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情结

阿勇

<p class="ql-block">在我的记忆中,有办公室应该从1979年4月我进入军队师级机关算起。以前在连队代理排长时(已定干部23级),是在排兵器室放了一张桌子,又兼作寝室,办公、学习、睡觉都在这里,如同学校寝室与学习桌椅共一室。到师部机关后,才有了正规的办公室,开始几个干事在一个办公室办公。</p><p class="ql-block">到团级部队当领导后,有了单独的宽敞的办公室。到地方工作后,作为公司领导也有单独办公室,而且越来越大,搬到杭州市国信房产大厦后,是带有两个卫生间的大套间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在驻安徽繁昌14分部宣传科办公室)</span></p> <p class="ql-block">但不管办公室是共用还是单独,办公室是小还是大,自从有了办公室,也由于工作岗位和任务要求不同,我在办公室的时间好象越来越长了,甚至超过了在家里的时间。“办公室情结”越来越浓,对“办公室的依赖”或依靠也越来越大,对“办公室的感情”越来越深。如果不出差、不到基层单位,往往到食堂或回家吃了饭又到办公室,家、食堂和办公室“三点成一线”,而办公室是条长线,加上晚上加班,一天十多个小时在办公室度过。难怪老婆说,你是“嫁给”办公室了,晚上也睡在办公室好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在驻浙江建德部队政治处主任办公室)</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办公室除了打电话了解情况、与人商谈工作等处理日常事务外,有一项主要工作是“写”,如审稿、修改、批阅、起草等文字处理工作。在师级机关工作,大大小小的文字材料,大多都是在夜深人静是完成的。材料要求紧时,也带回寝室或家里继续写。</p><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办公还没有配置电脑,是自己手工起草并誊清好,送有关领导审改或阅批,打字员打好再拿回来校对或修改。2000年开始领导办公室也配置电脑,学会用电脑起草文件及文字材料,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但好象写得东西也越来越多,自我要求也越来越高,总有写不完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我自认为工作责任心或者说事业心是很强的。领导交给的文件或讲话稿起草任务,总是努力地尽快完成。</p><p class="ql-block"> 当了领导后,在起草文件和文字材料上还是亲力亲为,许多文字材料和单位文件都是自己动手写成的。而且自己经常主动思考与研究一些问题,给自己加任务。总想在自己分管的工作方面或主管的单位,不甘落后于别人,每年拿上几块“金牌”。要争先进,总是要比一般状态付出更多,因此工作量自然而然增大了。实事实干要做好,文字上总结提高的事也要做好,尤其是搞政治工作及宣传教育。</p><p class="ql-block"> 说起来许多工作尤其是写作,自己当领导后可以不用亲手做的,可自己坚持动手写。自然有时相当于一个人做了两个或几个人的工作。我是好强好胜的秉性,力争第一的工作态度,铸造了多干多做并干好的工作精神,确立了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工作态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在驻杭州部队主任办公室)</span></p> <p class="ql-block">由于搞文字材料是很想脑筋的事,先要了解情况,搜集素材,确定议题或主题,重要或者大篇的文字材料需要拟定提纲,讨论通过提纲,有的要几个人分工并分头写。1984年至1989年上半年,我在驻无锡南京军区后勤第十三分部政治部组织科工作时,每年至少两次的分部党委扩大会议的主要会议材料,如党委上半年度工作总结或年度工作总结和党委主要领导讲话等篇幅长、七、八千至一、二万多字的“大材料”,大多是我执笔起草的。1985年十三分部整党及试点工作的主要文件和领导讲话稿,一大部分也是出自我的手笔。</p><p class="ql-block"> 加班加点自然多了,在办公室的时间也多了,但从不叫苦叫累。当会议成功召开并圆满结束,就是最好的欣慰了。如果写的材料被上级采用或转发了,那是最好的奖赏。当然在半年、年度总结评比和“七一”表彰中,优秀干部、优秀党员或嘉奖,自然也比较多了。现在把过去历年来那些各种奖励证书、红本本收集起来装了一纸箱呢。</p> <p class="ql-block">除了完成本职工作,还要结合工作搞好新闻报道。单位领导有要求,上级有任务指标,每月有统计及通报。虽然作为个人没有硬任务,但单位是有指标要求的。这样又增加不少花脑筋的工作量。</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搞新闻报道是个很好的学习与锻炼机会和平台,有挑战性,有“彩头”,因此我热爱、我喜欢、我乐意写。一块一块的“豆腐干”(报纸杂志上文字不长的文章俗称“豆腐干”)经常见之于报端,我的名字也先后在《解放军报》、《人民前线》报、《浙江日报》和《浙江工人日报》等三十多家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网站“亮相”。从1979年开始到1998年离开部队,近二十年时间里几乎年年是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受到师以上政治机关通报嘉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在杭州地方单位领导办公室)</span></p> <p class="ql-block">到地方工作后,特别是单位归属浙江省能源集团管理后,我的新闻报道工作又活跃起来了。浙江省能源集团公司有很多很好的媒体网络和报刊杂志,而且聘请我为能源集团宣传网络特约评论员,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平台。不但写评论文章,而且什么时候开始写起了散文。</p><p class="ql-block">2011年后,写了并发表了不少言论和散文。这些言论和散文,大多是在晚上或星期天,在静悄悄的办公室里写成的。静悄悄的办公室是我写作或创作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兴趣爱好转移了,正常工作外,写作是我业余爱好的主要活动。什么扑克、麻将、KTV,越来越离我远去,甚至看电视也少了。可能也有点“苦行僧”生活,养成耐得住寂寞,修炼孤独、耐性的涵养。</p> <p class="ql-block">在办公室总有做不完的事,写不完的东西,看不完的书或材料。不知不觉,几个小时时间很快过去了。有几个晚上当我伏案疾书停下来时,时钟已经十二点多了,有时为了一口气写完,直到第二天的凌晨一、二钟了。大楼保卫人员都以为我最忙了。晚上和休息日在办公室加班,这可能是工作责任感所致、乐趣爱好所致。</p> <p class="ql-block">有时为了写好一篇文章,吃饭时、散步时、睡觉时,都在想,但脑子里闪现或想到一个好事例或一个词组,马上想办法记录下来,或用纸或用手机微信平台工具。办公室的工作又延伸了。</p> <p class="ql-block">自从1979年4月与办公室结缘开始,长达36年多时间,办公室是我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是我生命中的主要“战场”。在这里,我的思想自由驰骋,我的智慧任意发挥,我的才学跃然纸上。在这里,我学到更多知识,尝到更多甜头,取得更多成就。</p><p class="ql-block"> 我的生命活动的场所中,办公室时间占居了相当大的部分。办公室成就了我更加灿烂多彩的人生。办公室情结,结出了硕果累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