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11日——11月13日,许昌市“十四五”第四期市级骨干教师培育对象专项培训跟岗学员兴致勃勃地来到郑州市二七区汝河路小学参加为期三天的跟岗实践学习。学习伊始,学员们已经被周边的林荫绿道、校园的文化气息所浸润,也更加坚定了潜心学习的决心。首先学校领导带领我们参观了校园,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p> <p class="ql-block">好的课堂犹如一泓清泉,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今天有幸在汝河路小学聆听了韩旭老师教授的《麻雀》一课,教学中,授课教师以其精湛的教学技艺、深邃的文本解读能力和对学生细腻的情感引导,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生动、感人且富有教育意义的语文课。以下是我对本堂课的几点评课感受:</p><p class="ql-block">1、文本解读深刻,紧扣单元要素。课上老师引导生抓住关键句段分析提炼语文要素,从看动作,听声音,想感受三方面体现母爱的伟大。</p><p class="ql-block">2.教学方法多样,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口头表达与写作训练结合。面向全体学生,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课堂形式,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p><p class="ql-block">3.课堂氛围轻松活跃,每一个提问都像是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思考的涟漪。</p> <p class="ql-block">11月12日下午,汝河路小学的任课老师和听课的老师进行了年级组内的教研活动,大家踊跃发言,或分享学习心得,或提出建议。</p> <p class="ql-block">11月12日上午第一节,三四年级语文老师在汝河路小学观摩了黎丽教授的《爬天都峰》一课,收获颇丰。黎老师的课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本次评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评价,课前准备环节注重课题常规;课中重视朗读训练和指导,课堂评价多样性,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做到了教学评一体化,创设情境,仿写句子,学练结合;课后老师及时总结方法,迁移写作。总之黎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良好、教学效果显著、教师素质高、课件制作精美。</p> <p class="ql-block">11月12日上午第二节聆听了杨利娟老师执教的三年级课文《大自然的声音》 ,我们感触颇深。这是一篇充满韵律的写景散文。老师能引导学生入境、想象、美读、感悟,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教学中杨老师巧妙地利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播放了微风、狂风、小溪、河流、大海等不同景物的声音,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了风、水是大自然的音乐家,然后又让学生以各种形式的读,了解从不同声音的变化,让学生从声音的变化中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纵观整节课,亮点纷呈,精彩不断,杨老师的教学设计严谨,素材丰富,准备充足,过渡自然。</p> <p class="ql-block">下午的经验交流座淡会,是由孙莺燕老师分享的“看得见生命成长的课堂”。孙老师以问题为导向,运用幽默智慧的语言引导老师们思考“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如何研读教材”,最后孙老师结合班级案例向老师们具体细致的介绍了自己的点滴感悟,今天的讲座让我对今后的课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思考,真是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李莹老师的《小学古诗词学习,生活常态化的策略研究》,首先通过具体事例阐述了古诗词的重要作用。然后以自己丰富的教学实例,详细介绍了自己古诗词教学常态化的具体做法。让古诗词教学融入到学生学习好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古诗词教学贯穿于课上课下、学生的日常生活、低年级写话、口语交际、课外阅读和常规作业。通过这样的常态化教学,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完美的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曹亚平老师的《基于学习过程优化习作评价过程》,首先指出习作教学与评价存在的问题,然后明确构建习作评价标准,每次习作前老师要制定基础指标和核心指标,并根据习作指标制定出习作活页纸,让学生对习作评价标准做到了然于胸,课上让学生写评改,做到写-评-改一体化,最终达到让学生敢写,善评,会修,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达到我手写我心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成长;交流,是为了更好地提升;示范,是为了更好地引领。这段跟岗学习之旅,如同一场充满启迪的教育盛宴。我们深入郑州市汝河路小学优秀的教学环境,亲身体验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见证了教育的无限可能。在汝河路小学,我们与优秀的教师同行交流,汲取他们的智慧与经验。每一次的课堂观摩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每一次的研讨交流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p><p class="ql-block">通过这次跟岗实践学习,我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技能,更坚定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我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财富,回到自己的岗位,努力践行所学,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