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毓秀水之南一一水南街纪略

砚田铺毫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徜徉在水南街的大街小巷,我想说,你走进的是一段凝固的艺术、凝固的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 一条主街千余米的水南街,其实就是一部上饶建筑的活化石、博物馆!从明清到民国,乃自于从建国一直到改革开放以来,近五六百年民、官居建筑都能在水南街找到样本、模范。</p><p class="ql-block"> 比如明清时期的民居莫过于花大门巷口的“官卿第”一一也就是杨时乔的宅邸,还有劳动路口的娄谅故居。杨时乔的宅邸更倾向于大明时期的民(官)居风格,而娄谅的“理学旧第”更倾向于清朝的建筑。不论是杨时乔还是娄谅的故居,它们的建筑风格又都是典型的赣东北地区民居建筑的一个典型反应。</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的建筑,最典型的莫过于花大门那一块地方的建筑,它们到现在还保留在那,非常不错!</p><p class="ql-block"> 记得刚刚工作的时候,曾经在上饶市信州区的南门一带游玩,在那沿街有一排一排的民国时期的建筑,但是现在过去一看,一栋房子也找不到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保留的最多的是建国之后的房子,从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一直到新世纪的00年代、01、02年代。而每一个年代都有它最典型的表现。另外,在豆芽巷甚至还无独有偶的保留了苏联专家在上饶居住时的俄式建筑若干。</p><p class="ql-block"> 70年代之前的房子,它的墙面除了砖石打底,杉木为梁外,它的隔断全部都是用竹篾为筋,以稻草和黄泥为里,再用白石灰敷面。整个的造价非常的低廉。如果稍微富裕、讲究一点的家庭,会在白石灰的墙面上画一些山水田园、国人所喜爱的各种吉祥物象,以及明暗八仙等等。</p><p class="ql-block"> 70、80年代之后,出现了砖混结构。所谓砖混,梁是用水泥浇梁,墙面全部是用红青砖,以中空的预制板块为楼面。阳台的装饰是最富有特色的是用竖条水泥块围就的隔空阳台,阳台不封不包。然后镂空的竖条之间用海燕,海鸥,兰花,万年青等造型图案联接,简单朴实。</p><p class="ql-block"> 这是这一时期阳台最典型的装饰。你只要看到那阳台上有一根根竖着的水泥块,不论它现在是否已经被封起来了,只一眼你就可以判断那是七八十年代房屋建筑的代表造型。</p><p class="ql-block"> 80年代末,最典型的地面还出现过一段特别流行的水磨石地面。用水泥和石英石,再用打磨机打的平平整整,光光亮亮,这其中最典型的建筑代表就是上饶地区医院门诊大楼。在私人建房中,甚至墙面也用水磨石进行装饰的,那实在是牛人一枚!</p><p class="ql-block"> 90年代之后出现的是叫做“框架式结构”的房屋。其中最典型的外表特征,那就是每一栋房子外墙都贴上了细细长长的瓷砖,以此为外饰。有全色的,也有杂色的,自建房往往会把各色瓷砖拼的五花八门、五彩斑斓。</p><p class="ql-block"> 90末年代、新世纪的水南街,房屋建筑有如雨后春笋一般,而这个时期,作为外表材料来说,最典型的就是瓷砖不再用了。改用墙面涂料。而在这方面,在涂料制造上,走在最前面的,莫过于上饶市广丰区的“月兔集团”。他们早在90年代就提出了墙面漆使用的概念,并且付诸于实施。</p><p class="ql-block"> 水南街的建筑,如果从大的方面来说的话,基本上沿街的基本上都是单位用房,那后面的大部分都是民房,也有单位房。无论是私人的建筑还是单位的房屋,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烙印和记忆。</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房子的窗户也有着各个时代不同的印记。最初的窗户用木头装饰。有方格,有花格,用花格这是讲究人家。然后渐渐的就有了以钢筋为窗格的,再后来,清一水的用不锈钢为窗格,以不锈钢为窗格的窗户为压倒性的趋势。占据了窗格的最重要、最大量的部分。不锈钢为窗格之后,便是铝合金为窗格,铝合金为窗格的历史出现在00年之后,但是它没有象不锈钢那样形成一种绝对压倒之势。到现在人们仍以不锈钢为窗格,间或也使用铝合金为窗格。但有一点用铝合金为装饰的窗格,绝对是00年之后。</p><p class="ql-block"> 与其说是人们对光洁、亮丽的一种喜欢、追求,倒不如说不锈钢是时代的宠儿。它的出现正好赶上了建筑的大潮、装修的大潮。而这一切自然而然的由不锈钢取代了原来易锈的钢筋、易腐的木头。成为那个时代建筑、装修的宠儿。