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要说位于阿坝州的古镇,那就不得不提到桃坪羌寨,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尚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建筑群,被誉为“天然空调”和“神秘的东方古堡”。它以其独特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的建筑风格而闻名,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羌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桃坪羌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1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西汉时期就已经设置了广柔县。<br>2000多年的历史就浓缩在了这里,走进桃坪羌寨的老寨子它那独特的建筑碉楼与民居完美显现眼前,既作为防御工事,又融入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据《后汉书.西南夷传》载:羌人“依山居止,坐石为室,高者十余丈,谓之笼“指的就是羌族人的石砌房屋和碉楼。硐楼是一个群落或村寨的地标式建筑,起着瞭望、御敌、祭祀、储备物资的作用。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桃坪羌寨碉楼是羌族碉楼的典型代表。<br>寨子内设计复杂,八个放射状的出入口与十三条甬道构成了错综复杂的路网,外人难以找到路径,展现了古代的防御智慧。此外,桃坪羌寨还巧妙地利用当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构建起独特的地下水网系统,居民生活用水直接从山上引入各家各户。<br>桃坪羌寨以古堡为中心,建筑成了放射状的八个出入口,出入口之间连着甬道构成路网,其中黑巷子和窄巷子引起了我的好奇,借助手机电筒光亮我走向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巷子,其间有人从后面来还真把我吓了一跳;窄巷子仅允许一人通过,不过这个巷子里也暗藏有玄机,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亲自去体验一下。<br>寨子里的居民们进退自如,而寨外的游客们则如入迷宫。<br>桃坪羌寨最值得观览打卡的当属羌王寨,它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古羌族豪宅”的原貌,羌王寨的上面作为住房,下面设牛羊圈舍或堆放农具,房顶常垒有一“小塔”,供奉羌人的白石神。整座碉房尤如一个小型的博物馆,里面划分区域有羌族的游牧文化区和农耕文化区以及羌族人生活的用具区。有各类藏品近百余件,时间跨度五千多年。内容涵盖有部落圈腾、释比法器:有图语、陶文:有骨币、贝币、铜币: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有礼器、兵器;有服饰、炊具;以及珍贵的红军文物。当然你也可以拿上木叉,坐在“老虎椅”上过一把羌王瘾。<br>在羌王寨的门边有一个石碑叫“泰山石敢当”。<br>羌族地区的“泰山石敢当”,羌语称“迪约泽盟(音译)又称解救石、吞口,它在民居中的作用与汉族民居门前的石狮之类的一样,属于镇宅辟邪之物。<br>“泰山石敢当“在羌族传统民居中的位置是竖立在住宅大门左侧,这种习俗至今仍被遵守。<br>在小琼羌家门口的“泰山石敢当”有一定的代表性,此“泰山石敢当“由山石制成高约1.2米,分头、身、座三部分:底座部分已埋入地下,头部独特造型与其它“泰山石敢当”头、身、座一体的手法不同。<br>桃坪羌寨它还有一个秘密,雪山上的冰融化流淌下来直接进入羌寨,雪水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就这样分布到每户人家,变成错综复杂的地下水网。若遇敌人放火烧寨,人们揭开门前屋后的石板便可就地取水救火。最关键的是其主通道可供人通行,若遇敌人来犯,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此传递情报还能由此逃生。你若来到桃坪羌寨,便能亲自走一走这条古时候最为隐秘的密道。据导游介绍这里还有一条通往寨子背后高高的沙俄达梁山的唯一的羊肠小道,山上有一处增头寨,这是桃坪古羌人留给自己的一条撤退之路。若是战争失利,全寨人都可沿着这条小路,在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br>要想深入了解羌寨的历史文化,仅仅限于此是不够的。<br><br></h3> <h3>泰山石敢当<br>羌族地区的“泰山石敢当”,羌语称“迪约泽盟(音译).又称解救石,吞口,它在民居中的作用与汉族民居一样,属于镇宅辟邪之物。<br>“泰山石敢当“在羌族传统民居中的位置是竖立在住宅大门左侧,这种习俗至今仍被遵守。<br>在小琼羌家门口的“泰山石敢当有一定的代表性,此“泰山石敢当“由山石制成高约1.2米,分头、身、座三部分:底座部分已埋入地下,头部独特造型与其它“泰山石敢当”头、身、座一体的手法不同。<br></h3> <h3>羌族人生活用具</h3> <h3>窄巷子</h3> <h3>黑巷子</h3> <h3>巷子里的分支</h3> <h3>这便是我对桃坪羌寨的初识,我还会找机会再次游览桃坪羌寨,再次完整体会它的八个放射状的出入口与十三条甬道的错综复杂的路网之神迷。最后祝大家纳吉纳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