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少年致知班105天学习心得3

李妍萍

<b>少年致知班(9月30日~11月10日)共五周,致知班学习下期。</b><div><b><font color="#ed2308">​​第71天学习心得</font></b>(<font color="#167efb">2024年9月30日</font>):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善恶之分。这个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有它自己的面貌,就像粪便在老农心中,它就是善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庄稼生长,而在我们的心中,它就是恶的,因为它让我们感觉恶心很不干净。而黄金在我们心中它就是善的,因为它是财富的表现,但是假如我们把它我误食之后,我们就觉得它是恶的,因为它们会伤害身体。所以说,万事万物没有善恶之分,善恶是人强行加上去的。所以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他们自己的规律去发展。如果我们被别人诽谤,也不必愤怒,你不理它,它自然就按它的规律慢慢消亡。大风起的时候,要顺风走,不要逆风走,要遵守风的规律。这就是顺应万物。<b><br></b></div><div><b><font color="#ed2308">第72天学习心得</font></b>(<font color="#167efb">2024年10月8日</font>):如果我们想要自己未来干什么事,那我们一定要按顺序去认真完成每一步,一项一项的完成,这样到了第5年,我们的目标,到想要实现的时候,自然就可以实现了。我们不可以在自己实现目标的同时,今天实现这个目标,明天实现这个目标,每个目标总是完成了一半儿,最后一场空。美国歌手迈克尔的一样,定下5年要完成他的目标,他一项一项完成他的计划,1982年他的唱片就开始在北美畅销起来,他一点渠道都没有。他实现了一天24小时都几乎在和一些顶尖的音乐高手一起工作的愿望。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中间道理。无论什么事情,光有强烈的欲望是不够的,必须反复推敲行动的每一步。这件事情很简单,只要一步一步去完成就可以了。当你把最后一步完成的时候,你会发现目标已经实现了。</div><div><b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第73天学习心得</font></b><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font color="#167efb"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4年10月9日</fon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稻盛和夫先生认为,一定要努力克制住自己的私欲,反复学习,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有违背做人之道。他说:“考验人不只是苦难,成功和幸运也是考验。有的人成功后得意忘形,变质堕落,忘了谦虚,傲慢不逊,溺于私利私欲,结果走向了没落。成功也是考验,越成功时,越是不可以忘记感谢周围的人,同时应该做的更好,这样的虚心反省非常的重要。” 一个人之所以进步,是不断反省改过的结果。</div><div><b><font color="#ed2308">第74天学习心得</font></b>(<font color="#167efb">2024年10月10日</font>):如果我们要想获得真正的快乐,获得更大的成功,拥有美好人生,忠厚忠诚的友谊,就必须先打破自私的围栏,寻找生命中一份与人分享的蓝天。只要一个人把自己的志向立得方方正正、坚毅挺拔,那么他的良知就会发挥强大的作用,在日常生活去中,应对万千事情的时候,将以一敌百,甚至以一敌万。以良知一己之力去抵消万千事物对自身的牵绊。</div><div><font color="#ed2308"><b>第75天学习心得</b></font>(<font color="#167efb">2024年10月11日</font>):我们永远不知道别人的生活,所以就不叫随意去指责他人。看到别人的优点,应当努力学习;看到别人的缺陷,应当反思自省。严于律己的宽以待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宽容大度。如果我们真正要为自己考虑,那“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都恐怕来不及,哪里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呢?因此,我们不要指责别人,要这些念头当作私欲去除,去克除它。</div> <b><font color="#ed2308">第78天学习心得</font></b>(<font color="#167efb">2024年10月14日</font>):阳明先生认为,仅凭“思无邪”三个字就可以贯通所有,概括所有的学问。那么思无邪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所谓“思无邪”,就是思想纯正。这句话出自于论语,是孔子对诗经三百首的总结。诗经的三百篇无非都是在说“思无邪”这三个字。