</p><p class="ql-block"> 水南街把这个烙印和记忆都完备地刻录、保留在了一条只千余米的街道上。走在水南街,大大小小的胡同巷子里,你会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如果感兴趣的话,你可以毫不犹豫地随口的就说出这是哪个年代的房子,因为前面所说的每一房屋都会留下时代的烙印,时代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徜徉在水南街的大街小巷,我想说你走进的的确确是一段凝固的艺术、固体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p><p class="ql-block"> 不错的,在春风秋雨的时候,天空中飘洒着如丝的无边春雨秋霖。撑一把小伞,走进水南街的小巷,你可以听见雨水顺着屋檐滴在你伞上的雨滴声声。“淅沥沥”的雨点,会带你走进那南国深巷的诗意之中。</p> <p class="ql-block">  “百年树人,树人百年!”信江书院东西向横在水南街口。前面有一条路,叫“书院路”,后面也有一条路叫“崭岭头路”,书院坐落在金山之傍,钟山之上。钟山与灵山遥遥相对。是谓“钟灵毓秀”。钟灵毓秀,寓意美好。说的是把天地之中最好的东西都聚集在一起,而我觉得它更多的是指来这书院求学的莘莘学子。</p><p class="ql-block"> 书院从清中期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而有间断,却没有毁灭。或者说是屡毁屡建,一众木头建的东西保持到现在,的确是难得的。它是信州人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如果我的推测没错的话,我父亲在他求学的那个时期是在信江书院所在地(那个时候已改为“上饶初级中学”了)求学毕业的。</p><p class="ql-block"> 书院是典型古饶州建筑风格,与隔壁风靡一时的徽州古建风格迥异。从清朝中期一直保持到现在,木头的东西的确是辛苦它们了。记得刚刚工作的时候,曾经到上饶师范,也就是现在的信江书院所在地参加教研活动,一进食堂就是一股古老的味道扑鼻而来。如果实话实说,那就是一股霉味,木头和泥土混合的霉味。</p><p class="ql-block"> 新世纪,上饶师范与万年师范合并升格为“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学校座落在丰溪河的北岸的畴口四吉村,与金山、钟山遥遥相对。</p><p class="ql-block"> 志敏东大道现在成为了信州区人文荟萃之地,除了有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之外,还有江西医学专科学院、上饶师院,共三所高校,它们并排屹立于宽阔的志敏东大道上。</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信江书院,面对信江的部分是清代的古建筑,那古老建筑的背后,也有许多是原上饶师范随着改革开放40年来,逐渐加建的一些建筑。有教学设施,也有教师住房等等。虽然上饶师范已撤出了信江书院,但是在那还保留了一间房子,作为上饶幼儿师范专科学校退休教职工学习休闲的场所。新建的办公楼,也有一栋大楼已被信州区政府加特设置为“信州书院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上饶师范撤出之后,它就恢复成了“信江书院”是信州区民众和外来游客游玩参观的一个好场所。钟灵楼复建得非常高大漂亮。还有一些古老的建筑,也恢复的相当不错。这得一提的是,书院中的一些题字书法非常工整规范、厚重典雅、雅俗共赏。不像一些莫名其妙的景点,一味的讲究新奇鬼怪,写的字一般人都认不出来。为此,许多景点也闹了许多的笑话,成为人们诟病、谈笑之所在。书院毕竟是黄钟大吕的所在,是大雅小雅的所在!</p><p class="ql-block">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信江书院钟秀楼旁挺立着一棵巨大的白果树,白果树又叫银杏树。人们常常用“杏坛春暖”来表示学校那神一般的存在;表示教育的那样一种循循善诱,使人如坐春风;表示<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师和学生良性的互动,教学相长,启智开蒙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集天地之灵气,到现在,每当秋高气爽,书院的山岗上,银杏树叶就金着一身金黄。那万千黄金叶片犹如万蝶飞舞。一枝独秀,枝叶凌云,树下游人如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春华秋实,庠序果硕。钟山之上那棵高大挺拔的银杏,它既是一棵树,又是一个象征,更是一段佳话。