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地处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此区域遍布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青海特有的宗日文化、卡约文化等遗存,出土的彩陶器型丰富多样,造型饱满凝炼,结构均衡严整,彩陶纹饰既有对自然世界的描绘,又有对精神家园的象征性表达,绘彩流利生动,具有流动韵律和强烈美感,且富于变化。</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九十年代,辽宁省博物馆收藏了近百件青海彩陶器,其中不乏湟水流域民和、乐都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文物。这些青海彩陶不仅丰富了辽宁省博物馆馆藏,也为研究中国彩陶发展与文化类型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本。</p><p class="ql-block">此次展览是辽博首次举办的馆藏青海彩陶专题展,也是纪念辽宁省博物馆建馆75周年系列展览之一。希望以此展览使广大观众在沈水之畔领略西北彩陶文化的魅力,助力提升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p> <p class="ql-block">马家窑文化,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和凉州的谷水流域一带。该文化出现于距今5000-4000年,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有马家窑、半山、马厂等三个类型。</p> <p class="ql-block">马家窑类型彩陶以曲线波浪纹、旋涡纹为特点,图案繁缚工整、疏密有致,线条奔放,飘逸流畅,富有动感,并具有强烈的韵律节奏,艺术表现极强,颇具美感。马家窑类型由石岭下类型发展而来,在彩陶上的演变规律清晰可寻。考古发现的马家窑类型以居址居多,墓地发现较少。出土的典型马家窑类型彩陶数量不多,显得极其珍贵。据碳十四测定年代为距今5000~4650年。</p><p class="ql-block">网纹单耳彩陶罐</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p><p class="ql-block">青海省博物馆拨交</p> <p class="ql-block">马家窑类型彩陶经过一千二百多年的发展后,进入半山类型阶段。一般认为,半山类型的形成是马家窑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主要体现在突然涌现出黑红复彩、锯齿纹等诸多新的彩陶元素,而这些新文化因素的来源与内蒙古中南部和晋中地区的仰韶文化晚期因素存在着密切关联,这应当与当时的人口迁徙有关。</p> <p class="ql-block">锯齿纹最早出现在马家窑类型的中、晚期,流行于半山时期,结束于马厂早期。有人认为锯齿纹有可能是从半坡类型的鱼纹和鱼鳍纹演化而来的,也有人认为是表示太阳神崇拜的纹饰,锯齿状寓意太阳放射的光芒。</p><p class="ql-block">马家窑类型的锯齿纹锯齿大而疏朗,呈大三角状,为单一的黑彩,多装饰于壶的颈部。半山类型的锯齿纹为黑、红复彩,以红色线条勾勒花纹主框架,两侧再配以黑色线条,红、黑线条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在黑色线条上面向红色的一侧绘制锯齿纹。到了马家窑文化晚期,马厂类型的锯齿纹已经很少使用,锯齿排列稀疏、粗大,而后逐渐消失。</p> <p class="ql-block">锯齿水波纹单耳彩陶罐</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p><p class="ql-block">青海省民和县出土</p> <p class="ql-block">圆圈网格纹彩陶罐</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p><p class="ql-block">青海省民和县出土</p> <p class="ql-block">马厂类型彩陶一方面继承了马家窑文化彩陶的一些特点,又受到半山类型彩陶的影响,应当是本土化了的一种文化类型。该类型彩陶纹饰更趋简明化,制作粗糙,彩陶所代表的礼乐色彩较为淡化。</p> <p class="ql-block">菱格纹是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的主要纹饰,由相互连续排列的菱形格组成,一般绘于壶、罐的上腹部。半山类型的菱格纹有单层横向排列、多层排列和上下交错排列等几种形式。绘制技法是,在连续的菱形红色框架内边再绘带锯齿纹的黑色菱形框架,一般内填圆点纹、网纹、十字纹等。早期的菱格纹较大,多为主体纹饰;晚期则变小,往往在菱格纹内填充网纹或涂黑,且逐渐转变为辅助纹饰。马厂类型的菱形纹出现较多,为半山类型的延续,红、黑复彩较少,多为黑色单彩,横向多层排列,内填网线纹,有的全部涂黑。