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意德瑞法漫记 (八)

崂石

<p class="ql-block">  —— 法国巴黎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  作者 崂石 瑞芮</p> <p class="ql-block">  行程安排是7月24、25日在法国巴黎活动,正值奥运开幕前的安全保卫工作最紧张的时候,埃菲尔铁塔、塞纳河、协和广场等著名的景点作为奥运会专用场地,实行戒严直接就不让游客进入,同时对凯旋门等主要景点的道路也实行了严控措施。巴黎主要马路路口到处是全副武装的警察和宪兵,警车和摩托车亮着警灯、鸣着警笛呼啸着在街区穿行,这阵势还是第一次遇见(紧张的程度如临大敌),因此我们的巴黎市区相关景点游览活动被取消。导游对我们讲在法国主要游览参观卢浮宫和凡尔赛宫,部分相关的景点,其他行程取消。这次巴黎之行变成纯粹的文化之旅。</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大巴车还没有进入巴黎市区时导游电话联系相关人士后,对我们说现在凯旋门处管理的比较松,可以进入参观。这样调整一下明天的行程,我们马上去凯旋门游览,时间二十分钟,请大家务必遵守时间到点马上集合回来(因为这时已是中午十一点多钟),马上去吃午饭,饭后立即游览卢浮宫,要不然时间就来不及了。大家齐声喊道;好。大巴车七拐八拐好容易赶到凯旋门旁边一条支路上停下,我们快步涌向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  巴黎凯旋门是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香榭丽舍大街的戴高乐广场中央的一座宏伟建筑。1806年,拿破仑一世下令建造这座凯旋门,目的是为了纪念他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的胜利。然而,直到1836年,这座象征着法国军事荣耀的工程才最终完工。站在它的脚下,你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些英勇士兵的豪情壮志。</p><p class="ql-block"> 凯旋门采用了‌帝国风格的设计,材质选用了坚硬的大理石,整体结构简洁而庄严,整个建筑风格是非常严肃的。门身高达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中央的拱门高36.6米,宽14.6米,给人以磅礴的气势。凯旋门的四面都有门洞,门内刻有跟随拿破仑远征的将军和战役的名字,门上刻有法国战事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凯旋门下方的无名战士墓,是法国对所有阵亡士兵的崇高敬意。提醒人们铭记和平的珍贵。站在那里,我的心灵会被深深触动,对生命和牺牲有了更深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我每次参观凯旋门会使感受到,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是法国的历史和文化,是巴黎的灵魂。这次敬仰使我对巴黎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p><p class="ql-block"> 我们吃完午餐,因为卢浮宫周边的路对机动车限行,只好跟着导游徒步行走了大约二十分钟的路程到达卢浮宫后门广场。只见广场乌压压无秩序地站着有千余人在等待进馆的各国游客,警察和志愿者拉着警戒绳一会这儿让进不一会就不让进,不断检查门票,整个场面乱糟糟的。我让外孙要紧跟着我千万不能掉队,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折腾,总算是进入大厅。导游给我们讲解一些注意事项并提出参观时间为三个小时。我和外孙再来之前根据蒋勋在《蒋勋的卢浮宫》这本书里说:“许多人去了卢浮宫也都觉得不能错过其中的任何一件作品。实际上,多达四十万件的收藏,一个人终其一生也很难全部欣赏到。因此,走进卢浮宫,不管停留时间的长短,是一天、两天、一星期或一个月,大致规划好要看的重点,但千万不要有‘全部看完’的感觉,‘全部看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比较重要的是做好规划,确定自己最有兴趣的是哪部分;或者选不可错过的几件名作,看到一件,感受到了没,就告诉自己:值得了。”提醒,做了些功课,并制定三个小时的游览规划。因为之前我去过两次卢浮宫因无计划的参观搞的是乱糟糟的,该看的没看该拍的没拍,留下了很多遗憾。这次决不能重蹈覆辙。依照计划开始参观。首先观看卢浮宫的“镇馆三宝”:蒙娜丽莎的微笑、米罗的维纳斯、胜利女神雕像。</p> <p class="ql-block">  蒙娜丽莎这个作品耳熟能详,但想弄懂它依旧需要下一番功夫。这是全场唯一一件不是雕像的作品,它出自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之手,为什么它能成为'卢浮宫'三大镇馆之宝其一。</p><p class="ql-block"> 专门学习过绘画的外孙参观后,在议论中对我说:《蒙娜丽莎的微笑》这部作品,一是在人文上:在中世纪,教会的统治了欧洲大地近千年,它们倡导禁欲主义,当时妇女的行为举止受到很多的限制,她们不能肆无忌惮地哭和笑。所以在这之前的肖像画,一般都被画得面部枯燥、僵硬、无表情。