</span></p><p class="ql-block"> 说到人文荟萃之水南街,还有上饶二中、时乔、实验小学等一众学校。这都是属义务教育的范畴。另外,在书院路还有一个著名的学校是上饶市委党校,那是培养上饶地区干部的学校,也可以把它称之为“赣东北地区干部的摇篮”。当年也曾参加过一期“上饶地区青年优秀科技人才培训班”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在那还有我两个人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都曾在党校担任教员,然都以鸿鹄千里、鲲鹏展翅自诩,最后“孔雀东南飞”,走上了更高、更好的岗位,成就也自然的更加卓越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另外应该说一说的是比上饶师范搬走的还更早的一所学校,就是那“载歌载舞,载笑载言”的“上饶市文艺学校”。其实它的命运和整个的中专学校的命运是一样的,当中专教育由三级中专向二级过渡的时候,它早早的搭上了这班车船。“船到码头,车到站”走了。就像诗人所说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人去楼空”现在它大概的位置,就是金山社区办公区域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天,可以晴,也可以阴;可以雨,也可以风,但这一切并不影响水南街人早起吃一碗自己喜欢的早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民以食为天。”应该说,水南街的市民是有福的。作为一条存在了至少几百年的街道,餐饮一一毫无疑问也是发育的相当成熟而完备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三步之内必有芳草”,这是文学;“五步之内必有粉店”,那也不现实。但是就是在这一条短短的水南街上,十几家粉店外加其他的餐饮馆子店,林林总总二三十家是怎么样也有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江西这边早餐怎么着也离不开一碗粉。就像北方人的早餐,离不开一碗面。早餐嗦粉,这是刻在水南街人骨子里的一种遗传基因。粉店中占最大多数的,是铅山烫粉店,仅“赣某乡”一个品牌就在街头和街尾就有两家,而且生意还的确不错。然后其次多的就是广丰人开的“洋口粉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铅山的粉和洋口的粉不一样。铅山的粉,懂吃的内行人都知道叫“河粉”,略粗。称“河粉”大概是取自于铅山县治所在地一一河口镇出产的缘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洋口粉略细。产地非常明确,产自于广丰的一个洋口镇。它所使用的是古老的方法工艺。粉加工之前要经过一个晚上的发酵,因为发酵而粉略带酸味,做好之后把它码成像原来柴火灶的炉条一般的齐整样子,然后放在竹编的晒粉垫上晒干。因这种粉、这种工艺的表现特点,在我们老家它被形象的叫为“排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环肥燕瘦”,“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只要是嗦粉,就没有什么区别。我是一个讲究公平的人,比如,我的上一餐是吃洋口的粉的话,那么下一餐就要转到铅山粉那去吃了。洋口的,铅山的都各有各的好。这方面本人曾经专门写过一篇颇具学术性的文章,研说这嗦粉在赣东北的巨大影响、巨大市场、巨大受众。</span></p><p class="ql-block"> 虽然水南街的小吃店这般的众多,但依旧有几家粉店会排出长短不等的队伍。等十几分钟乃至半个小时才吃上一碗粉的,绝对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水南街人还心甘情愿的在那拿着票,慢慢的等,为的就是嗦一口自己满意的粉。</p><p class="ql-block"> 告诉大家一个在水南街寻找好吃米粉店的技巧。那就是看哪的扎堆的人多,排队的人多,就到那吃。那绝对不错!要么就是物美价廉,要么就是口味独特,要么就是对粉和配料以及炒制手法,拿捏的分毫不差。更有甚者,有些炒粉店的老板把炒粉当做了一种行为艺术来表现。观看他炒粉的过程,就像看他在进行一场高超的艺术表演一般。</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不相信,到水南街,我带你去看一看。只要你一看一尝,不信也得信,不服也得服!</p><p class="ql-block"> 在水南街前前后后也住了三、四年,根据我的观察,无论是上滩头的人,还是下滩头的人对早餐、上馆子无一例外的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下有所好,上必为之。”