</p><p class="ql-block">菱形网格纹彩陶罐</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p><p class="ql-block">青海省平安出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波折纹彩陶壶</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p><p class="ql-block">青海省民和县出上</p> <p class="ql-block">四大圆圈纹是马厂类型彩绘图案中数量最多、种类最复杂的一种,但因其构图抽象,其寓意与来源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有学者认为,这种圆圈纹是"蛙"头部或是人头纹,圆圈纹与竖线折线纹接合起来就是一个整体的人纹。</p><p class="ql-block">马厂类型圆圈纹与竖折线纹中最常见的形式是分解分离形式,即把圆圈纹与竖折线纹完全分解开来,或只表现圆圈纹,或只表现竖线折线纹,这样的纹饰,被有的学者认为是"变体蛙纹"。</p><p class="ql-block">然而,有些圆圈纹是与旋涡纹形成组合,在旋涡纹的涡心中,这种纹饰的内在含义却暂无定论。圆圈纹内在填充的纹饰则不可能是出于单纯对于审美目的而任意搭配在圆圈纹内的,它们应该是有着更深刻的内涵,有待学者进一步的深人研究。</p> <p class="ql-block">四大圆圈纹双耳彩陶壶</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p><p class="ql-block">青海省民和县出土</p> <p class="ql-block">蛙纹是彩陶上一种常见的纹饰,早期的蛙纹饰较为写实,像儿童的简笔画,比较稚拙,可能是与先民们的生产生活有关,也可能是因为蛙的形象可以寄托先民们祈求物质丰裕、吉祥顺遂的美好愿望。</p><p class="ql-block">目前,蛙纹最早发现于仰韶文化彩陶器上。马家窑文化时期,在陶器内壁和外壁上均发现有蛙纹装饰,其表现形式多样。早期的马家窑类型蛙纹,绘制于器外壁者较多,形态在写实的基础上有所简化,逐渐趋向于抽象化。也有学者认为马家窑类型时期蛙纹仍为写实的表现手法所绘。</p><p class="ql-block">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蛙纹与之前蛙纹相比有了明显的不同,纹饰既体现了蛙的特点又表现出人的特征,可谓是蛙人合体,充满了浓郁神秘的宗教色彩。</p><p class="ql-block">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蛙纹除继承了半山类型蛙纹的特点之外,还发展出了一种蛙纹的特殊简化形式﹣-"肢爪纹",以此突显了蛙腿在远古人类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p> <p class="ql-block">蛙纹彩陶壶</p> <p class="ql-block">回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大漩涡纹。回纹出现在马厂类型彩陶纹饰中,富有特点。这类纹饰的结构,皆方折或直角,随着单彩或黑、红两彩并用以及重复直线网纹的运用,最终形成了多变的回形纹。这种对回形纹直线的运用,产生着流畅变幻的动感和简洁粗犷的力量感。回纹常常被视为吉祥的图案,其对称性和连续性象征着和谐、完美和持续,它还被视为生命的延续和繁衍的象征,寓意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复线回纹彩陶罐</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p><p class="ql-block">青海省民和县出土</p><p class="ql-block">回纹彩陶罐</p> <p class="ql-block">连弧纹是半山类型出现的纹样,使用率较高,由多层向下弯垂的连续弧形带纹组成,由马家窑类型的水波纹发展而来。早期为单线垂弧,是辅助纹饰,一般装饰在壶、罐类器物腹部主体图案的下沿一周。中期多以红、黑复彩构成多层垂弧,每层一般由两三条黑色加一条红色连弧带组成。晚期出现垂弧锯齿纹,垂弧跨度变大,只有两组,且上、下缘均有锯齿纹。马厂类型的连弧纹是半山类型</p><p class="ql-block">的延续,但构图比较简单、粗犷。</p> <p class="ql-block">水波纹彩陶钵</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p><p class="ql-block">青海省民和县出土</p> <p class="ql-block">齐家文化是以中国甘肃为中心地区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因首次发现于甘肃省广和县齐家坪遗址面得名。齐家文化分布于东起渭河上游、西至青海湟水流域,除了齐家坪遗址之外,较著名的有甘肃永靖大河庄遗址、秦魏家遗址、武威的皇娘娘台,青海乐都的柳湾遗址、神木石卯梁遗址等。纹饰以绳纹和篮纹最为常见,此外还有划纹、弦纹、篦纹、锥刺纹、小圆圈纹、附加堆纹等,器形早期比较简单,晚期种类增多富于变化。以双大耳罐和侈口高领深腹双耳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彩陶数量比较少。