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遇金大侠

甬上话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我存金庸作品的早期版本</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宁波晚报·甬派红人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10-31 15:17:30 | 13.3万</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再遇金大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甬上话</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1 </b></p><p class="ql-block"> 小孩哥做完当天的暑假作业,忽然给我讲起《射雕英雄传》中的某个情节,并问我有没有《倚天屠龙记》存在家里。</p><p class="ql-block"> 看到小朋友喜欢看金庸,立马起身去书房翻找。楼顶书房没开空调,像个大蒸笼,进去就大汗淋漓。由于时间太久,不知存放在哪个空间,只好一个柜子一个柜子翻。还真翻拣到一排面武侠小说。拿出一看,计有《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书剑恩仇录》《飞狐外传》《鹿鼎记》。除了金大侠的书外,还同时翻出来梁羽生《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古龙《绝代双骄》。可惜偏偏没有找到小孩哥想要的《倚天屠龙记》。</p><p class="ql-block"> 不过这书一定是有的,只是暂时还不知躲在书架的那个位置。这部金庸的代表作之一,当是“射雕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两部我都有,第三部没理由没有。</p><p class="ql-block"> 拿到这么多金庸,小孩哥迫不及待选了《射雕》开读,并迅速进至入迷状态。一坐就是一两个钟头。</p><p class="ql-block"> 借着纸质书的阅读,小孩哥又要看同名电视剧。因是暑假期间,就开始投屏观看。不料,上线的同名电视剧居然有许多版本,一时间犹犹豫豫做不出取舍。看来,一个好故事,各路导演大神们都抢着拍。</p><p class="ql-block"> 只要镜头里出来一名新人,小孩哥立即能讲出他(她)们是谁。武功是什么门派,处于哪个段位,江湖上什么地位,人品好不好,师父是谁,和谁谁谁是什么关系门都倍清。郭靖黄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自不必说,江南七怪、黄河四鬼等偏门人物也能一一脱口而出。看来,一本引人入胜的书不受时光的影响,几辈人都喜欢。</p><p class="ql-block"> 由此发现,金大侠的武侠故事在一代新人中又一次流行开来。小孩哥则淡然言说,班上同学也在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小孩哥在暑假里很放松地读金庸</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2</b></p><p class="ql-block"> 这批书自购入并夜以继日点灯熬夜看完后,就再也没翻过。只是每次搬家时要扰动一下它们。装箱、捆扎、运输、开箱、上架,周而复始数十次之多。</p><p class="ql-block"> 值此大侠重现家中江湖之际,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出版信息。</p><p class="ql-block"> 出版社趋之若鹜。这批书出自国内多个出版社,均于1985年前后推出,距今己满或马上满40年,比如《飞孤》出自春风文艺,《绝代》出自江苏文艺,《书剑》出自四川文艺,《七剑》《白发》出自广东旅游,《神雕》出自陕西人民。有个文化艺术出版社。干脆一次性推出《评点本金庸武侠全集》,共12种36册。</p><p class="ql-block"> 印数巨大流行甚广。比如这套纸张业已泛黄的《射雕》,全书四册,吉林人社1984年11月版,是武侠风开始在大陆流行时的版本,透出上世纪八十年代社会风貌和流行时尚。第一次印刷就达45万册,后来加印的次数印数不详,可见其风靡一时。</p><p class="ql-block"> 价格甚是亲民。那时书价便宜。这套《射雕》,最便宜的一册标价1.76元,最贵的一册1·85元,全套四册仅7.25元,是如今一斤白菜的价格。全五册的《鹿鼎记》,整套售价110元。不像如今,一本二三十万字的书,动辄七八十元之巨。</p><p class="ql-block"> 编者和出版者大有情怀。《评点本》封底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文字:</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古有不朽之作,亦有不朽之评,《三国》《水浒》《红楼》是也,毛宗岗、金圣叹、脂砚斋是也。金庸当代文学大家,读者之众,空前绝后,见仁见智,各执一端。兹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广约名家,共襄盛举,乃有《评点金庸武侠全集》之出版,亦抛砖引玉之意也。值此吾国传统文化盛行于世之际,洵快哉美事也”。</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我存金庸小说的部分早期版本</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3</b></p><p class="ql-block"> 多年前看金庸没太注意。现在跟着小孩哥看金庸的节奏,发现故事发生地,名山大川都有,大漠首当其冲,其次是江浙地区,杭嘉湖更是不胜枚举,浙东的宁波和舟山也屡有出镜。</p><p class="ql-block"> 莫非是因为最早的金庸故事开端在南宋?其时两浙是京师所在,他又是海宁人,用浙江山水自然要多些。</p><p class="ql-block"> 略为寻了寻大侠书中提到的宁波,居然不老少。