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风和日丽的秋日暖阳照拂下,我家女儿和外孙毛毛又陪同我去电影院,看了一场感人至深,数度催人泪下,几番泪流满面的战争故事片《志愿军.存亡之战》。这是由陈凯歌执导的《志愿军》三部曲中的第二部。</p> <p class="ql-block">这部影片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三次战役到第五次战役中的故事。聚焦铁原阻击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2.5万将士与近五万“联合国军”激战12昼夜,在铁原战场上构筑了一道冲不破的钢铁长城,志愿军将士们浴血奋战,终于把敌军打上了谈判桌。</p> <p class="ql-block">铁原阻击战的战略意义在于:铁原是志愿军的后勤集散中心,如果不能安全转移物资,志愿军的防线将全面崩溃,只能退守至鸭绿江之北,从而失去前期所积累的所有战略优势。</p> <p class="ql-block">铁原这场激战12昼夜的绝地反击战,打出了一场轻步兵史上的颠峰之战。敌我双方武器装备和物资补给悬殊极大,并且来势凶猛的重装甲敌军,还实行火力制服的疯狂打法,平均每门炮每天发射炮弹350发,一夜能用44000发炮弹,这种弹药消耗,也被称之为“范弗里特弹药量”堪称恐怖。</p> <p class="ql-block">铁原战役我志愿军战士坚持鏖战12昼夜,不畏流血牺牲英勇奋战,每当战场上响起熄灯号,就是报告又一处阵地官兵全体阵亡,熄灯号声在影片中反复响起,令人心惊胆寒,让人泪流不止……就是有这样的无畏坚持,使敌我力量武器巨大悬殊的战争,志愿军战士们创造新奇迹将敌人打上了谈判桌。</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存亡之战》是一部关于战争的电影,关于志愿军战士的电影,还是一部关于英雄的电影,是一部描写“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电影。让我们真正记住的不仅有冲锋、扫射、炮火、牺牲的大场面,而真正让我们记住为之感动的是活生生的人,一些小人物,一些小事情和小情节,让影片与广大观众产生共鸣为之感动流泪铭记。</p> <p class="ql-block">影片在展现有勇有谋的志愿军战略部署的同时,也在全景式的战争图景中加入了不少有血有肉的家国故事和感人情节。</p> <p class="ql-block">李晓在战场寻找已牺牲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李想与李晓兄妹最后通话</p> <p class="ql-block">该片有宏大炮火连天硝烟弥漫悲壮的战争场景,但影片又将宏大叙事彻底背景化,而将细腻的笔触首先聚焦于影片主人公李默尹(辛柏青饰)、李想(朱一龙饰)和李晓(张子枫饰)一家三人具体的战斗故事中,从而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p> <p class="ql-block">剧中人物李想李晓兄妹的母亲牺牲于1927年的反革命政变,因叛徒出卖而互相不知,与丈夫同一天上同一刑场壮烈牺牲。丈夫侥幸活下来,并将幼小女儿托付他人代养,一家三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抗美援朝前夕终于在自己家团聚。</p> <p class="ql-block">剧中的一把钥匙,是影片中小家竭力呵护的随身携带着的一个小物件。但它不仅仅是一个象征物,它还承载着家人的联系和记忆。象征着家的温暖和安全感,也代表了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牵挂,时刻提醒着人们,无论身处何地,都有一个家在等候着他们的归来,小小的钥匙是家人的爱和悬念的寄托。</p> <p class="ql-block">除了李家贯穿全剧的钥匙,还有在经历过松骨峰战役且患上失忆症的孙醒(陈飞宇饰)——记忆失去了,但作战能力和精神就像肌内记忆一样,投入战斗敏捷如初。</p> <p class="ql-block">影片中的战损记录员杨三弟(张宥浩饰),不惧战友们的误解,坚持如实记下牺牲战友的部队番号和姓名住址,为的是人们几十年后甚至更久远的记忆。在战斗严重缺员时杨三弟勇敢上前,并喊着“我早就是战士了”,终于拉开了巴祖卡打掉敌人坦克。</p> <p class="ql-block">战士杨传玉(李卓阳饰)在“水淹七军”的战斗中展示了志愿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牺牲得十分惨烈。</p> <p class="ql-block">在《志愿军》第一部时军工专家吴本正(朱亚文饰)带着正向的态度,提出了一个疑问:凭什么认为可以打赢这场敌我装备悬殊过大难如登天的战斗(这基于他的理性和科学数据的态度)?当此片中吴本正真正进入战场时,他得到了“抵近”进攻的信息,年轻的无名小战士几乎用轻描淡写的口吻说出这个词语,看着他年轻幼稚的面容,愉快地吃着军工专家给战士们一人一颗山果子,并提出武器抵近使用的感受。后面紧急作战时小战士迅速反应勇敢抵近投弹,就牺牲在吴本正眼前。这个轻描淡写和下一秒勇猛无畏之间的对比,把身为军械专家的吴本正内心击碎,他被深深感染。,从怀疑到相信,再到崇敬,最终加入,钻进敌人坦克打击敌人。</p> <p class="ql-block">每个战士都诠释了他们为何而胜的根本。铁原战役不仅仅是战术,也不仅是智取,关键在于不怕死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他们的感受、遭遇与种种细节,让“英雄”这个词语也变得更立体了。使这满是鲜血和炮火的战场,多了些情感的味道,也就有了更多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难忘感人的细节太多太多,其中还有李晓对着“联合国军”宣战的时候,唱了一首战土们熟悉的传统民歌《黄河对口曲》:</p><p class="ql-block">张老三,</p><p class="ql-block">我问你,</p><p class="ql-block">你的家乡在哪里?</p><p class="ql-block">我的家,</p><p class="ql-block">在山西,</p><p class="ql-block">过河还有三百里</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歌曲唤起了志愿军战土们的思乡之情,爱国之心。</p> <p class="ql-block">战土们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在这片硝烟弥漫狰狞的战场上,唯一的希望关乎于物象、色彩和气味。影片让战土们让观众感受到从心底生出的巨大的难过与感动如:一丝的甘甜,来自于祖国慰问最可爱的人,一封小朋友写给彭老总信中的一颗糖,彭总司令送给李默尹,叫转交给他儿子李想。在战场上兄妹即将分别时李想将糖果喂给了妹妹李晓,自己则留下了糖纸,李想牺牲前还在满足地闻着糖果纸上残留的香味;一丝甘甜,还有军工专家吴本正分给战士们一人一个的山果子;一丝香味,是李想给妹妹的笔记本里夹着的一朵干花,在激烈的战斗间隙,战士们互相传闻,仿佛感受到那就是“好日子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看着影片的结尾处,美丽的糖纸裹着李晓给哥哥的干花顺水流走……我抑制着内心的感动,擦拭着满面的泪水,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出影院,久久不能从剧情中走出来。我会告诉我周围的人们,请他们也去看一看《志愿军.存亡之战》这部影片,去感受家门钥匙对人们的含义;去尝一粒糖果并收藏这张美丽的糖纸;去细嚼慢咽一颗山果并细细回味;去闻一闻已久远褪色的干花香味;去听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黄河对口曲》……</p><p class="ql-block">这都是70多年前战场上的战士们希望我们能感受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宁繁荣昌盛的伟大祖国,我们感受到了好日子的味道,志愿军们的鲜活形象,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脑海,志愿军英烈们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注:用我最喜爱的乐曲《红梅赞》作此文背景音乐,以表达对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的无限崇敬赞颂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