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边境、爱我中华(一)

山外奇山

<p class="ql-block">  那年进疆的欲望特别强烈,决定后即开始做简单准备:保养车辆办理边境通行证,查天气制作路书(路书的准备尤为重要)挺顺、很快一切就绪,和老伴一车俩人即刻出发。从西安经兰州过西宁,走315国道至库车,由南向北穿越独库公路到霍尔果斯口岸,圆梦“行走边境,爱我中华”之行终于启程。</p> <p class="ql-block">  新疆很大,距离其他省份很遥远,和北京相差两个时区,清晨照耀过北京的太阳,要经过两个小时的跋涉,才能照到新疆。</p> <p class="ql-block">  晚霞似火,库车上空橘红色的火烧云,烈火般的云朵将半边天空浸染的鲜艳夺目。</p> <p class="ql-block">  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它是我国仅次于鄂尔多斯草原的第二大草原,独库公路从中横穿而过,高原牧歌不经意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  参观界碑和国门是一种深刻的体验,能够让人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和历史的厚重。站在国门前感觉非常好,祝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愿岁月静好祖国山河无恙!</p> <p class="ql-block">  已拥有133年通关历史的霍尔果斯老口岸</p> <p class="ql-block">  在霍尔果斯口岸和324界碑合影,左侧立有312国道4818最后一块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  已拥有133年通关历史的霍尔果斯老口岸,也是连霍高速公路和312国道的终点。</p> <p class="ql-block">  边关哨所军人用青春在这里奉献,国门、界碑军人用热血、用牺牲在这里守卫</p> <p class="ql-block">  霍尔果斯口岸出来走果子沟大桥,经阿拉山口岸前往吉木乃到北屯,沿几百公里的边境线,寻访当兵时曾经去过的几个地方。果子沟大桥下,一群敢上高速的喜洋洋。</p> <p class="ql-block">  阿拉山口岸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是举世瞩目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的西桥头堡,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铁路、公路并举的国家一类口岸 。</p> <p class="ql-block">  到过新疆你会赞美新疆之美,地域之辽阔,而这背后,是因为有我们可歌可敬的边防战士常年巡逻,坚守奉献,才有山河无恙!</p> <p class="ql-block">  百度:1969年8月13日,中国一支30多人的边防巡逻队在新疆铁列克提地区进行正常巡逻。苏联军队300余人在直升机和数十辆装甲车辆的掩护下突然越过边界线,向中国巡逻队发起攻击。中国边防巡逻队遭包围后,进行了4小时之久的英勇奋战,最后全部牺牲。2008年5月新疆军区决定将当年的铁列克提战役战场遗址命名为“忠勇山”,并立“忠勇山烈士纪念碑”,以示纪念。</p><p class="ql-block"> 缅怀烈士致敬铁列克提英雄,来时路书亦有规划。阿拉山口岸武警战士告诉我们到忠勇山烈士纪念碑需走新疆318省道,在进托里县城前左转只需行驶十几公里即可到达。可惜在通往忠勇山路口设有哨卡且有路障禁止游人通行,和执勤战士沟通无果我们只能遗憾而去,第二天驶出托里县城318省道继续。</p> <p class="ql-block">  那天中午从托里县赶到吉木乃口岸已下班,问两个过路的哈萨克小朋友口岸下午几点上班,两个小朋友非常有礼貌,用标准的普通话告诉我们下午4时上班,过后戴红领巾的小男孩又加了一句伯伯阿姨是北京时间“下午16时”,多么乖巧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73年12月,开车和同年入伍的食堂上士辈树旺,山东兵苏建民,在冰天雪地零下30多度寒冷的冬季,从乌鲁木齐开解放车送战备物资到过的边防站,那时不叫口岸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木乃边防检查站”。卸完货边防站站长领着我们参观了中方会晤室,当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还没有武警编制,站长和我们一样,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站长高大魁梧浓眉大眼,对人善良热情。会晤室里谈判桌前有苏联和我们的国旗,中方为五星红旗,苏方为镰刀斧头五星红旗,墙上挂有马、恩、列、斯、毛的头像。