为此,在下滩头三江口专门搞了一个集文化、历史、人文为一体的“水南街文化街区“,而街区的重中之重,就是两个字一一“美食”。如果再加一个字,那就是“美食城”!</p> <p class="ql-block">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三江口”,顾名思义,三江交汇之水口。信州区的三江口是玉山水和丰溪的交汇。交汇之后方能称之为“信江”。然后反过来把两水合一江交汇的地方称之为“三江口”。说和适也罢,不合适也罢,大家习惯性的把这个地方就称之为“三江口”了,虽然它是两水成一江的产物。说三江口说,是因为它的后面就是著名的水南街。因为三江口,水南街自然而然就成了上风上水之地。</p><p class="ql-block"> 信州人在玉山水和丰溪的水口交汇处形成的类似于半岛的滩涂上建了一个公园,美其名曰“三江口公园”。</p><p class="ql-block"> 三江口公园园塑是一用不锈钢打造的巨大的钢塑。它的两头尖尖的翘起,像一弯弯弯的月儿,又像一条小小的船儿。船的中间,月儿的弯弯处树立着三清山的微塑。微塑虽然小,但三清山著名的山峰、景点都涵盖其中。</p><p class="ql-block"> 说到玉山县和德兴市交汇处的五星级景点的三清山,那可是信州人,乃至上饶市人最值得骄傲称道的一个去处、景点。毕竟作为五星级的景点,在全国也是没有几个的。</p><p class="ql-block"> 这条和丰溪河并行着的其实是一条著名的文化历史名街。这街不长,才1000多米。街口从步行桥头开始算起,大街中段二中附近,有一明显的小小折弯,弯后又或曲或直的延伸到广丰路口结束。这启至信江步行桥头终至广丰路口的这条街就是信州区闻名遐迩的古老街区“水南街”。</p><p class="ql-block"> 说来也奇怪,水南街由于它独特的位置既在玉山水的南面,又在丰溪水的南面,所以无论是说玉山水还是丰溪水都是在“水之南”,所以叫它“水南街”,的确是“古之人,不余欺也。”</p><p class="ql-block"> 水南街的历史,离不开两栋房子、两个人。一个是花大门路口的“官卿第”,那是明朝吏部侍郎(副部级干部)杨时乔的府邸;另一个则是劳动路口的“理学旧第”。那是明理学家娄谅的故居。</p><p class="ql-block"> 娄谅是老师,一个教书匠。古往今来,人们常说:“家有三斗粮,不做孩子王。”可是这个孩子王却非同一般。他的出名,因为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孙女娄素珍嫁给南昌王,是王妃,且有节烈表现。在沙溪的娄家村,有一祠堂,是专门为娄素珍建的。且女人能进去。在古代,为女人建祠的不多。那儿的女人因为娄淑珍,得以在重大的日子里进入祠堂是非常荣耀的。在那个年代这等好事,的确是值得人们大书特书一笔的。</p><p class="ql-block"> 另外,作为教书匠的娄谅,因为王阳明的到访增加了他的影响。有好事者把它称之为师徒关系,但我觉得这并非确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在那个时代,娄谅的理学造旨及其影响力应是很大的。我们都知道王阳明是心学的创始人,是难得的知行合一的大儒,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响当当、气贯长虹的大人物。</p><p class="ql-block"> 说起来也很搞笑,王阳明一出生就注定了他的不凡。因为他的父亲王文华是状元,已经达到了读书人的最高境界。王阳明总想超越父亲,他不知道何以超越,于是他就想只有做圣人一条路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的眼光是非常高的,他的家学渊源,他的学问,他的才干都是超一流,神一般的存在。虽说王阳明的“心学”是以“理学”为底子的,但他毕竟阐述践行的是“知行合一”,而不是某些理学家所谓不着边际的夸夸其谈。</p><p class="ql-block"> 言归正传,水南街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文化街区,离不开这在明朝信州区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两位人物。</p><p class="ql-block"> 另外,抗日战争时期花大门的杨时乔的官卿第又曾经做过我党新四军的办事联络处。想想那些行走在官卿第的风云人物,他们和万千志同道合的人们一起用青春和热血缔造了一个伟大的共和国。</p><p class="ql-block"> 钟山巍巍,信水苍苍。钟灵毓秀,信水之南!</p> <p class="ql-block"> 徐建华</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12日丰溪河畔一苇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