而文艺复兴从关注神转变到关注人,达芬奇在这钟思潮的影响下,开始在表现人的丰富情感上下功夫,力图摆脱教会的思想控制,而蒙娜丽莎的笑容确实给了欧洲一道希望的曙光!《蒙娜丽莎的微笑》这种对于现实的人使用宗教画般的描摹方式是一种巨大的突破,歌颂出人间的美,塑造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形象。二是在技法上:达芬奇通过蒙娜丽莎解决了“视平线”以及“边缘线”的问题。在表现蒙娜丽莎的面部时,达芬奇很好的运用了渐隐法。淡淡的阴影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仿佛为她的眼睛与嘴唇蒙上了一层薄纱;而人的表情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恰恰把这些地方画得朦朦胧胧、虚虚实实,没有明显的边界线,所以才会有这种让人猜不透的“神秘微笑”。这是我们绘画老师讲的,你知道我为什么挤到前面用那么长的时间去端详这幅画。哦,我这才有点梦醒。</p><p class="ql-block"> 她又说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看蒙娜•丽莎如此微妙淡淡的笑,你不管离她有多近也看不透彻;离的再远也能感受的到。这个微笑不止是体现在扬起的嘴角上,而且是遍布脸上的每块肌肤,乃至整幅画面。如你想体验在观赏作品时,把自身也融入其中。最后她又说只有来这里亲眼目睹才能体验到。对我这个绘画的门外汉来说哪能体会到,但又无言相对,这简直成了她的小学生了(不能不服)。</p> <p class="ql-block">  这一件雕像来自古希腊,表现的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阿芙洛狄忒。1820年被发现于希腊米洛岛,由此而得名“米洛的维纳斯”。为'卢浮宫'三大镇馆之宝其一。</p><p class="ql-block"> 古希腊人看待裸体是非常单纯且尊敬的,维纳斯上身坦露,下身着裙,很符合古希腊的审美。这雕塑我们导游讲解比较多,根据相关材料、外孙的议论归纳起来对于这件雕像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一是雕塑的比例和谐:在早期的艺术作品中,无论是雕塑还是绘画,人体都被刻画地非常呆板。它们一般都是正面直立,完全感受不到动感,而且它们整体看起来非常单一,身体各部分之间,或部分与整体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度。但是维纳斯不同,她身体的各个部分被明确地区分开来了,同时又保持着整体的统一,达到了“整体与部分的和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比例关系的“规范”,从最开始的头身比1:7,后来逐渐演变成1:8,维纳斯就是典型的1:8头身规范的代表。二是引入动态:前面也提到早期的艺术作品,人物往往正面直立,完全感受不到动态。虽然后来某些艺术作品中尝试引入动态,比如通过让人物的手脚做些动作,但是这些作品呈现出来的还只是“静止的动态”,仍然没有真正引入动态。而维纳斯通过采用“对立平衡式”的站姿成功地引入了动态(指以“支撑腿”为重心,支撑着弯曲成S型的身体)。而且服饰也把动态感表现出来,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维纳斯的衣服正在滑落,她伸出的左腿很有可能就是为了防止衣服进一步滑落。想想生活中类似的场景你或许就能明白这一点了。而她已经缺失的手会不会也在尝试拉住往下滑的衣服呢?三是留白增加想象空间:虽然维纳斯的残缺是后来者为止,但是却让人们不禁会好奇,如果她的手臂还在的话会是怎样的姿势,整体看上去又会是怎样的效果。如我国国画留白的技巧,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显然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正因为此,人们才会乐此不疲地去想象、去回味维纳斯的“残缺美”,多少年来无数人都在试图帮她“装”上这两只断臂,试图复原她的完美,但直到今天也没有哪个人如愿成功。维纳斯依然以她的残缺之美傲娇于这个世界。或许她为了优美动人,就必须失去双臂……</p> <p class="ql-block">  这尊雕塑是著名的胜利女神雕像</p> <p class="ql-block">  这一件来自文明古国——古希腊(古希腊之所以不是四大文明古国,除了发展时间稍微晚了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深深受到古埃及的影响)。大约创作于公元前200年左右,为纪念塞浦路斯海战的胜利,罗得岛的雕塑家创作了这尊胜利女神像,把它竖立在该岛上,为'卢浮宫'三大镇馆之宝其一。</p><p class="ql-block"> 虽然胜利女神尼姬是希腊雕塑中的常见题材,但这一尊却与众不同。据有关专家论述 ;这尊雕像的构思十分新颖和巧妙,底座被设计成战船的船头,尼姬女神犹如从天而降,在船头引导着舰队乘风破浪冲向前方,既表现了海战的背景,又传达了胜利的主题。</p><p class="ql-block"> 天细细观察就会感觉雕像屹立海边山崖之巅,迎着海风的吹佛,那前倾的身体展翅欲飞之态,她的衣裙贴着身体,可隐见女性人体的完美,衣裙褶纹构成疏密有致生动流畅的运动感。胜利女神像虽然已经头手残缺,但从保存完好的躯干中,仍能感悟到女神英勇、飘逸的气势。两支张开的翅膀和轻盈飞扬的衣裙,让人感到女神在空中腾飞,丰满躯体在薄衫下透露出力量和健康,表现了胜利和与之而来的喜悦。这些观感是根据导游和阅读相关资料的具体体验。