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哲学家》之九:康徳(十)

羊大为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康德论“意志自律”(外一篇)</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关于“意志自律”,康德这样说:“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当作普遍立法的意志。”这就是康德著名的“意志自律”,也就是说:自己为自己立法,将被动的我必须应当这样变为自觉的我,将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p><p class="ql-block"> 康德说:“现在自然的结论就是:在目的过度中,人就是目的本身。也就是说,没有人可以将他单单用做手段,用作工具,他自己总永远是一个目的。因而那以我们自己为化身的人的本质对我们自身来说,一定是神圣的。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人是道德律令的主体,而这个律令本身是神圣的……这个道德律令就建立在他的意志自律上。这个意志作为自由意志,同时就依照他的普遍法则,必然符合于他原先服从的那种东西。”</p> <p class="ql-block">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分析篇的原理部分提出四个“定理”,由非经验、非幸福、非实质到非他律,即由肯定道德律令的先验性、义务性、形式性到自律性。</p><p class="ql-block"> 康德对道德律令所做的许多分析、论证,最后集中到“自由”这个概念上。康德伦理学的自由与其认识论的必然是互相对峙的两方,理性给自然立法就是自然的必然,理性给自己立法就是人的自由。自由是纯粹理性在伦理道德上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  道德律令作为超感性经验的理性力量,是普遍必然的绝对命令,它的本质是自由。人是目的不是工具,人作为理性的存在,是自由的。意志自律则是这种自由的直接表现。康德说:“自由这个概念是解释意志自律的关键。”他在《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说:“自由是纯粹理性体系的整个建筑的拱心石,是灵魂不朽、上帝存在等其他一切概念的依据。”</p><p class="ql-block">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认为,“自由”在理论理性中是不可企及的彼岸理念。它是感性经验所不能具有或证明的。人作为血肉之躯的自然现象也永远隶属在必然因果的铁链之中,毫无自由可言。但是,另一方面,康德在自由与必然的先验矛盾中也说明了,这并不否定自由能作为本体理念的可能。如今,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在脱开一切经验欲望、感情因素的道德领域后,自由出现了,这就是“意志自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康德论善恶与道德感情</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道德律令是超感性的纯粹形式,它涉及现实行为,因此就有善恶。所以康德说:“善恶是实践理性的对象(即客体)概念。”这个对象(客体)并非是指时、空中自然事物、因果等,而是指“作为通过自由而可能得到的一种结果来看的那一个客体观念……意志对可以实现那个对象(或其反面)的那种行为的关系”。这就是说,所谓善恶乃是自由在决定人的行为时所产生的效果。所谓对象(客体),主要是指行为自身,其次才指行为所产生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这里便产生了一个问题,那便是,善恶概念即行为的善恶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康德认为,善恶不可能来自对现实经验的比较、概括和提取,只可能来自先验理性、道德律令。只有先存在道德律令才会有善恶概念,而不能颠倒过来。康德说:“善恶概念不当在道德律令之前先行决定……而只当在它之后并借着它来决定。”“并不是善(作为一个对象)的概念决定道德律令,并使之成为可能,而是道德律令首先决定善的概念,并使之成为可能(就其绝对配称为善而言)。”</p> <p class="ql-block">  因为如果是前者,那么势必又归结为经验的幸福主义,即善恶最终又与快乐、痛苦的感觉经验联结起来,“将引起愉快的手段称为善,将不快和痛苦的原因称为恶”了。因此,善、恶不是福(乐)、祸(苦),也不属于事物对象或性质,它首先属于行为本身,是指行为作为客体(实现对象)是否体现了道德律令而言。</p><p class="ql-block"> 康德还恶与祸福的分离看作是人畜的分野。“善”是对道德律令的服从,“恶”则是有意选择了违反道德律令的行为原理。康德说:“人是恶的,只能解释为:他意识到道德律令,但采取了背离它的原则。人性本恶……但不是一种自然属性。”“恶”是人的反社会的个体倾向。</p> <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道德感情建筑在理性判断之上,它是认识到客观道德律令所有主观感性冲动要远为优越而产生的敬重之心。因此,它不是天生的感官、良心,也非自然的情欲冲动,而是道德律令对人们心理上的一种影响和结果。而人的道德感情,也正可说是理性战胜人性(自然性)、道德战胜情欲在感情上的产物。</p><p class="ql-block"> 纵观康德一生, 对于康德哲学的历史地位,日本学者安倍能成有个比喻,他说康德哲学就像一个蓄水池,以往的哲学都流向他这里,所有后来的哲学都从他这里流出。叔本华视康德为哲学启蒙必读:“想当哲学家,首先须得做康德门徒。不知康德者,只能算个蒙童。”自拜康德为精神导师的,随便数数就有席勒、黑格尔、谢林、叔本华、尼采和柏格森等,个个都是文化史上的开山宗师。笔者则认为,康德就是见不到山顶的冰川,仅就他笔者在负笈成都时就已啃过三遍以上的“三批判”,再多的笔墨也无法穷究其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的内涵,本篇只能就此打住。</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的哲学家》之九全文终)</p> <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