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0月17日~19日,携友一行开启一段浙江龙游、江西婺源三日游,迎着秋日的阳光,去寻找那一份属于古村与乡野的宁静与美好。</p><p class="ql-block"> “三门源村韵悠长,岁月悠悠故事藏。”龙游三门源古村,仿佛是一幅被时光晕染的画卷。古老的建筑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卵石路承载着岁月的痕迹。漫步在古村之中,感受着那份宁静与古朴,让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p><p class="ql-block"> “南门街区夜璀璨,华灯初上映辉煌。”当夜幕降临,大南门街区展现出别样的魅力。绚丽的灯光照亮了古老的城楼和街道,湖光阁影,火树银花,绚丽多彩;店铺林立,热闹非凡。在这里,你可以感受龙游大南门的厚重历史文化和美食文化。</p><p class="ql-block"> “天池荷花连天碧,万亩荷塘韵无穷。”天池的万亩荷塘是人类与大自然的杰作。荷叶田田,群山环抱,深秋时节,绿叶与枯荷相间,微风拂过,掀起阵阵光影斑驳的波浪。在这里,你可以尽情欣赏万亩荷塘的壮观和美丽,感受大自然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塘村楠木岁月悠,水口林深绿韵留。”婺源的塘村千年楠木水口林,是一片充满生机与神秘的地方。八百年苦槠高大挺拔,千余棵楠木生机勃勃,世所罕见。漫步在水口林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情愉悦。</p><p class="ql-block"> 三日的龙游、婺源之旅,让人流连忘返。在这里,我们领略了古老的村落、璀璨的夜景、美丽的荷塘和神秘的水口林。每一处景点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让我们一起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去寻找那些被时光遗忘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今日推出本次行程的收官之作《塘村千年楠木水口林》。</p> <p class="ql-block"> 塘村,名不见经传,与婺源的汪口村、江湾村、李坑等耳熟能详的名村相较似乎默默无闻。因此,我原本也不寄于厚望,但是当我步入村口,立即被这片茂密的水口林给深深的吸引了,她就像藏在深山人不识的闺秀,安静、俊秀、古雅,只待有缘人的发现和相识。也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散发着原始而古朴的美。</p><p class="ql-block"> 带给我惊喜的不是那棵八百年树龄的苦槠,也不是那几乎被绿荫笼罩的古村落,而是那千余株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的野生金丝楠木群。试问天下,有谁能将如此众多的金丝楠木当作村口的风水树?</p> <p class="ql-block"> 其实塘村並非泛泛之辈,塘村建村于北宋中叶,古称塘源。后由俞姓迁居潋溪旁建村,因俞、鱼谐音,俞姓的先辈们取“鱼入塘必衍之兆”而得此村名。寓意着村子会人丁兴旺、繁荣昌盛。</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俞姓居此已九百五十余年,传三十二代。尊婺源俞昌为首祖,传约三十八代。明代初洪武年(公元1363年)有俞进士任知州。清代有奉直大夫,历朝中举、进士多人,果然是塘能养“俞”。</p> <p class="ql-block"> 千年楠木水口林: 婺源原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徽州地处万山丛中,峰奇峦秀,水清潭碧,居民村落多借助山水布局,无论依山而建还是临水而筑,都有水口林,又称风水林。水口林如绿色屏障将村庄紧紧环抱在绿林之中,远远望去,只见林木,不见村落。在水口林中,最普遍的作法是以桥作关锁,辅以树、亭、塘,往往还建有桥、亭、阁、楼、寺、塔、书院等,与水口林共同构成水口园林,供村人游憩或行旅歇息。有的山村在落差大的水口林筑坝拦水,建水车、水碓,将水能用于生产生活。因此,水口林还有保护村落防风、挡沙,固土等功能。</p><p class="ql-block"> 婺源水口林多以银杏、槠树、枫树、柏树、樟树为风水树,尤以樟树为最。