看完会晤室,站长邀请我们到哨楼上参观,第一次上哨楼有点紧张,哨楼上寒风凛冽,站在哨楼上远望边境线一片白雪茫茫,再看执勤哨兵凝望前方保卫国土那种专注的精神令我们感动,我和哨兵一搭话,竟是熟悉的秦腔,关中方言,很地道,再一问是73年从临潼入伍的,千里之外有了乡音碰撞,乡音让大家更加亲近,临潼兄弟给我们拿出高倍望远镜,我用望远镜隔河向边境对面望去,能看到对面哨楼上的苏联哨兵也在用望远镜在观察我们,记得相互之间彼此都能看清对方的面孔。我们当兵的那个年代,中苏交恶,两国关系剑拔弩张,边境线上苏联军队陈兵百万,咱们的边防部队也全部处于待命状态,战争好像一触即发,双方互称对方为“敌人”。站在哨楼上可以看到对面是水泥哨楼,咱们是木制的,听站长介绍晚上苏联士兵用汽车巡逻,咱们的战士骑马巡逻,当时军事设施我们比苏联要落后许多。可现站在这里再看,当年的苏联,现在的哈萨克斯坦与我国相比,就显得他们的要简陋了许多,这也说明经过改革开放,我们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了许多。在那个贫困的年代,照相机是奢侈品,我们此行没有办法用相机在祖国最西北边境留下我和战友的身影,但我相信这一趟吉木乃之行,这一趟边境所见所闻,这一辈子都深深的印在了我和辈树旺、苏建民的脑海里。</p> <p class="ql-block">  原来的吉木乃边防检查站,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木乃口岸”,虽已闭关几年,禁止游人参观,但口岸武警政委照顾 多年前为边防站送过军需的我,并破例陪咱走进口岸参观留念。这里有“中哈边界第一碑”67号界碑,界碑立于吉木乃口岸中哈贸易桥中方桥头一侧,界碑底座用大理石切成三级,底座上方是一块白色仿花岗岩,上刻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国徽的下面携刻着“中国”和“67”,等红色醒目的字样,整个界碑肃穆庄严。</p> <p class="ql-block">  中哈界河</p> <p class="ql-block">  边界无小事、使命重如山,冷的边关、热的血,热血铸忠诚,一代代的边防军人,坚守国门,维护国家的尊严,他们在这里默默地奉献青春,他们用自己的血和汗,铸就了永恒的丰碑!即将离开国门,我一个怀旧的游者向政委、向哨兵致以最诚挚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  出吉木乃将车驶向白哈巴县,沿着设有铁丝网的边境线一路向西,公路两旁杂草丛生野兔乱窜,转场的哈萨克牧民骑着马驱赶着牛群,缓缓地移行在西陲边地,此情此景让人着迷万分。</p> <p class="ql-block">  中哈大峡谷‌: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境内,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交界处。峡谷以河为界,将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分隔开来,峡谷下方是阿克哈巴河,这条河流同时也是两国的边界河‌。</p> <p class="ql-block">  中国第5号界碑位于新疆喀纳斯湖地区。地理位置罕见,北面是俄罗斯,东面是蒙古国,西面是哈萨克斯坦,南面是中国。5号界碑是阿勒泰军分区的防区,白哈巴边防军是守卫在中国版图公鸡尾巴尖上的哨兵。</p> <p class="ql-block">  5号界碑禾木景区乘区间车前往喀纳斯湖,两地相距约30公里,乘车需40分钟左右。游览完再乘区间车返回禾木5号界碑处。</p> <p class="ql-block">  边城北屯:中国唯一由东向西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穿其境而过。</p> <p class="ql-block">  北屯:地理位置很重要,其南接祖国腹地,东邻蒙古国,北邻俄罗斯,西邻哈萨克斯坦。这样的地理位置,不仅使其成为连接多方的重要“咽喉”要塞,更是国家边防与经济发展的“心脏”命脉,战略意义深远而重大。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更是连接中国内陆与中亚地区的重要通道,素有“鸡鸣闻四国”之说。</p> <p class="ql-block">  那年,因执行任务我曾在这里和战友们相处过几日的204部队北屯工作站,半个世纪前有几十位战友常年在这里戍守奉献。</p> <p class="ql-block">  多年后与北屯工作站几位战友 小聚。说起那年和上士辈树旺、山东兵苏建民到北屯拉鱼之事,张焕武战友(左三)记忆犹新,当年在后勤处冯处长精心安排下,在张焕武班长带领北屯站警卫班战友配合下,一车福海乌伦古湖的冷水鱼让我们满载而归,这也成了我和辈树旺苏建民三人永久的回忆。多少年过去了,每当想起此行都会让人十分怀念。</p> <p class="ql-block">  北屯塑像:十万雄狮到天山,且守边疆且屯田。塞外江南一样好,何须争返玉门关。</p> <p class="ql-block">  铸剑为犁,生生不息,屯垦戍边,代代相传。看到北屯两字好亲切好亲切!</p> <p class="ql-block">  自驾额济纳旗,赶上赏胡杨的黄金季节,阳光下金色的树叶衬着蔚蓝的天空,这里可以捕捉到各种千姿百态的胡杨美景。