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踏入龙门石窟,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隧道。这里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代(公元493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存佛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块,佛塔70余座,石刻造像10万余尊。龙门石窟不仅是中国最大的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更是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代表着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游客们在大门前驻足,拍照留念,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这片古老土地的敬畏与好奇。</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占地面积31.7平方千米,是一处人文景观。景区主要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白园和香山寺四大景点构成。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龙门石窟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站在景区大门前,我感到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龙门桥是龙门石窟的地标式建筑,建于1962年,距今已有62年的历史。桥身横跨清澈的伊水,两侧各有一座石柱支撑,桥下河水潺潺,阳光洒在水面上,泛起微微波纹,美不胜收。站在桥上,可以远眺龙门石窟的壮丽景色,感受那份宁静与和谐。</p> <p class="ql-block">“鲤鱼跃龙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受喜爱的吉祥传说,象征着逆流前进、奋发向上。相传这一传说就发生在龙门。唐代诗人李白曾题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如今,龙门不仅是学子们青睐的圆梦之地,也是游客们争相合影的地方。站在桥上,我仿佛看到了那些跃过龙门的鲤鱼,感受到了那份拼搏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在龙门石窟的各个景点,游客们纷纷跳跃合影,收获“鱼跃龙门”的美好寓意。无论是独自一人还是结伴而行,每个人都在这一刻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美好记忆。</p> <p class="ql-block">西山石窟是龙门石窟的核心部分,这里的石窟数量最多,规模也最为宏大。走进西山石窟,仿佛进入了一个石刻艺术的殿堂。每一尊佛像、每一个雕刻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让人叹为观止。我站在巨大的佛像前,仰望着那庄严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敬意。</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不仅是石窟寺艺术中国化的完成之地,更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见证。这里不仅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还见证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石窟中的大量宗教、美术资料,反映了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对中国石刻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多为皇家石窟,这些石窟不仅规模宏大,而且雕刻精美,展现了皇家的气派与风范。走在这些石窟之间,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帝王将相的威严与荣耀。</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等方面的资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这些资料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依据。我仔细观察着每一处雕刻,试图从中解读出更多的历史信息。</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的造像特征独具特色。北魏时期的造像形成了“瘦骨清像”的“中原模式”,而唐代的造像则以体态丰腴、面部丰满温和著称,是世俗化艺术风格的典型写照。这些造像不仅展示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社会变迁与审美变化。</p> <p class="ql-block">龙门的名字由来已久,最初称为伊阙,隋朝时才改为龙门。隋炀帝登临邙山,观赏伊阙形势,指称这里为龙门。这个名字不仅富有诗意,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被誉为“伊阙碑林”,2860余块碑刻题记使其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其中,“龙门二十品”和褚遂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和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我仔细欣赏着这些碑刻,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与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到过洛阳4次,与洛阳有着深厚的情缘。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结识,两人携手探胜,把酒论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站在龙门石窟前,我不禁想起李白的诗句,感叹这位伟大诗人的才华与情怀。</p> <p class="ql-block">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洛阳是他的故乡。年轻时,杜甫游览龙门时写下了《游龙门奉先寺》一诗。安史之乱后,杜甫回到洛阳,心情复杂。站在龙门石窟前,我仿佛能感受到杜甫对故乡的深情与对国家的忧虑。</p> <p class="ql-block">白居易与龙门山水结下一世情缘。他经常乘一小船,从建春门出发,沿伊水逆流而上,驶往龙门,进入香山。《香山寺二绝》就是在这样的旅途中创作出来的。站在香山寺前,我仿佛能听到白居易吟诵诗歌的声音,感受到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历经400余年的开凿,形成了南北长1.3公里的石窟群。这里拥有2345座窟龛、70余座佛塔、10万余尊造像和2860余块碑刻题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站在龙门石窟前,我感到无比自豪,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和灿烂的文化而骄傲。</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与莫高窟、云岗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p> <p class="ql-block">香山寺位于龙门东山山腰,与龙门石窟西山石窟隔河相望。香山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梁王武三思奏请武则天予以重修,正式命名为“香山寺”。唐文宗大和六年(公元832年),白居易将给挚友元稹撰写墓志铭的润笔费捐修香山寺,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清高宗弘历到中岳封禅,至洛阳巡游龙门香山寺,感怀赋诗:“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名人名山名寺,相得益彰,使寺名大振。站在香山寺前,我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与祥和,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了一般。</p> <p class="ql-block">龙门山色是洛阳八大景之首,最早出现在清顺治六年(1649年)洛阳知县武攀龙编修的《洛阳墓志》中。这里散布着许多著名的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景色秀丽,引人入胜。站在龙门山上,我俯瞰着伊水两岸的美景,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p> <p class="ql-block">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最为辉煌、造像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群雕,气势雄伟磅礴,代表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最为知名的卢舍那大佛就位于其中。站在卢舍那大佛前,我被其庄严的面容和精湛的工艺所震撼,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北魏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洞中的“华盖”窟顶,三世佛造像、布满岩壁的彩绘浮雕,其雕凿都堪称宏观巨构。走进这个石窟,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世界,每一处雕刻都让我感到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唐代代表洞窟之一,洞内南北两壁整齐刻满了15000余尊小佛像,门口有一尊“最美菩萨”。这些小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现了唐代雕刻艺术的高超技艺。站在洞窟前,我被这些精美的雕刻所吸引,久久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北魏代表洞窟之一,以窟顶直径长约达3米的硕大无比、美轮美奂的高浮雕莲花而得名。走进这个石窟,我被那朵巨大的莲花所震撼,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伊水河前留影,是游客们在龙门石窟必做的活动之一。</p> <p class="ql-block">西山全景观赏及合影最佳打卡地,我们在此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自娱自乐的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