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北京的胡同(六十六)~~前鼓楼苑胡同

美智子

<p class="ql-block">从菊儿胡同出来就到了前鼓楼苑胡同。前鼓楼苑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南锣鼓巷,西止南下洼子胡同,北与后鼓楼苑胡同相通,全长261米。前鼓楼苑胡同,明代属昭回靖恭坊,称孤老胡同,因胡同内曾有一养济院而得名。清代属镶黄旗,乾隆时称前鼓楼院,宣统时称前鼓楼苑,民国后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改称前鼓楼苑胡同,"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辉煌街八条,后恢复原名。7号、9号四合院1986年被定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据《宛署杂记》记载,明代的京城曾有两所养济院,其中宛平县养济院在"城内河槽西坊",而"大兴(养济院)在府前孤老胡同"。也就是说,大兴县属的孤老养济院,就在如今的前鼓楼苑胡同。养济院是我国古代收养鳏寡孤独的穷人和乞丐的场所,和育婴堂、安济坊、居养院、福田院、漏泽园等都为古代的福利慈善机构。</p><p class="ql-block">在唐代以前,没有形成较好的救助机制,主要是以赐给衣食等实物为主,治标不治本。到了唐代以后,除了仍发放实物外,还探索设立了收容贫老、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p><p class="ql-block">北宋初年,继续沿用唐代旧例,在京城开封设置东、西福田院,主要赈济那些流落街头的年老之人,以及身有重疾、孤苦伶仃或贫穷潦倒的乞丐。</p><p class="ql-block">明代继承了元代的养济院制度,洪武元年,朱元璋下诏:"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官为存恤"。洪武五年又下诏,"诏天下郡县立孤老院"。不久,孤老院改名为养济院。其收养对象为:"民之孤独残病不能生者,许入院。"明代的养济院制度得以确立。为保障养济之政的推行,朱元璋将养济院制度载入《大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p><p class="ql-block">明代北京的孤寡老人都有所依靠,有的进了养济院,过集体生活,有的向政府领取粮、布,和亲戚生活在一起。根据《明律户律》的规定,凡是鳏寡孤独和患有疾病的人,同时身陷贫穷又无亲无故可以依靠,没有劳动能力,其所属的地方政府应该将其收养,并发给衣服粮食,严惩不收养者和克扣衣服粮食者。</p><p class="ql-block">到了清代,为了减少流丐散处,各地多设立了栖流所集中安置。这些栖流所,也就是用偏僻处的空房或现成的空庙改成的。到了清末宣统时,京城栖流所也只剩下了广渠门内一处。虽然清代各地也多设有栖流所,但是也不是所有流浪乞讨人员都能入内安身的。对甄别能否入栖流所的流浪人员清廷有明文规定,据《保甲书》卷二记载:"少壮者问明籍贯,报官送回原籍安插,剩下的老幼病残者送栖流所管束。" 新中国成立后养济院才由社会福利院、养老院、护理院等现代福利机构取代。</p> <p class="ql-block">前鼓楼苑胡同7号,清代中后期的四合院,曾是徽商吴肇祥故居,后转卖给东北军高级将领宋寿山。1983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保存完好且极具代表性的老北京四合院,清幽而淡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光如水,岁月如梭,历史的脚步已经迈进了新的世纪,越来越多的宅院已不再禁锢在胡同深处,而是敞开大门迎接八方来客,它是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北京的胡同文化,四合院文化更多的走向世界,展现在世人面前。</p> <p class="ql-block">石墩或石鼓,有圆形和方形之分。圆形代表战鼓,表明主人是武官,方形代表书籍,表明主人为文官。“户对”则是指位于门楣上方或门楣两侧的圆柱形木雕或砖雕,这种木雕或砖雕位于门楣之上,一般都是双数,有的是一对两个,有的是两对四个,所以称户对。</p><p class="ql-block">用木头雕刻的户对位于门楣上方,一般为短圆柱形,每根长大约一尺左右,与地面平行,与门楣垂直,而用砖雕刻而成的户对则位于门楣两侧,上面大多雕刻有瑞兽珍禽为主题的图案。</p><p class="ql-block">户对多少与官品大小成正比,一至五品可以是六个,六至七品可以为四个,普通大户人家也可以有两个。有“户对”的宅院,必须有“门当”,这是建筑学上和谐美学原理,因此“门当”与“户对”常常同呼并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门当大小,户对的多少是主人身份、地位、家境的重要标志。所以,门当户对现在逐渐演变成社会观念中衡量男婚女嫁条件的一个成语了,但是,在今天“门当户对”的典故反而被人们忽略了其原来的意思了。</p> <p class="ql-block">前鼓楼苑胡同13号,该院坐北朝南,三路三进院落。民国时期建筑。现为居民住宅院。</p> <p class="ql-block">中路大门位于该路院落东南隅,广亮大门一间,清水脊,合瓦屋面,脊饰花盘子,梅花形门簪四枚,红色板门两扇,圆形门墩一对,前檐柱间饰雀替。大门外两侧素面上马石一对。大门西侧倒座房八间,过垄脊,合瓦屋面,前檐装修为现代门窗。二门无存。</p> <p class="ql-block">门前的石鼓</p> <p class="ql-block">上马石</p> <p class="ql-block">院内狭窄,院内堆满了杂物。</p> <p class="ql-block">北京的秋天,是一幅缓缓铺展的画卷,它以金黄为主色调,间或点缀着深红与翠绿,每一笔都蕴含着岁月的沉淀与自然的馈赠。这个季节,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笔触,在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中,勾勒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