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大雁塔

青岛老张

<p class="ql-block">  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即唐长安城遗址南部,又称大慈恩寺塔,始建于公元652年,是玄奘法师为保存其经丝绸之路由印度带回的经卷、佛像、舍利而建。大雁塔作为唐代砖仿木结构楼阁式塔的代表、印度佛教建筑形式中国化的典型物证,形制古朴、保存完好,自古以来都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其所在的大慈恩寺始建于公元648年,因太子李治为其母文德皇后追福而建,由玄奘法师任首任上座,大慈恩寺作为唯识法相宗祖庭、唐长安城重要译经场所之一,在佛教传播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建筑瑰宝 文化丰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千年唐塔</p> <p class="ql-block">  大雁塔是在印度佛塔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建造方式建成的方锥形楼阁式砖塔,塔体成方锥形,七层,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通高64.7米。塔身壁面均做仿木结构,用砖成瘦长的扁柱和栏额,柱头各饰栌斗一个。一、二层分作九开间;三、四层分作七开间;五、六、七层分作五开间。各层叠涩出檐,又饰两层菱角牙子,各层四面正中均辟券门。塔顶仍以青砖叠涩收顶,上置三重葫芦状宝刹。塔内各层均施木质楼梯,盘旋而上,可登至顶层。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楼阁式塔的典型代表,是佛教建筑中国化的重要典范,也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雁塔仿木构件名称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建塔初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唐三藏法师传》记载:“恐人代不常,经本敦失,兼防火难”真实反映了玄奘修建大雁塔的初衷。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沿“丝绸之路”西行取经载誉归来,带回大量佛像、舍利及657部经卷,考虑到当时木制结构建筑在防火等方面的弊端,玄奘奏请朝廷,获准奉敕修建了大雁塔。</p><p class="ql-block"> 玄奘不仅是大雁塔的创建者,同时也是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历史人物。记录玄奘西行壮举的《大唐西域记》一书,对西域一百余国的历史沿革、风土习俗、宗教文化等有详细记载 ,是研究“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印度那烂陀寺遗址的位置正是依据《大唐西域记》里的记载而确定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玄奘西行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大雁塔建塔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其间历经多次修缮。塔体、基座及其附属文物等相关要素和历代维修工程信息均保存完好,是研究唐及唐以后建筑技术的重要实例。</p><p class="ql-block"> 同时,大雁塔所蕴会的丰富文化内涵也得到了传承。“雁塔题名”、“雁塔祈福”等与大雁塔有关的文化活动与国宝雁塔一起延续至今,向世界展现着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公元1959年塔顶养护工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雁塔历代修缮年表</p> <p class="ql-block">  走进大雁塔内部,我更是被那份神秘和庄严所深深吸引。每一层都陈列着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它们静静地诉说着那段逝去的历史,让人不禁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文物和艺术品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登塔看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雁塔坐落在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院内,系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在公元652年仿西域(古印度)窣堵坡建筑形式建造,用于妥善安置由丝绸之路去西域取回的佛教圣物(佛经、佛像和傅舍利)。该塔建成几十年后坍塌毁坏。在公元701-704年,武则天皇帝命令加以重建,以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建成仿木楼阁式砖塔。明代万历年间维修,在唐代砖塔外整体包砌砖面,形成现在所能看到的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砖塔。</p><p class="ql-block"> 大雁塔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雁塔由塔基、塔体、塔刹组成,现为七层,实测通高64.7米,底层每边长25米。台基方形,现高4.2米,南北48.66米,东西约45.7米。塔身作仿木结构,以砖隐出倚柱、阑额,将壁面分作五至九间。其中一、二层为九间,三、四层头七间,五层以上为五间。倚柱各承栌斗一朵,其上为叠涩出檐,施菱角牙子。每层均当心间辟券门,内设方形塔室。塔内有木梯盘旋而上。塔顶平砖攒尖,置釉陶宝葫芦塔刹。其造型雄伟、庄重,风格简朴、明快,为中国古代楼阁式砖塔的典型。</p> <p class="ql-block">  在塔一层南面外壁,镶嵌有唐代石碑两通,分别是唐太完撰“大唐三藏圣教之序”和唐高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两通,左右对称,是两位皇帝为玄奘所译新经而撰写的文章。