思无邪是纯乎天理,而没有人欲之杂,没有邪念,没有私欲,没有黑暗,就是一颗纯粹的心,这样的心就是“思无邪”的状态。不过,阳明先生在孔子基础上举一反三,不仅用“思无邪”贯通了《诗经》。还推至六经,最后扩到古今天下所有圣贤的学问。换句话说,就是古今天下所有的学问,都不过就是在告诉我们,要以良知而行!周公辅佐成王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周公背后的那颗良知心!<div><b><font color="#ed2308">第79天学习心得</font></b>(<font color="#167efb">2024年10月15日</font>):“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心法,是上古时期尧舜禹先贤传承下的智慧,我们要好好学习,慢慢理解并实践运用。</div><div><b><font color="#ed2308">第80天学习心得</font></b>(<font color="#167efb">2024年10月16日</font>):如果我们想让所有人满意,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要做好自己,而把别人的诽谤当做浮云。圣人的德行就像太阳,浮云有的时候的确能遮住太阳的光芒。但是浮云又怎能伤害到太阳的光明呢?诽谤和赞誉都是外来的。我们要清楚一个客观事实。别人所说,都是别人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就是:凡事求于心,时时不忘存天理,走好自己的路。</div><div><b><font color="#ed2308">第81天学习心得</font></b>(<font color="#167efb">2024年10月17日</font>):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所以说,立志很重要。有了志向,学习就有了方向。</div><div><b><font color="#ed2308">第82天学习心得</font></b>(<font color="#167efb">2024年10月18日</font>):奉献越多,收获越大。我们怎么对待世界,世界就怎么对待我们,走进我们心灵的深处,才能体会心灵的美好。懂得奉献与付出的人,才能受到关怀,获得幸福。有一首歌唱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美好的人间。如果人人都能奉献—点爱,那么世界还愁不变成美好的人间吗?我们希望自己有才艺,希望考上好分数,应该在哪里用功呢?肯定要在根上用功。我们要有大又甜苹果。我们一定要不断修剪自己的那颗心,想要的那些苹果就自然会呈现。</div> <b><font color="#ed2308">第85天学习心得</font></b>(<font color="#167efb">2024年10月21日</font>):昨天我们机器人校队参加世界机器人大赛陕西省选拔赛。我和搭档配合很好,感觉表现不错,希望能有个好结果,晋级国家赛。<div><b><font color="#ed2308">第86天学习心得</font></b>(<font color="#167efb">2024年10月22日</font>):其实,替他人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为他人着想有许多种表达的方式,有时给一点儿方便、有时给一些提示、一句真心话、一点儿谅解,都能成为他人越过坎坷道路上的一股助力。一个给予他人方便的人,自己也会得到他人给予的力量。</div>心外无物:如果按今天科学角度来说的话,我们的眼睛看到的一切物质都是用光的反射,而不是物质本身,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花在你的眼中明亮起来,并非是它自身的明亮,只是光反射。我们看到的花其实是映射在我们心中的花,不是眼睛的那样朵花,它反射到我们心灵中的时候,也是心了一部分,不是在我们心外。就好像我们喜欢一个人,认为她很漂亮。其实她漂亮是映射在我们心中的漂亮,与这个人本身无关。这个人被我们看到眼中时,已经成为我们心中的一部分,他不在我们心外,当他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时,我们还能记得他形象就是证明。所以说,心外无物。<div><b><font color="#ed2308">第87天学习心得</font></b>(<font color="#167efb">2024年10月23日</font>):我们并不是这宇宙万物的中心,也不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需要明心,不是唯我独尊,而是须明白心清明,保持这份纯然。因为这就是我们对世间万物的认知。也才有了:“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儿为体;心无体,以万物感应之是非之体。”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就像这山谷中的野花,在深山中自开自落,就算没看见,也是存在。和我们的心有什么关系呢?细想起来,好像是有道理,反正我们不能看不到、闻不到,又吃不到,那又怎么能说在心里呢?世间万物我,本为一体,也毫无差别,只是我们多了心,也就成了世间万物的灵物,也正是这颗心,我们无法时刻保持清明,就有了争执和分歧。更重要的是,这个心主宰了我们生活的全部,这也是我们修心的必要和重要性。