</p><p class="ql-block"> 卢浮宫有很多很多传世之宝,件件价值连城,而这三件作品之所以能成为镇馆之宝,除了巧夺天工的创作之外,更多的是作品背后的扑朔迷离故事。</p><p class="ql-block"> 按照外孙的要求拍很多名画和雕塑。其中几幅请看官欣赏。</p> <p class="ql-block">  转过身,看与蒙娜丽莎对面的这副巨型的《迦拿的婚礼》(维罗奈斯画Veronese)。画面颜色超级靓丽,好看极了。</p> <p class="ql-block">  这幅《荷拉斯兄弟之誓》是法国画家杰克·路易斯·达维特1784年创作的布面油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雅克·路易·大卫创作的法国油画)</p> <p class="ql-block">  希腊神话一尊雕塑</p> <p class="ql-block">  这一件雕塑作品,冰冷的大理石雕塑成柔软温暖的皮革豪华床垫,上面躺着一位皮肤细腻、柔滑的女子,她有很动人的体态和柔美的背部曲线。注意看这床垫,那么柔软,那么富有弹性,在人体之外的边角几乎都要翘起来了!似乎轻轻的一按就会凹陷下去,一点也没有看到大理石的痕迹,而它其实就是硬邦邦的大理石。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却又是那么巧夺天工。</p> <p class="ql-block">  时间过真快,我们又欣赏和拍一些作品,当离集合时间只有二十分钟的时候,我提醒外孙集合时间快到了,外孙却说“姥爷,我还有拿破仑肖像画没有找到。这样我们加速快去找。”就这样跟着她先后找了三个博物馆工作人员询问这部作品的位置,按照一位法国女郎说的位置我们没有找着,另外两名说不清楚,最后又找了华裔一位女工作人员按照她指引路线也没有找着,就这样我们一路小跑三层楼楼上楼下来来回回折腾三趟也没有找着。我沮丧对外孙说;我们三个小时没有休息走了一万八千多步了,我的腿也走直了,我实在跑不动了,集合的时间已经到了,我们收工吧。她很不情愿地,嘟着小嘴跟我到大厅集合去了。后来外孙经查资料说那幅画根本就不在卢浮宫收藏。</p> <p class="ql-block">  卢浮宫始建于12世纪末,当时是用作防御目的,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扩建和修缮逐渐成为一个金碧辉煌的王宫。从16世纪起,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大规模的收藏各种艺术品,以后各代皇帝延续了这个传统,充实了卢浮宫的收藏。1981年,法国政府对这座精美的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从此卢浮宫成了专业博物馆。如今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其中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p> <p class="ql-block">  卢浮宫的每个角落,我都能感受到艺术与历史的交织之美。这里的每一件艺术品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使我感受到了艺术无穷的美,也感受到了人类的智慧。在这儿不仅欣赏到了世界顶级的艺术作品和珍贵文物,还能感受到了法国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请相信无论你是艺术爱好者还是历史迷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和灵感。</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我们乘车去凡尔赛宫游览,凡尔赛宫及其园林堪称是法国古建筑的杰出代表。197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五大宫之一,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明珠。</p> <p class="ql-block">  凡尔赛宫是法国封建时代帝王的王宫,建在巴黎市西南凡尔赛市。原为法国国王路易十三1624年在凡尔赛树林中造的狩猎宫。1664年,路易十四完婚后决定将皇家行宫迁往凡尔赛,后改为行宫。凡尔赛宫是由著名建筑师勒•沃•哈尔都安和勒•诺特尔精心设计而的。经改建和扩建,于1689年全部竣工,形成现存规模。这座建筑的最终格局简直就是巨大无比,占地面积1.11 千平方米。宫殿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朝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有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其宏大气派和奢侈华丽,曾为当时欧洲王室所模仿。</p> <p class="ql-block">  凡尔赛宫的外观宏伟、壮观,内部陈设和装璜更富于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壁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而来的中国古代的精隆瓷器。</p><p class="ql-block"> 1789年路易十六当权时,凡尔赛宫的富丽堂皇、奢侈豪华,达到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终于引起人民的愤慨,大革命期间,凡尔赛宫几乎被荒废,作为王宫的历史至此终结。