</p><p class="ql-block"> 出境较多的宁波人当属史弥远。《射雕》中不止一次提到了这个名字。第十六回中说:</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郭靖想起当日在归云庄中,曾听杨康要穆念慈到临安去见史弥远丞相,请他杀了蒙古使者”。</span></p><p class="ql-block"> 史弥远是南宋权相,鄞县人。正史中,他受宋宁宗、宋理宗的宠信独揽朝政。对外屈服妥协,对内疯狂掠夺,民不聊生。</p><p class="ql-block"> 宁波一度称“庆元”,书中有黄药师大闹庆元府明伦堂、明教众徒相约庆元府等描写。</p><p class="ql-block"> 《倚天》开头便有武当祖师张三丰的弟子俞岱岩在宁波的描写: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傍晚时分来到余姚县的庵东镇。由此过钱塘江,便到临安……晚间无船渡江,只得在庵东镇上找家小客店宿了”。</span></p><p class="ql-block"> 写的是俞岱岩赴福建诛杀巨盗,回武当参加师父九十大寿的路上途径庵东,遭海沙派和天鹰教暗算被擒的故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倚天》中的男主角张无忌,是中土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张无忌等人要去北极,人在北京,却偏要千里南下从庆元府出海。</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金大侠光临象山影视城(网络)</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4</b></p><p class="ql-block"> 金大侠一生中,与宁波这座城市有许多不解之缘和交集。</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代初,日军从镇海口入侵浙东,杭州湾北岸亦遭日机轰炸。金庸全家渡海到庵东避难期间,母亲染病去世葬于此地。于是在《倚天》中,他对庵东有如下描述:</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日已到浙东钱塘江之南……听那些人说的是浙东乡音,中气充沛... 靠右近海一面,常见一片片光滑如镜的平地,往往七八丈见方,便是水磨的桌面也无此平整滑溜……原来那便是盐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若无刻骨铭心的亲身经历,对庵东小地方断难有如此了解。</span></p><p class="ql-block"> 不少宁波人曾为大侠助力。上世纪60年代开始,宁波人邵逸夫陆续投拍了很多金庸作品。祖籍宁波的周星驰、洪金宝等都曾成为金庸作品的人物。在连载《天龙八部》期间,因有事离开香港,便由祖籍宁波的好友倪匡为其代笔。代笔时,阿朱被杀、阿紫被弄瞎,金庸回港后,又做出“补救”。</p><p class="ql-block"> 1994年,金庸夫妇来宁波,参观了天一阁,河姆渡。参观北仑港和保税区后赞曰“北仑未来光明得很”。为天一阁题词说:</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天一阁名甲海内,为全祖望、黄黎洲诸名儒旧游之所,小子心仪数十年矣。今得登临,想象先辈风范,瞻仰四明文教,诚慰平生之愿”。</span></p><p class="ql-block"> 2013年,他亲自修订的家谱《海宁查氏》,经国学大儒饶宗颐牵线入藏天一阁。</p><p class="ql-block"> 规模仅次于横店的象山影视城,缘于拍摄《神雕》之需。2005年1月,大侠亲临开城暨《神雕》开机仪式,并被聘为“象山神雕侠侣影视城城主”。此后亦有多部金庸作品在这里被拍成了影视作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查询本城最大的书城库存金庸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宁波书城仅剩的三种金庸作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5</b></p><p class="ql-block"> 当代中国国内几代人能读到金庸和他的故事,要感谢邓小平和国家的改革开放。</p><p class="ql-block"> 我们年轻时,大陆与境外严重封闭。当金庸风靡香港及东南亚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好看的书籍。</p><p class="ql-block"> 1981年7月18日,小平同志接见金庸时说,他早就托人从境外购买了一套金庸小说时常阅读。这一表态,为金庸作品在大陆合法出版提供了支撑。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金庸以及以他为代表的一大批武侠小说在大陆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过去了。近日去了一趟宁波书城,这是本市最大的书店,特意查了查金庸作品在宁波还有没有。结果很遗憾。微机显示,除《飞孤》尚存三套、《连城诀》尚存两套、两种版本的《侠客行》各存两套,其它十一个种类的各存一套之外,多数种类的金庸之书库存均为零。莫非大侠的书不受欢迎了吗?</p><p class="ql-block"> 2024年,是查良镛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侠的著书,注定超越时光,影响下一个百年的人们。10月30日,是大侠去世六周年的纪念日。有人说,一代大侠弃世去,人间再无侠客行!但近期在孩子们中间静悄悄地出现的新一波金庸热,足以告慰大侠在天之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END~</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024.9.25)</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