</div><div><b><font color="#ed2308">第88天学习心得</font></b>(<font color="#167efb">2024年10月24日</font>):我发现“囚徒困境”非常有意思。如果AB两个人,他们在选择前都会在想一个问题:就是假如我招,那么就会做5年牢狱。假如我坦白而对方不坦白的话,坐10年牢狱。站在个人角度,综会其他条件来想,坦白对自己有利。而在两人都在隔离状态下,不能得到对方的想法,但是假如他双方都抵赖的话,那么两个人都只会判2年。但是这个时候他们都担心对方坦白,所以在利己的条件下还是选择了招供。结果两人儿都招了,双方都被判了5年。两人之所以不能得到皆大欢喜的结果,是因为没有诚意。没有诚意的人往往会把别人想的毫无诚意。他们这种思维去试探别人的诚意,必得到结果。没有人拒绝你诚意对他好!从此刻开始,让我们带着“诚意”,用一个真诚的心,对每一个人交流,做好每一件事!</div><div><b><font color="#ed2308">第89天学习心得</font></b>(<font color="#167efb">2024年10月25日</font>):同学们,“生知安行”是知良知自然发挥的作用,然后自然的根据良知指引去行动,这是圣人才能做到的知行合一。“学知利行”是良知被私欲割断后,通过学习知道该怎么做,于是去行动,在行动中逐渐体会到内心知的感受,于是达到知行合一。“困而勉行”是良知被私欲隔断后,被迫让你去做某件事,你勉强而行之,但是在勉强而行的过程中,逐渐体验到内心的感受,就是达到知行合一。每个人都天生具备良知,只在于有没有私欲遮蔽它。生活中我们有的时候“生知安行”天生就明白。有时候是“学知力行”,为了一些利益去行动。有时候是“困而勉行”,被迫而行动。不管哪种,都是知行合一。</div> <b><font color="#ed2308">第92天学习心得</font></b>(<font color="#167efb">2024年10月28日</font>):今天早上,我在大群里分享“我对读书的感悟”。我给大家分享了读书的快乐。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读书的好处和如何才能读好书。今天学了责善,所以我给大家指出读书是件好事,希望大家可以接受,谢谢大家。<div><b><font color="#ed2308">第93天学习心得</font></b>(<font color="#167efb">2024年10月29日</font>):今天我们学习《阳明心学》收获:世界上其实没有善恶之分,善恶是我们自己定义的。我们觉得这个东西我们不喜欢,我们就认为它是恶的。如果我们认为这个东西好,就是善的。就像我们想种草坪,那草坪上开的花就是坏的。我们要种花,那花丛中长的杂草就是坏的。就如大粪,很多人都不喜欢,但是大粪对于农民来说就是好东西,非常喜欢,因为它可以让庄稼长得更好,所以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分。<br><div><b><font color="#ed2308">第94天学习心得</font></b>(<font color="#167efb">2024年10月30日</font>):今天我们学习《阳明心学》收获:我们一定要不要忘记阳明心学的根本。阳明心学的根本就是无恶无善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昨天我们学校开秋季运动会。在运动会休息期间,我刷了一份数学卷子,结果没有时间看书了。但是我觉得我这样做很值得。小升初在即,准备小升初考试更重要。</div></div><div><b><font color="#ed2308">第95天学习心得</font></b>(<font color="#167efb">2024年10月31天</font>):“一念而善,即善人矣;一念而恶,则恶人矣。”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刀子嘴的那一刻,我们的大脑会产生1600兆个念头产生,这个数目是非常庞大的,但是我们是否知道到底是不是每一个念头中都是依良知而行,都是善良的。我们看不到,不代表我们感受不到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言行举止时时刻刻,不传达着我们的念头。没有人会拒绝真诚对他好。这个真诚是发自我们内心的,是我们真诚的念头。</div><div><b><font color="#ed2308">第96天学习心得</font></b>(<font color="#167efb">2024年11月1日</font>):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到:有些人表现出了聪明,但是并不是真心,有可能只是一种手段,心与理不合。春秋时期齐桓公用的这三个宠臣就是在演戏讨好,得到齐桓公宠信后,最后控制朝廷,将齐桓公饿死在了宫中,齐国霸业就这样终结了。所以呢?所以说,我们做人一定要心理合一,在心上好好用功,使“心即理”成为一种生活状态。</div> <b><font color="#ed2308">第99天学习心得</font></b>(<font color="#167efb">2024年11月4日</font>):致良知与利欲心不能分开,因为没有利欲心,就无法致良知了。就是因为有了物欲,心因物欲而动,这时候自觉自知,不随之而去,守得本来清明,才是致良知。当我们遇到任何困境和不悦的时候,我们要意识到机会来了,我们要格物致知,就要知良知了。