以楠木作为水口林主要树种的仅有塘村,更有趣的是塘村的金丝楠木实为福建闽楠,相传唐村的俞氏先祖与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为表兄弟关系,朱熹返乡祭祖时,送于塘村俞氏先祖福建的楠木苗若干株,于是隔着千山万水,闽楠在塘村深深扎了根。清末太平天国战争中,村落古建筑大部分毁坏,而村落水口的园林却奇迹般的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 二百年树龄的“苦槠”。苦槠为壳斗科锥属大乔木,江南常见之树,全身都是宝。其树四季常绿,喜温暖、湿润环境,但也能耐阴、耐干旱、耐贫瘠,是一种不择地而生的坚强树种。同香樟、枫香、银杏等古老树种一样,是很多江南村落周边风水林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古树上的树皮上有美着岁月摩挲的痕迹,那一道道纹理,一块块青苔,像是古老的图腾,诉说着塘村千年的风雨变迁。</p> <p class="ql-block"> 八百年树龄的苦槠,苦槠也是一种长寿树,成百上千年的古树比比皆是,尽管有些村庄世易时移几经变迁,但作为风水树的苦槠树林,却可能一直屹立不倒。对一些走出村落的游子来说,他们也许曾在大苦槠树下纳凉歇息、做活计、捡拾苦槠子,或小时候曾在林中捉迷藏、玩游戏、听故事,哪怕仅仅作为村庄形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苦槠树也让人难以从记忆之中抹去,成为一些游子对家乡风物最深刻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长寿树下心连心。</p> <p class="ql-block"> 千年塘村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如始建于清代的“塘村渡”、始建于宋代的“百年水堨”、古代的“水碓旧址”等,无不是塘村的历史印记,同时凝聚了古代先民的治水智慧。</p> <p class="ql-block"> 婺源在历史上曾属于徽州,因此婺源的古建筑风格属于典型的徽派建筑,这种风格在婺源得到了广泛的保留和传承。婺源的古建筑群保存完好,包括明清时代的古祠堂、古府第、古民宅和古桥等,这些建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保存状态良好。塘村的民居同样保留着徽派风格。</p> <p class="ql-block"> 义善亭:亭上一联:“美俗相承留胜迹,新遒初启展宏观。”</p> <p class="ql-block"> 义善亭背面的另一联;“千载传𠄘嘉义举,八方来客结善缘。”</p> <p class="ql-block"> 義善桥:義善桥修筑于清代乾隆年间,石拱桥(单孔),长约七米,宽约四米,位于村口水渠之上,外形美观。桥边原有桥亭一座,毁于战火,后于二00九年加筑—義善亭,方便村民游憩或行旅歇息。此桥见证了塘村百年的岁月风尘,漫步于桥上,观赏金丝楠木水口林,听石桥下潺潺流水,似乎在聆听岁月的倾诉。</p> <p class="ql-block"> 古桥上树影婆娑、光影斑驳,似乎在向人诉说着如歌的当月。</p> <p class="ql-block"> 一条塘村的母亲河—“潋溪”,流经这千年古村,为塘村带来丰富的水源和灵动。潋溪河水清澈,风景宜人。两岸植被茂密,浓荫蔽日。当然,遇到雨季,潋溪也会发威,而此时,两岸的千年古树就成了塘村的保护神。</p> <p class="ql-block">水天一色,倒影无双,画面唯美。</p> <p class="ql-block"> 对于塘村来说,这片水口林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不仅仅一片珍稀的树林,更是村民们的信仰寄托和守护神灵。在过去的岁月里,水口林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守护着村庄的安宁。它涵养水源,让塘村免受洪水之灾;它净化空气,使得每一口呼吸都充满了清新的味道。而村民们对这批树林充满了敬畏之心,从古至今,一直守护着它,不允许任何人随意砍伐破坏。这种人与然的和谐共生,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p><p class="ql-block"> 对于我们来说,漫步在这片神奇的水口林,呼吸着千年楠木带来的清新空气,享受着那一份大自然赋予的宁静,有一种聊解乡愁、梦回“老家”的感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