</p> <p class="ql-block">拍印篮纹大壶</p><p class="ql-block">青铜时代齐家文化</p><p class="ql-block">青海省乐都出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辛店文化是西北地区一支重要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畜牧业较为发达。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掺有石英砂、碎陶末、蚌壳末和云母片等掺和料。陶质粗糙、疏松、火候较低、器表多磨光,有的施红色或白色陶衣。器型以罐为主、有鬲、盆、杯、鼎、豆、盘等。彩陶的数量较多、彩与陶胎结合不紧密,易脱落。纹饰别具一格,笔触粗犷,以双钩纹、 S 纹、太阳纹、三角纹为主,还有少量的动物纹,反映出了畜牧生活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双钩纹出现频率很高,并且饰于陶器上腹中央最突出的部位,它是辛店文化彩陶最富特色和最具代表的纹样,也称羊角纹。对于双钩纹的发展渊源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双钩纹是由双向侧面犬纹复合而成,体现了古代先民的犬神崇拜。另一种解释认为这种花纹样式较接近于甲骨文中的"羌"字,推测是表现带有弯角羊头的标志性花纹,体现了羌人对羊的特殊情感。</p><p class="ql-block">双钩纹彩陶罐</p> <p class="ql-block">卡约文化是因1923年首先发现于青海省湟中县卡约村而得名的。卡约为藏语,意为山口前的平地。卡约文化是青海省古代各种文化遗址中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土著文化。东起甘青交界处的黄河、湟水两岸,西至青海湖周围,北达祁连山麓,南至阿尼玛卿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均有分布。卡约文化距今3600-2600年,相当于我国中原的西周时期。陶器主要为夹砂红陶和灰陶,陶土不经淘洗,夹杂陶末是其典型特征,皆为手制,以素面居多,其中四耳陶罐、长颈双耳陶罐、双耳陶罐、花边口沿无耳陶罐、带蓥手陶罐最具有代表性。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卡约文化一般分为卡约、上孙(阿哈特拉)、大华中庄三个类型。</p> <p class="ql-block">素面四耳罐</p><p class="ql-block">青铜时代(相当于中原西周时期)卡约文化</p><p class="ql-block">青海省互助县出土</p> <p class="ql-block">葫芦网格纹双耳彩陶壶</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至半山类型过渡</p><p class="ql-block">传甘肃出土</p> <p class="ql-block">旋纹是新石器时代各类文化彩陶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形式,它跨越了相当漫长的历史,涵盖了地域广泛的不同文化类型彩陶,因此对于旋纹的寓意也有较为广泛的争议。有学者认为,马家窑文化彩陶的旋纹是由鸟纹逐渐演变而来的。马家窑类型时期鸟纹扩展为四方连续图案,具备了明显的旋涡纹特征;二方连续涡纹出现后,鸟纹逐渐消失,此时旋纹的旋心较小。半山类型时期,出现了大旋心的旋纹。马厂类型时期,旋纹被四大圆圈纹取而代之。</p><p class="ql-block">旋涡纹双耳彩陶罐</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p><p class="ql-block">传甘肃出土</p> <p class="ql-block">四大圆圈纹双耳彩陶壶</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p><p class="ql-block">青海省乐都县柳湾墓地出土</p> <p class="ql-block">波折纹双耳壶</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p><p class="ql-block">青海省境内出土</p><p class="ql-block">青海彩陶由中原彩陶文化孕育而来,在早期移民文化与原住民文化的共同作用下,甘青地区成为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彩陶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文化连接,形成了地域广阔的早期中华文明共同体。</p><p class="ql-block">青海彩陶不仅是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形成的体现。通过对青海彩陶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互鉴中逐渐融合,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p> <p class="ql-block">感谢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