均由褚遂良书写,字体瘦劲秀丽。</p><p class="ql-block"> 一层东南西北四个劵洞,其青石门楣上有唐代四方佛线刻画,镌刻有精美的花纹、人物和佛殿图,工巧华丽、细致入微,其中西门楣为阿弥陀佛说法图,上有佛教建筑图案,四方门楣及劵洞门框上有明代及宋代游人题刻。塔一层南门南劵内东壁明代游记题名碑5方和雁塔落成碑1方,西壁有明代游记题名碑2方、乡试题名碑4方和民国游记题名碑1方。</p><p class="ql-block"> 大雁塔二层陈列明代铜铸鎏金佛像一尊,为释迦牟尼像。三层陈列贝叶经复制品及线装本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四层陈列舍利两枚,建舍利塔藏之。五层陈列唐砖和风铎:唐砖为唐代建筑材料,砖体厚重密实;风铎为万历三十二年修塔及民国二十年修塔实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雁塔二层陈列明代铜铸鎏金释迦牟尼佛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层陈列舍利两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絲路遺珍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期中国和中亚国家跨国联合申报的世界遗产项目“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属于“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丝绸之路整个交通体系中具有起始地位,还因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建立起跨区域的长距离交通,连接了多种文明地带,展开了东西方之间持续而广泛的商贸、宗教、科技、文化的交流,见证了亚欧大陆与公元前2世纪至16世纪期间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主要脉络及突出的多元化文化特征,促进了东亚和中亚等多种文明的协调和共同繁荣,是亚欧大路上联立长距离东西方交通、开展人类文明与文化交流的杰出范例。</p><p class="ql-block"> 大雁塔是“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一处重要的世界遗产点,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也是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唐长安城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大雁塔是7-8世纪为保存玄奘法师由天竺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和佛舍利而建的佛塔,是玄奘法师沿丝绸之路西行取经,回国后翻译佛经,传播佛学的重要历史见证,是丝绸之路开辟东西方文化交流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代维修都留下了丰富的资料,这一过程生动地体现了佛教建筑艺术传入中国并逐渐中国化的过程。底层四面门楣上的佛教题材的图案,其中西门洞门楣上所刻佛说法殿图,勾勒了唐代宫殿的结构,是研究唐代建筑的珍贵资料,更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直接例证。塔一层南门洞两侧所刻的“二圣三绝”碑,是珍贵的书法碑刻,进一步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史的关系,也是珍贵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丝绸之路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  西安大雁塔后墙外喷水池前石壁上的石刻浮雕主要展现了唐代的文化和历史。根据证据,这些浮雕包括“大唐盛世”巨型浮雕和“丝绸之路”浮雕。其中,“大唐盛世”浮雕反映了唐朝的繁荣景象,而“丝绸之路”浮雕则通过三部分展现了丝绸之路的胜景,反映出作为大唐都城长安的繁荣景象。这些浮雕不仅是艺术作品,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示了唐代的辉煌与开放。</p> <p class="ql-block">  浮雕描绘了两个人物和两匹马。人物穿着古代服饰,骑在马上,雕刻技巧使得人物和马的形象在平面上产生了立体感,生动地表现了古代西域人物骑马的场景。它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传递人类智慧和情感。</p> <p class="ql-block">  这面石墙上的雕刻艺术风格和内容,描绘了唐僧西天取经中的场景或人物。这种独特的雕塑艺术形式,在历史遗迹、雕塑艺术和文化遗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艺术家的精湛技艺和创意,还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历史和文化的宝贵窗口。</p> <p class="ql-block">  探秘大雁塔,仿佛穿越时空,与千年的历史对话。这座古老而庄严的塔楼,不仅是一座建筑的奇观,更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站在大雁塔前,我不禁被它的宏伟气势所震撼。塔身巍峨挺立,历经千年风雨而依然屹立不倒,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历史。每一步拾级而上,都仿佛是在与历史进行着一场深刻的交流,每一次驻足凝望,都能感受到那份厚重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探秘大雁塔,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它如同一座巨大的宝库,蕴藏着无数的智慧和瑰宝。我们应该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髓,让它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