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常常强调让专业人专心地干专业事。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总是如此理想。专业人士往往被过多的非专业事务所困扰,这一现象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专业人士对非专业事务负担过重,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在原本专注于专业工作的时间和精力中,分出很大一部分来处理那些与他们核心专业技能无关的事务。例如,一位医生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填写各种行政表格,而非专注于诊断病情和治疗患者;一位教师可能被要求参与过多与教学无关的活动,从而减少了备课和辅导学生的时间;一个项目的现场管理人员可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接待各领域、各级领导的检查,按要求参加各类培训和考评,大大压缩了深入现场统筹谋划进度、质量、安全和投资等管理事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这种情况首先会直接透支专业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这是一个不可忽视且无可争辩的事实。对于专业人士而言,他们的精力本应聚焦于自身所擅长和深耕的专业领域,以实现专业价值的最大化。然而,当他们不得不将大量的精力耗费在非专业事务之上时,专业人士很可能会陷入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他们会感到身心俱疲,仿佛被无形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工作压力也会随之剧增,让他们难以承受。而且,由于精力的分散和压力的增大,他们根本无法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创新。原本可能灵光一闪的创意被繁重的非专业事务所磨灭,原本可以深入探索的专业课题因精力不足而只能浅尝辄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其次,这一状况会给专业工作的质量带来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专业工作往往需要高度的专注和持续的投入,以确保达到高标准和高精度的要求。然而,由于非专业事务过度地分散了专业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使得他们难以全身心地沉浸于核心业务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工作的疏漏和失误几乎成为一种难以避免的结果,因为专业工作的复杂性和精细性要求从业者在处理时必须保持全神贯注和思维清晰,而精力的分散会极大地降低其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如工程师原本应当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技术研发和设计优化上,但却因为被大量非技术相关的协调工作所困扰,导致在设计方案时出现了关键的错误。这个错误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项目延误、成本增加,甚至可能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造成威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最后,过重的非专业事务负担还会降低专业人员的工作获得感和自我认同感。真正的专业人士通常对自己的专业有着深厚的热情和追求,为了不断积累业务技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得到业内和上级的认可,一心扑在本职工作中,很少有心思吃饭喝酒搞交际,不重视单位归口部门的培训、例会或抄笔记,年终考核低人一等,职称评聘有障碍,职务晋升没有提名。这种热心专业的“工作狂”,别人眼中的“一根筋”,当他们处处碰壁,经常有困惑,又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时,一定会有失落和沮丧的感觉。这种情况下,还能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自己的专业,很难做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形式主义在作祟。迎检、填表、留痕,以及各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让专业人员陷入种类繁多的社会性事务中,压力被层层传导到一线人员的身上。专业人员不少功夫都要用于通知、布置各种任务,挤占了很多原本可用于专业的精力。随着各项管理的逐步“规范”,各级为了更加明确各项工作要求,势必层层下发各自的通知或细则,但问题是各级领导事务繁忙,这种通知或细则只能由下面的具体岗位人员完成,这些具体岗位能不能真正结合实际?能不能统筹考虑?相关领导能不能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到头来,为“落实上级精神”,要么是照猫画虎的搞个通知,要么就直接来个空头的“转发文件”请遵照执行,要么来个“传阅”,几乎所有文件从内容到形式上下一个样,大多文件没有针对性。于是乎,只要上级有要求,下面人人要落实,学习不断,考试不断,总结不断,迎检不断,考核不断,评比不断,实际效果怎样?只要是网上学习,打开视频看不看就是为了完成学时;只要是考试,总会想方设法找到答案;只要是总结,找篇类似内容,改个单位个人姓名,换个时间就能应付;所有检查,总会有提前准备资料,安排专人迎接,端正态度接纳问题,耐心细致解释存疑;所有考核要成立考核组,拟定考核内容,召开考核通报会;所有评比要对照目标责任,要查找依据材料,要查看笔记多少,要平衡以往考评更要平衡各种关系。从每年换着花样的主题管理活动可以窥见一斑。在体制内工作,杂事多,要留痕,要面面俱到,还要事事小心,所以人人都感觉到累,专业人更感到疲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综上所述,为了让专业人能够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我们必须重视并解决专业人非专业事务负担过重的问题,制定完善社会事务行业的“准入标准”,建立审批报备制度,规范过程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社会事务和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进一步明晰行业边界,构筑起形式主义的“防火墙”,为他们营造一个能够专心从事专业工作的良好环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