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中学时代就像一幅泛黄的老照片,虽然色彩不鲜艳,却充满了温馨和质朴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是 1970年的春季我告别了师家滩小学,背上书包、干粮,爬上山坡,翻过岭沟,迎着朝阳,脚踏露水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来到了简朴的下西学校。 校园没有现代化的设施,没有电脑和互联网,甚至连图书室都没有,只有一排土窑洞两间瓦房,一块操场,操场上立两幅蓝球架。教室里,木制的桌椅虽然陈旧,却承载着我们对知识的渴望。黑板上,老师的粉笔字迹清晰有力,那是我们汲取知识的源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上得起学的都算家庭条件较好的。我们因离家十余里需住校,十多人晚上睡在一人只能占炕沿上一砖位置的大土炕上,挤得转不过身来。每三天回家取一次生活面馍。说是“面”、“馍”怎么说呢,真不好意思说。所谓做面条用的“面”是红薯片磨的面,“馍”是高梁面做的。拿到学校真的让炊事员很难为,面根本做不成型,做出来就是一锅浆糊,“巧夫难为无米之炊”。我这条件还算好的,来校半年还是辍了学。只好回到村里和乡亲们一起大搞农田基本建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年春季,父母和姐姐商量让我又踏上求学之路。姐姐当时已出嫁,家住后安村,后安村论气候、土地都比我师家滩村好些,当然农作物也比我村丰富,姐姐家生活条件也可以。姐姐每星期三都给我蒸好三天所食的馒头等我来拿。就这样在姐姐一家的帮扶下我才完成了初中学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1974年春季,记得是郑福祥、阎金铸二位老师亲临下西学校,口试加面试录取的我们。从此,我们怀揣着梦想与希望,走进了谭坪中学的大门,成为了高三班这个大家庭的一员。那时条件有所好转,我们都吃、住学校。星期天放假回家,有时放假我就去离校不远的大姐家。学校放暑假的时候,当时学校建校舍,我几个同学商量着就留下到砖厂捏砖赚点补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的我们,青涩而充满朝气,共同度过了两年的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生活。 课堂上,老师们循循善诱,用知识的甘霖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课后,我们或结伴讨论,或嬉戏打闹,留下了无数欢声笑语和美好回忆。我们一起同学求知,一起操炼,一起建校造舍,一起社会实践,一起支农生产,踏遍了谭坪的山河渠湾、沙垣涧滩、沟岭底坪、疙瘩咀头,东西南北大小村庄。肩并着肩,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一起在青春的舞台上绽放光彩。那些简单而快乐的时光,是我们友谊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条件虽然艰苦,但我们的学习热情从未减退。没有课外辅导班,没有丰富的学习资料,我们只能靠自己的勤奋和老师的指导。晚自习时,教室里星光点点,每个人都埋头苦学,为了梦想而努力。那时候,我们相信,只要努力,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学时代,是成长的年代。我们从孩童逐渐成长为青年,开始思考人生,开始面对挑战。在那个物质不丰富的年代,我们学会了坚韧,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感恩。那些经历,虽然艰苦,却成为了我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中学时代,虽然没有现代科技的便利,却有着无法复制的纯真和快乐。那些日子,虽然已经远去,但它们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那是一段关于成长、友谊和梦想的美好时光,是我永远珍藏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