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 “备”出精彩——“双新”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集体备课关键问题解决专场活动

柠檬泪绿茶味

题记 <p class="ql-block">  《礼记》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石,而集体备课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研和备课效率,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备课形式。</p><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三中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加强领会新课标精神,进一步创优融合信息技术的语文教学新样态,聚焦项目式课堂教学样态,探讨小学语文单元集体备课的内容及流程,高新区(新市区)小学语文学科于2024年11月12日举办“赋能浸润内化——‘双新’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集体备课关键问题解决专场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高新区教研室挂职副主任刘晓云,莅临指导。</p> 集思广益(一) <p class="ql-block">  由刘照利、文佳、苏君琴、徐澍、李萍组成的《慈母情深》项目式学习备课团队基于“新课标、新教材”,从课堂观察分析、教师访谈分析、实施路径分析、驱动问题设计、案例分析五个维度,对项目式学习做了探索分享。</p><p class="ql-block"> 团队成员历经多次讨论碰撞,深度研讨项目价值,分析其可行性,确保项目能有效落地。然后分工从不同维度深挖内涵,基于问题设定实施路径,设立驱动问题,多次实践打磨课例。团队成员多次模拟展示流程,预演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准备应对策略。同时,收集项目相关案例作为展示素材,增强说服力。为全区小语老师们拓宽了项目式学习集体备课和教学的思路。</p> 李萍老师执教《慈母情深》 <p class="ql-block">  本次项目化学习活动以拍摄微电影作为任务驱动,全面揣摩、分析母亲的人物形象,将《慈母情深》改编成微电影,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剧本创作、“微电影分镜头脚本”创作、角色扮演、拍摄、剪辑和后期制作等环节,最终呈现一部完整的微电影作品,实现跨学科知识融合。</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要求我们“跳出以语言材料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向以‘主题’为中心”,“以整体化的课程与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相对完整的情境和任务中自主建构、不断反思和调试中培育素养”,因此李老师以“拍摄微电影《慈母情深》”为项目主题,让学生创作“电影分镜头脚本”,并角色演绎脚本。学生在项目活动中结合文本教材,融入电影学知识,设计文本成为剧本,生动演绎母亲形象,在脚本设计中彰显文学创意,内化审美素养。最后教师以“新晋导演”“最佳演员”等奖项作为成果评价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在沉浸式体验角色过程中,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人物形象,实现了文本深度学习。</p> 集思广益(二) <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领略《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蕴含的深厚母爱以及体会其中精妙的语文知识,76中学教育集团迎宾路校区的老师们齐聚79小学,开启了此次集体备课之旅。</p><p class="ql-block"> 《慈母情深》是一篇情感真挚、描写细腻的课文,它以作者少年时代向母亲要钱买书的经历为线索,生动展现了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却又知识珍贵的年代里,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在艰苦环境中辛勤劳作,却毫不犹豫支持孩子阅读梦想的动人画面。备课团队的老师们深入研读课标以及教材,剖析文章的结构、语言特色以及情感脉络,明确了这篇课文不仅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好素材,更是引导他们感悟亲情、懂得感恩的生动教材。</p><p class="ql-block"> </p> 许晓琪老师执教《慈母情深》 <p class="ql-block">  新课程致力寻求的新理念是让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让他们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丰富学生的情感积累,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从而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让阅读教学变成了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许晓琪老师始终坚持“省时高效”的课堂教学核心,四十分钟的授课过程简约明了,直奔教学主题。扎扎实实地推进每一个环节,即便是一个词语的理解,也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许老师让我们明白了,语文老师应该回归真实的课堂,精选教学内容,每节课的重难点,应当进行当堂检测。</p> “研”“学”共行 <p class="ql-block">  乌鲁木齐市第137小学教育集团(宁波街校区)季娜副校长围绕“项目化”视域下的集体备课开展讲座。项目化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以项目为具体教学任务,依据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活动。项目化教学是以真实或模拟情境为基础,挖掘课堂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形成新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以学生、项目、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过程中获取知识、技能及转变态度。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学习情境及项目,以任务驱动学习,让学生由被动输入转变为积极探索者的输出者,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化学习过程并不关注在学生们可以通过一个既定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它更强调学生们在试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技巧和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教育领域,课题研究一直被认为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47中学朱静老师探讨了微视频在小学低段写字教学中的实践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 微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讲座旨在通过实践案例和理论探讨,深入分析微视频在写字教 学中的独特优势和实际效果。</p> 后记 <p class="ql-block"> 教育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希望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有一颗坚定的心走在教育的路上。教育教学工作犹如攀登高峰,路上有荆棘也有风景。每一次集体教研对于上课老师是一次磨炼,一 次成长;对于听课老师是一次学习,一次交流。身在其中,我们倍感幸福。教研相长,我们携手同行,让我们的教学开花,让我们的研讨更精,更专。相信未来,高新小语人会继续充盈学习,精进于行,且行且思,潜心问道,提升自我,行稳致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