直至1833年,路易•菲利浦才下令修复凡尔赛,把它改为法兰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美术、雕刻等许多艺术品。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法国战胜德国,法国要求德国在镜厅签署《凡尔赛和约》,这是凡尔赛宫和镜厅声名大噪的由来。1920年6月4日在大特里亚农宫签订了同匈牙利王国的《特里亚农和约》。1937年,凡尔赛宫作为历史博物馆对公众开放。法国总统和总理多次在宫中和花园中举办外事活动,召开国际会议,签署国际条约。至今已成为国际政治活动的场所。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各国游人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  凡尔赛宫镜厅誉为法国王室的瑰宝,又称镜廊,路易十四王宫中的“镇宫之宝”。是凡尔赛宫最奢华、最辉煌的部分,是凡尔赛宫的象征。镜廊长76米,宽10米,高13米。墙壁上镶有17面巨大的镜子,这些镜子由483块镜片组成,反射着金碧辉煌的穹顶壁画。镜子17扇拱形落地大窗,透过窗户将凡尔赛宫后花园的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凡尔赛宫是法国最宏大、最豪华的皇宫。凡尔赛广场上矗立着路易十四“太阳王”的青铜雕像,英俊威武骑着战马,目光炯炯有神注视远方,充满王权霸气。他在位72年,是在位最长的君主之一,也是记录在欧洲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独立主权君主。</p> <p class="ql-block">  凡尔赛宫作为法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见证了法国从中世纪到近代的历史变迁,也体现了法国王室对艺术和文化的重视。此外,凡尔赛宫也是西方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来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凡尔赛宫是一个历史与艺术感并存的地方。这座宫殿不仅展示了法国王室的辉煌和艺术品味,也反映了法国历史和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凡尔赛宫对于我们了解和欣赏法国文化具有极高的价值。通过游览凡尔赛宫,我们触摸法国的艺术灵魂,也深入感受到法国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进一步领略到法国在艺术和历史领域的卓越成就。</p> <p class="ql-block">路易十四(法语: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内·波旁(Louis-Dieudonne),自号太阳王(法语:le Roi du Soleil),是波旁王朝的法国国王和纳瓦拉国王。在位长达72年110天,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确切记录在世界历史中在位最久的主权国家君主。</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因巴黎奥运会大部分活动项目已取消,我们除了游览老佛爷商场,然后就在周边自由活动。因为没有购买物品的任务,匆匆浏览商场并在商场楼顶拍了一些照片,然后我们没有目标到街区转悠拍照片,至此结束我们整个这次西欧四国之行。</p> <p class="ql-block">  我们爷两西欧四国之行十三天行程的漫记,用外孙的一段文字作为本篇的结束语;这篇欧洲旅游漫记的故事终是落下帷幕,现在再回过头去看,还是能通过文字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当时的兴奋与喜悦,无论是五渔村那如画般的夏日海滨,梦幻神秘的铁力士山,还是古老悠久的古罗马斗兽场,仅在历史书上窥见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无一不满足了我对这次国外旅行的期待,当然多多少少有些遗憾,没能找到的拿破仑肖像画,没能看到的塞纳河畔,没能合影的埃菲尔铁塔,不过人生总是小满,遗憾才算美满。最触动我内心的是那些只在历史课上听过的,仅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我竟真正站在了它们面前,那些古老的神话与神秘的过往化成了我所见所闻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重新触摸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痕迹,与过去对话,跨越时空的重逢,我曾在心里千百次地感慨“原来真实的它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 西方神话与其特有的神圣美学构成一座座教堂,在某个时代人们无数次祷告,信奉着所谓的“主”,我以现在的目光审视过去,也曾试图窥探未来,比起开拓眼界,我更为这份精神上瞬时的共鸣而兴奋,同时无比期待着下一次相遇,书写另一段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