</p> <p class="ql-block">  “策克口岸”它不仅是阿拉善盟对外开放的唯一国际通道,与蒙古国相接壤,572号界碑前,站在这里可以远眺异国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  额济纳旗边境线全长507.12公里,策克口岸则位于572号界碑附近,界碑是中蒙两国界线上的重要标志,中蒙两国于1962年划界,最开始的界碑是815界碑,在2002年两国重新进行了勘界。策克口岸的572界碑从新疆的大洋嘴口岸0号界碑到策克口岸是572号。</p> <p class="ql-block">  自驾帕米尔高原上的中巴公路,此路也是“世界十大险峻公路”之一,路尽头就是红其拉甫口岸。中巴公路旁的公格尔九别峰,我们带着孙子一车三人,沿着314国道包揽祖国壮丽山河,享帕米尔高原异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  塔什库尔干县城,人口不到3万,主要以塔吉克族为主。</p> <p class="ql-block">  海拔最高,位于塔什库尔干帕米尔高原西部边陲的红其拉甫口岸,经执勤战士同意,我将车停在了国门下。天气欠佳寒风凛冽,空中小雪飘飘,冷风吹打在脸上如针刺刀割,车内看表显示车外温度零下5度。</p> <p class="ql-block">  出了国门遇到雪雾天气,能见度很低,这里处在“天昏地暗”当中。一左一右两个7号界碑,像两名战士忠诚的守护着国门。</p> <p class="ql-block">  过了7号界碑,一条笔直的大路通向巴国,据说这条柏油大道也是中国援建。</p> <p class="ql-block">  红其拉普口岸哨所</p> <p class="ql-block">  起点为乌鲁木齐,终点为红其拉甫的314国道,全长1948公里,全程走完,你就会理解什么叫幅员辽阔、山河壮丽。</p> <p class="ql-block">  中国西极——伊尔克什坦口岸,我国有东、西、南、北四个极点,东极在抚远,北极在漠河,南极在三沙,那么祖国的西极在哪里?四个极点当中,西极最为偏远,也最难到达。如果说东极乌苏镇是祖国大陆每天最早迎来日出之地,那么祖国西极就是中国最西端的伊尔克什坦口岸,这里也是每天最后送走日落之地。连续几天高原行驶, 昨天从红旗拉普口岸下来,休整半天,今天中午从喀什出发,前往中国西极之点——乌恰县吉根乡斯姆哈纳的伊尔克什坦口岸。沿着309省道一路西行,沿途的群山逶迤,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旅行让孩了见多识广,旅行让孩子开阔视野,旅途中的天空好像比家里更蓝。 童年是幸福的岁月,童年是欢乐的时光,每有好的景点最兴奋的是孩子,只要停下车很快自己会打开天窗,钻出去站在车顶任性“撒欢”。</p> <p class="ql-block">  来到斯姆哈纳,这里是西陲第一乡——吉根乡,这里距口岸还有20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  吉根是中国“最后一缕阳光落下的地方”。1999年12月31日,中央电视台曾在吉根乡的斯姆哈纳村拍摄了“20世纪的最后一缕阳光”,吉根和伊尔克什坦口岸由此声名远扬。</p> <p class="ql-block">  西陲第一村,该村因是“最晚迎来朝阳和最晚送走夕阳”的地方,享有“中国西陲第一村”的盛名。</p> <p class="ql-block">  位于新疆乌恰县伊尔克什坦口岸77号界碑,是送走祖国“最后一缕阳光”的地方,被称为祖国领土版图上的“西极”。</p> <p class="ql-block">  对面那片高台山基并有铁塔耸立的地方就是吉尔吉斯斯坦。</p> <p class="ql-block">  坡下白房院子为前苏联时期修建的营房</p> <p class="ql-block">  天不争气,从西陲第一哨走到77号界碑途中下起了小雨,本想在庄严肃穆的77号界碑前多停留一会,可惜天不给面子,且雨越下越大,很无奈只好收起相机,向界碑和哨兵依依惜别。知足常乐,能淋着雨站在77号界碑前,能和西陲第一哨近距离接触,知足了。</p><p class="ql-block">  晚准备宿乌恰县城,归途天空放晴,将车停好,下车向西目送祖国最后一缕阳光。</p> <p class="ql-block">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是一句中国古语,意思是国家没有国防就不能立国,人民没有军队就不能安宁。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国防和国家的关系,以及军队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边界无小事使命重如山,冷的边关热的血,热血铸忠诚,一代代的边防军人坚守国门维护国家的尊严,他们在这里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让我们感谢一代代边防军人,感谢他们用满腔热血、赤胆忠诚在祖国边陲铸就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p> <p class="ql-block">  请勿送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