,高2米多,重1700千克。2006年,朝阳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朝阳楼的建筑风格独特,城门依地势筑于高岸,楼层为三重檐歇山顶,五开间,三进间,回廊式建筑。其东西两侧分别悬挂着“雄镇东南”和“飞霞流云”的巨匾。“雄镇东南”为楷书,由清乾隆四年临安知府来谦鸣题,石屏举人书法家涂晢书写;“飞霞流云”为草书,唐代草圣张旭于开元九年(721年)所书,清代临摹于此。这些匾额使朝阳楼饱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建水古城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朝阳楼不仅是建水古城的象征,也是当地的文化名片。它经历了多次战火和地震的考验,依然屹立不倒,成为建水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乡愁。登上朝阳楼,可以远眺建水古城的美景,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建水很小,和其它很多的县城一样,这里的人们淳朴简单,公交车来来往往,一天的时光就这样慢慢过去。没有灯红酒绿,只有慢火煮新茶。在外地人看来,是一个古城,在西南一隅的县城,对儒家文化,思想的传播也是非常重视。走在建水古城,你能感觉到不同于大理、丽江古城的喧闹,繁华,在街上很少能看得到游客,来来往往的都是只是当地人,整个古城显得很宁静古朴,至今尚有保留完好的古建筑、古文物、古遗风,四处飘逸着古意,遍地散发着古韵,有看不尽的美景,说不完的故事和写不了华章。</p> <p class="ql-block">虽然说朝阳楼适合远观,但我强烈推荐一定要买门票进去参观。并不是登楼的风景有多么惊艳,而是楼顶展览室设有百年老照片活动影像展《回首临安》,免费供游人参观。成人票价15元,我退休2年62岁了,享受半价8元门票待遇。</p> <p class="ql-block">这个影像展有着十分动人的故事:清末法国驻滇总领事方苏雅,于1896年至1904年驻滇之间拍摄了大量老照片,真实记录了清末云南人民的生活风貌:既有秀美的山川风光,也有当地独特的建筑;既有达官贵人的生活写实,也有人民群众的劳作日常,既有清末的刑法现场、也有少数民族的特色服饰,无比珍贵。</p> <p class="ql-block">这批无比珍贵的胶卷沉睡了百年之后,于1985年在地下室被方苏雅的侄子发现。这一消息,震动了云南籍文化人银晓俊,他倾其所有,散尽家财,几度赴法,终于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取得了600余幅照片的翻拍权和在中国的使用权。</p><p class="ql-block">尽管银晓俊先生排除万难,斥资不菲才让这批珍贵的照片得以在中国展出,但是《回首临安》影像展不收取任何费用,免费向游客开放,让更多游客能够真正的回首旧时临安。衷心感谢银晓俊先生,让我们能够看到如此珍贵的影像。</p> <p class="ql-block">楼上是百年老照片的影展,楼下当地人聚居此处斗鸟,我们去的时候赶上正午十分,城墙根满是打扑克,唠嗑的老年人,,,就这样,朝阳楼成为了古今交汇点。既能追忆往昔,又能看到现代建水的人生百态。</p> <p class="ql-block">当地特色小吃:</p><p class="ql-block">"建水十八吃"云:建水第一吃,汽锅鸡;第二吃,过桥米线;第三吃:草芽;第四吃:酸石榴;第五吃:烧豆腐;第六吃:糯米揣莲藕;第七吃:曲江烤鸭;第八吃:燕窝;第九吃:燕窝稀饭;第十吃:燕窝酥;第十一吃:狮子糕;第十二吃:羊奶菜;第十三吃:脐橙;第十四吃:脆黄瓜;第十五吃:红薯窝窝头;第十六吃:凉勺粉;第十七吃:炒米豆腐;第十八吃:水泡梨。建水古城的美食种类繁多又极具特色,让人心动。</p> <p class="ql-block">建水老城石砖铺路,古建筑和牌坊不少,当然也有不少是后修的“古建”。虽然现在商业的味道比较浓,但比起吵吵闹闹的丽江古城来,还是相对清静。唯一让人觉得遗憾的是,摩托车太多,往来皆高鸣刺耳的笛声,破坏了古城的幽静。</p> <p class="ql-block">建水紫陶,别名滇南琼玉 ,云南省建水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p><p class="ql-block">建水陶陶泥取自境内五彩山,含铁量高,使成器硬度高,强度大,表面富有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经无釉磨光,精工细磨抛光,质地细腻,光亮如镜。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建水陶讲究精工细作,尤其注重装饰,它以书画镂刻、彩泥镶填为主要手段,集书画、金石、镌刻、镶嵌、等装饰艺术于一身。建水陶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身,有壶、杯、盆、碗、碟、缸、汽锅、烟斗、文房四宝等产品。</p><p class="ql-block">2016年7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建水紫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p> <p class="ql-block">建水因文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了”更深入人心,而建水小吃烧豆腐又因“舌尖上的中国”而著名全国。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因为建水以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吸引这两个节目到建水拍摄取景。“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的烧豆腐小摊,就在朝阳门附近的小巷里。建水这座古城,以上千年的年轻身姿静候与你的相遇。我们特意在一家样式剧组拍摄地吃了一顿正经八尾的建水豆腐餐。</p> <p class="ql-block">建水朱家花园,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翰林街16号(近书院街),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 </p><p class="ql-block">建水朱家花园总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坐东南朝西北,包括家宅和宗祠两个部分。建水朱家花园主体建筑呈“纵三横四”不对称布局,主轴线上依次排列着池塘、前花园、一进、二进、三进院落和后花园,为建水地区典型的“五间六耳五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民居庭院并列联排组合的群体建筑。整体建筑结构严谨,是建水乃至红河州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异、富有滇南私家园林韵味的大型传统民居,对研究当时的滇南民居有重要价值。 </p><p class="ql-block">2013年3月5日,建水朱家花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除了搞庙学,明洪年间,这里建临安府学,万历所间又建建水洲儒学。清代先后建立了崇正、焕文、崇文曲江四个书院。建水历史上文风盛行,古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誉。明清开科取士,云南一榜举人中,临安学士竟占半榜之多,故又有"临半榜"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建水文庙,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代4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114亩,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p><p class="ql-block">建水文庙完全依照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原主要建筑包括一池、二殿、二庑、二堂、三阁、四门、五亭、五祠、八坊等共37个,现除杏坛、射圃、尊经阁、文星阁、敬一亭和斋亭被毁外,其余31个建筑都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是云南乃至全国研究儒家文化及其辐射影响的重要历史文物建筑。 </p><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5日,建水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