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发童颜聚淮安

周宁

<p class="ql-block">先扯点闲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锡机械制造学校内731班诞生于一九七三年,而今五十一周岁。班上四十余名学员那时还是风华正茂的大姑娘小伙子,而今都是苍颜白发年届古稀的老头老太。这些老头老太作色厉害,内731班被他们打造成了一个引力持久,活力充沛,魅力超群的集体。但凡聚会,有人运筹策划,有人悉心安排,东道热情周到,同学响应云集。使得聚会有新意,有趣味,并彰显出这个集体的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学们历尽沧桑之后难免沾有尘俗的矜持、浮华、虚荣、故作等等。然而只要相聚内731班,就如同洗净了铅华,贴近自然,返朴归真。这是魅力之一。同学们到了古稀这个年龄,虽没老态龙钟,却多有与小病共存者,腿脚没那么灵了、胃口没那么香了、反应没那么快了、说话没那么溜了,总之大不如前了。然而只要相聚内731班,一个个精神焕发,食欲大振,酒量倍增,话匣子开了,腿脚得力了。在餐桌依然可以风扫残云,在景区依然可以全部打卡。一个个虽然鹤发却是童颜,这是魅力之二。同学们相逢五十一年了,并且近些年都是一年两聚,依然情意浓烈。同学们在一起,叽叽喳喳,嘻嘻哈哈,说个没完,笑个不停,总感到相聚的时间过得太快,怎么才见面又要话别啦!真象热恋中人,说不完的全是没用的话,时间再长也觉短。这是魅力之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不能不说班长潘振明,他在冥冥之中受到指点,知道自己不久人世。于2022年秋克服困难毅然赶到宜兴参加内731班聚会。事后大家方知,他是来与同学们告别的,是来留下自己最后的音容笑貌的。这难道不是内731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6至8日,正值节气秋冬交会,内731班又相聚在淮安河下古镇。两年前东道主何平曾邀请全班同学到淮安相聚,不料就在大家即将成行之际,何平同学因操劳诱发了脑血管病。所幸淮安医院处理得当,转南京医院及时,何平到阎罗殿转了一圈又回来了,并且基本无后遗症。何平为人忠厚,待人实诚,老实得没有肚脐眼(苏北土语)。他身体康复后始终有一个心结,同学们一日不去淮安,他的心结就解不开。内731班无冕之王吴贵乾洞悉此情,遂居中运筹,于是便有了鹤发童颜聚淮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学们于11月6日中午在淮安河下古镇的尚客酒店聚齐,并下塌与此。其后游览了河下古镇的街区,吴承恩故居,沈坤状元府,周总理纪念馆,淮安府暑等著名景点,品尝了淮安的著名美食。下面说说游淮安的感想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以住对淮安知之甚少,只知道这里有总理纪念馆,是汉代军事家韩信,《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里。对河下古镇甚至闻所未闻,总以为与其它古镇一样,无非是有点仿古建筑,弄点特色小吃,卖点地方土特产而已。游后深感抱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淮安河下古镇形成于春秋末期,距今有2500年,历史可谓悠久。这里历代都有名人,唐代有诗人赵嘏,宋代有巾帼英雄梁红玉,明代有文学家吴承恩,抗倭状员沈坤,清代有翰林程晋芳,礼部尚书汪廷珍,还有数学家,医学家,朴学大师等著名人物。可谓人文荟萃。仅明清两代便出了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一个镇如此可谓人杰地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进古镇,漫步在街道上,在景区中都感到有一种浓浓的文化气息。牌坊、篇额、楹联、商店招牌,多为著名书法家所书。我们看到的有蔚天池、舒同、赵朴初、郭沫若、箫娴等。小镇如此实属不易。</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景点都比较内敛,门脸不大,进去一看却别有洞天,内涵丰富精采。吴承恩故居,沈坤状员府都是如此。这大概符合淮安人的性格,不愿张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镇的景色很美。早晨走进古镇仿佛走进了一幅江南的水墨画,河边微风佛柳,水面倒影摇曳,安祥得似乎时光已经静止。晚上来到古镇,灯火阑珊,远处星星点点,河水波光粼粼,此景何似在人间!</p> <p class="ql-block">七日下午我们游览了总理纪念馆后,来到淮安府署。走进府署大门,绕过屏封,放眼望去,顿感震憾。在仪门往前的甬道上立有一座高大的刻有公生明的石牌坊,其后为府署正堂,正堂雄伟壮观,气势恢宏。两侧是对应中央六部的科,左边是兵、刑、工三科,是武官办公的地方,并配有军捕厅,牢房等附属房。右边是吏、户、礼三科,是文官办公,迎宾,游宴的地方。正堂是核心,是知府迎送圣旨,举行庆典,审理大案的地方。它的建筑在整个府署中最为高大,象征着权位最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堂后面是二堂,又叫筹边堂。是知府日常办公的地方,也是初审案件或审理不宜公审案件的地方,其规模小于正堂。二堂之后是三堂,也是知府的内宅。三堂东西有厢房,东厢房为亲戚亲随的住所,西厢房是师爷的办公地。三堂后面是花园,花园内有亭台楼阁池塘等。</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淮安府署是全国仅存的两个府署之一,另一个是河南南阳。淮安府署建于洪武三年(1370),占地两万余平米,有房屋五十余幢600多间。其建筑布局严谨又独具特征,值得一看!我们深以为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1月8日上午早餐后,大家互道珍重,相约明年,然后各自踏上归途。同学们在这里度过了欢乐无限,开心无比,余味无穷的短暂时光。时间虽短,但它给了我们一个精神释放的机会,给了我们一个享受人间真情的机会。它就象绿叶丛中的红花点缀了我们的老年生活,它让我们彼此始终牵挂着,这份牵挂又增加了我们好好活着的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次淮安相聚十分圆满,吴贵乾、秦晓霞、何平夫妇、章冰、周晓健都作出了奉献,借此文代表同学们向你们致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祝同学们,活得健康,忙得有序,玩得潇洒,过得充实,聚得开心,笑得灿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