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简论佛法对文字显义的判别及态度》一文的补论

法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两年前,我在《知乎》上发表了《简论佛法对文字显义的判别及态度》一文后,有一位很细心的读者,向我提出了问难,说:“你在文中所说‘文字义’的辩析,全是中文,虽然你引用了相关的佛法论著。但佛法是印度文化的外来品,它的语言文字是梵文翻译过来的。既然如此,你怎能肯定以这个梵文转译过来的中文词汇所表达的涵义就是一样的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此问题的提出,我很是感动。他虽然是有诘问的意味,但我很高兴,因为这说明该读者善于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我由衷地向他作了恳切的检讨:“这是我的疏忽,这是法树的行文不周延所致。尔君所言,极是在理!因为我不懂得梵文的语言模式是什么样子的。您把我问住了。稍缓时日,容当后复。致歉!致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随后的几日里,我就思考着这个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哦!终于有了。我在留言处向他解说,大致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关于佛法经论的翻译情况,在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高僧大德很多很多,如玄奘法师,鸠摩罗什法师,实叉难陀法师,等等,这些古德们,不仅有修有证,而且都是精通印度和中国双邦文化的具有极深文化蕴含的大学问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就拿玄奘法师来说,他虽出身于中唐国土,但他在印度求法的十七年间,游学了当时印度大地的诸多小国,以他的天资智慧,很快学习和精通了印度梵文及其他方域的地方语言,并深得各地语言表达的真涵,这从他多次参与印度佛法辩遮(即辩论演讲)集会上,折服了各部派佛教论师们的见解并获得赞许中,就可知道他对梵语的深解程度是如何的了!至于他自身本就出之于皇家优厚教育的中土,其中文底蕴的厚度,那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在他带了诸多经论回国后,组织译经场翻译经典的时候,他总是亲自逐字逐句、精雕细琢,勘酌倍加地,直到准确无误后,才转译成中文。总计译了几千卷不同的经论典籍。据史料记载说,奘师译经论时,手捧卷本,漫步院落,眼看梵本文句、口念中文音声,同时,由坐在桌傍的博学大德们,全神贯注地听受而记录;当某个翻译的章节记录完备后,奘师又亲自目览,以勘正误,看是否同位符合梵本原文涵义,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此,我认为,由这些古德们的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现在的我们大可放心,我们的中文经典文字,一定是原印度梵文文字义的再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到这里,这使我想起了,我们大家最熟悉不过的《金刚经》,是东晋时期鸠摩罗什翻译的,这是佛教界所用的通行本。其实,五六千字的《金刚经》就是玄奘所译的六百卷《大般若经》中的一卷(到底是在《大般若经》的第五百五十七卷,还是第五百七十七卷?我记不清了,现在也懒于查究。)早年间,我浏览《大般若经》时,专门地把奘师的《金刚般若》这一卷,与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比对了一下,发现两者的文字体量差不多。不怕你笑话,我这个人有一个坏毛病,那就是:当发现有反映同一内容的两种以上本子经论时,一定要通过比较后,选择一种自认为最全最美的文本来修习,我深知,这是俱生我执的表现,一时改不掉。那时,我记得,通过比较后,两种文本所呈显的内容几乎一样,诵读一遍,只需半小时。只是语言风格不同:鸠摩罗什译的《金刚经》,我们诵读起来,就犹如跟随摇滚乐曲一样,由始至终,轻松自在,快乐行进;而玄奘法师的《金刚般若》,读起来,叫人有些像加入某个党派的庄严肃穆的宣誓词,诵读过程中,有如整齐划一的仪仗队,行进起来规范而古板。由此,我也就知道了,从古以来,为什么人们只用鸠摩罗什的译本,而不用玄奘法师的译文了。但也不能说,奘师的文本就不可用,只要喜欢,一样受用得其法义,你看,我们人人都熟诵的二百六十字《心经》,还不是奘师《大般若经》中的截录?同样朗朗上口。我说了,两个法师的两种文本,所反映的内容是一致的。由此,我们也就可以推论到:因为两法师所依据的梵文文本是一样的,所译出的中文的经文义涵又是一致的,所以,当我们究研中文佛法经论文字的时候,其义涵和语境也就如同梵文原文的词义一样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一个要相信中文经典文字的理由是:佛法中的论典是“阿毗达磨”性质的。什么是阿毗达磨?就是“对法”,“相应法”或“相契法”。相应,相契,对法,这是印度和中国的诸多大师所特注重的。如像奘师及其他诸论师们所译的《阿毗达磨顺正理论》、《阿毗达磨俱舍论》等等都是相应相契的对应法,这种“阿毗达磨”最强调的是,凡经文中一个名相(词)的出现,一定要契合于它所指对象的内在特性。这是个精研细磨的过程和功夫,当中不允许有模棱两可的状况。由此经典本身所要求的“对法”的缘故,当这些大师们把梵文转译成中文的时候,焉有不用心的道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实,我们过往的和现在的,对其他国家的诸如英、法、德、日等文字翻译成中文时,也有同等性质的道理,特别是科技的、经济的和学述方面的文献,更是精准对位的,否则,别人的科技成果如何应用?思想何以交流?我想应当是这样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是之故,我们还是应当相信具有大智慧的古德们所传的佛法经典,去勇往直前的修持下去。否则,如要学法,我们绝大多数人是不通梵文的,就无法熏习经论了!你看,是不是这个理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法树的推论,有可能失当。望乞海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顺祝君:深入经藏,智慧如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法树 2022年7月8日答于南京仙林湖畔</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