<div><font color="#ed2308"><b>第100天学习心得</b></font>(<font color="#167efb">2024年11月5日</font>):阳明先生曾说:良知虽不由闻见所得,但必须要到闻见中去,因为只有在闻见中,你才知道自己良知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光明。外来所闻所见,就是我们自谦目标,对于天地万物都有所敬畏,才可学到天地万物的真谛。而我们的言语形体,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流露。“傲”首先呈现在言行举止上放任和失礼。一个言谈动作傲慢不恭的人,内心也往往缺少敬意。阳明先生曾说:傲是人生大病。我们不可以有傲性存在。就像我这几天晚上在家刷奥数题,成绩还不错,能做到90分以上。我内心不能骄傲。一有傲心,我的成绩就会下滑,所以说祛除傲慢之心很重要。</div><div><b><font color="#ed2308">第101天学习心得</font></b>(<font color="#167efb">2024年11月6日</font>):阳明先生曾说:“知君已得虚舟意,随处风波只宴然。”这时心灵已经磨炼到没有一点浮躁之气,无论遇到什么风波,都能安然自得,做到真正的融入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借鉴这种智慧来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普通人的心,就好像一面积满尘垢、锈迹斑斑的铜镜,想要恢复它,能映照事物的本身的光明本性,就必须下一番的刮磨功夫。昨天,我又练了一套数学真卷,像往常一样,得了就是90分,但这次时间提前了20分钟。我相信,不断练习,一定会越来越好。</div><div><b><font color="#ed2308">第102天学习心得</font></b>(<font color="#167efb">2024年11月7日</font>):有一名叫桑巴登山运动员,在一次登山时遇到意外,陷入深谷10天,他坚持10天最终获救。人们问他,你为什么能坚持10天?他说:“那10天时间,我把一生过往细细想了一遍,却兴奋的发现了一个人生秘密:自己的命运,或者说所有人的命运,都是不确定的,不可靠的。有位国学大师说:“你最好不要操心。你的根本错误就在于找个道理打量计算着去走。若是大量计算着去走,调和也不对,不调和也不对,无论怎么样都不对。你不打量计算着去走,就全对了。人自然会走对的路,不需要你去操心大量的。</div><div><b><font color="#ed2308">第103天学习心得</font></b>(<font color="#167efb">2024年11月8日</font>):有一个人中500万彩票,他说亲戚说:“要吃一碗米饭,要倒一碗米饭。”很多人都觉得这就是他吹牛的表现而已。如果我们细细来想,他倒掉一碗米饭,以为无殃,实际上已经反映了这个人的一辈子。因为他倒掉那碗米饭的瞬间,他那颗恶毒的心也呈现出来。一颗恶毒的心必然会伴随人生累累恶果。对待米饭如此,对家人也就会如此、对朋友,对同学都会如此,因此他早晚都会遇到钉子,因而不得不承受这份恶果。福在积善,祸在积恶,为善的结果就是福,为恶的结果就是祸。“福在积善”就在我们的起心动念上,日行一善,每天积累,我们人生的面貌气象一定会大不一样。</div><div><b><font color="#ed2308">毕业家书</font></b>:<b>《好读书、读好书》</b></div><div><b>正文</b>:<br>尊敬的博仁老师,大爱付出的志愿者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古城西安的张淏凯。我的分享的主题是《好读书,读好书》。<br>“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句话对于大家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可是,有没有人想到冰心奶奶为什么会说这句话?有的人会说:“大概是冰心奶奶对她读书这一爱好发出的感叹。” 可是,冰心奶奶为什么会发出这一感叹呢?从古到今,无不诉说着读书的好。从“问渠那得清如许,没有源头活水来” 到高尔基的“书是人类进步阶梯。”无不告诉我们——人一定要读书。<br>读书可以通古今,与圣贤对话,拉长我们生命的长度;读书可以跨越行业,拜行业大师为师,增加我们生命的维度;读书可以跨越国界,了解异域文化,拓宽我们生命的宽度;读书可以走进伟人。感受伟人的精神世界,提高我们精神追求。<br>有人就问:“读书这么好,那读什么书都这么好吗?” 不!不是这样的!在我们这个时代,真正喜欢读书的人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多。“读书”在现在已经是一个不定的词语。无意漫画、不良小说也是书,但它们不是真正的书。真正的书是给我们带来的收获的经典。那些不良无益的书,读时捧腹大笑,一放下大脑空空如也,有时还会带给我们一些不良的信息。面对无意漫画,我们要做到少看;面对不良小说,我们要做到不看。<br>“读书”可以是狭义的词语,也可以是广义的万事万物。读万卷书行万路。请在茫茫书海中选择一本有益的书,静下来认真欣赏其中的道理。、文化与知识,让我们真正做到“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 &nbsp; &nbsp;&nbsp; 张淏凯敬上<br>&nbsp;&nbsp;&nbsp;&nbsp; &nbsp; 2024年10月28日<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