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简介 <p class="ql-block">宋朝(960-1279年),分北宋(960-1127年)与南宋(1127-1279年)。</p><p class="ql-block">北宋的创建者为赵匡胤,原为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夺后周政权,称帝于开封,建立宋朝。</p><p class="ql-block">北宋开国后,宋太祖以“杯酒释兵权”的策略削武将职权,将兵权收归中央。又改革官制,提拔文臣出任州县长官。中央增设副相,又使枢密使、三司使分掌兵财,以分相权。由于当时全国还尚未统一,自963年起,宋太祖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攻灭荆南等南方割据政权,在北方要地驻兵防守,为继任者大一统打下了基础。976年,赵匡胤之弟赵光义登上皇位,即宋太宗。979年,北汉被消灭,中国大部分被统一。</p><p class="ql-block">北宋历经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九世。1127年,金国军队攻入开封,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p><p class="ql-block">在整个北宋期间,收兵权,削藩镇及宰相职权,重文轻武,在步步强化中央集权统治的同时,也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在宋仁宗时,范仲淹主持的澄清吏治、改革科举、整修武备、减免徭役、发展农业生产等“庆历新政”,开了北宋改革风气之先。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终因保守派反对而废止。到了北宋末年,统治极度腐朽,最后在金军的猛攻之下土崩瓦解。</p><p class="ql-block">靖康之变后,徽、钦二帝被俘。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即位,建立南宋,即宋高宗。1138年,宋高宗正式定都临安。南宋时期,统治者依仗长江天险,苟且偷安,不思进取。对外长期施行求和政策,向金称臣纳贡。对内则压制军民抗金,甚至不惜残杀爱国将领。</p><p class="ql-block">南宋后期,蒙古族崛起于漠北。宋廷抗蒙的战争不断。1276年,元朝军队占领临安,益王赵昰、广王赵昺等残存势力退守崖山继续抵抗。1279年,大臣陆秀夫背着8岁的幼主赵昺跳海而死,南宋灭亡。</p><p class="ql-block"><b>宋代经济:</b>1、农业:“苏湖熟,天下足”,说的是当时江浙一带粮食产量高。植茶、植棉等。2、手工业: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成就突出。3、商贸繁荣:“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清明上河图》。</p><p class="ql-block"><b>文化科技交通:</b>在文化领域,理学、文学、史学、艺术等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二程、朱熹、欧阳修、苏轼、司马光及沈括等优秀人物,享誉千古。这一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交通方面,陆路-遍布全国的驿站,海路-通往多国的航线。</p><p class="ql-block"><b>重文轻武政策:</b>为扭转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防止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重文轻武对政权的稳固有积极的作用,但也造成了军队战斗力减弱、官吏冗余效率低下的负面影响。</p> 杯酒释兵权 <p class="ql-block">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守信等大将饮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家置产,享受清福。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故事的来历。</p> 烛影斧声 <p class="ql-block">烛影斧声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p><p class="ql-block">由于赵匡胤并没有按照传统习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后世怀疑赵光义谋杀兄长而篡位。976年10月19日夜,赵匡胤病重,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第四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宋太祖二弟赵光义早已窥伺帝位,收买王继恩为心腹。当他得知太祖病重,即与亲信程德玄在晋王府通宵等待消息。王继恩奉诏后并未去召太祖的第四子赵德芳,而是直接去通知赵光义。光义立即进宫,入宫后不等通报径自进入太祖的寝殿。王继恩回宫,宋皇后既问:“德芳来耶?”王继恩却说:“晋王至矣。”宋皇后见赵光义已到,大吃一惊。知道事有变故,而且已经无法挽回,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答道:“共保富贵,勿忧也。”</p><p class="ql-block">史载,赵光义进入宋太祖寝殿后,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以及“柱斧戳地”之声,赵匡胤随后去世。21日晨,赵光义就在灵柩前即位,改元太平兴国。这个事件由于没有第三人在场,因此一直以来都有赵光义弑兄登基的传说 ,由于没有证据,成了千古疑案。</p> 杨家将的故事 <p class="ql-block">杨家将的故事主要围绕北宋初期的杨业及其后代展开。杨业,原名杨重贵,是五代十国时期北汉的一名著名将领。在宋太宗攻打北汉的过程中,杨业跟随北汉国主一起归降了宋朝,并得到宋太宗的赏识和重用。投降宋朝后,宋太宗派杨业镇守边疆,多次与辽国作战。杨业在辽国有非常高的声望,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在一次战役中被辽军生擒,绝食三日而死。杨业的儿子杨延昭,以及孙子杨文广等,也都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为保卫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杨家将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忠勇爱国的象征。</p> 狸猫换太子 <p class="ql-block">宋真宗时期,后宫两位妃子李妃和刘妃同时怀孕了。宋真宗道谁先生出皇子,立为皇后。李妃先一步生出了孩子,刘妃嫉妒,命太监郭槐找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掉了李妃的孩子。刘妃命宫女寇珠勒死太子,寇珠于心不忍,暗中将太子交付宦官陈琳,陈琳将太子装在提盒中送至八贤王处抚养。</p><p class="ql-block">再说真宗看到被剥了皮的狸猫,以为李妃产下了一个妖物,乃将其贬入冷宫。不久,刘妃临产,生了个儿子,被立为太子,刘妃也被册立为皇后。谁知六年后,刘后之子病夭。真宗再无子嗣,就将其皇兄八贤王之子(实为当年被换走的皇子)收为义子,并立为太子。一日,太子在冷宫与生母李妃见了面,母子天性,两人都面带泪痕。刘后得知后,拷问寇珠,寇珠触阶而死。</p><p class="ql-block">刘后在真宗面前进谗言,真宗下旨赐死李妃。小太监余忠情愿替李妃殉难,放出李妃。太监秦凤将李妃接出送往陈州,秦凤也自焚而死。李妃在陈州无法生活,只落得住破窑、靠乞食为生。幸亏包拯在陈州放粮,得知真情,与李妃假认作母子,将李妃带回开封。此时,真宗早已死去,李妃的儿子已经做了皇帝,史称宋仁宗。包拯又趁进宫向仁宗狄皇后贺寿之机,将李妃带进宫中,李妃才得以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仁宗见面,并道出了真相。</p><p class="ql-block">后来,包公又设计让郭槐供出真相。已做了太后的刘氏知道阴谋败露,自尽而死。由于包拯在这一案中立了大功,被仁宗任为首相。</p> 王安石变法 <p class="ql-block">王安石变法亦称熙宁变法。面对北宋三冗和积贫积弱的局面,1069年即熙宁二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p><p class="ql-block">概括而言,新法内容大体可分为富国和强兵两方面。富国方面实行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强兵方面实行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设军器监。还改革了科举、学校制度。变法部分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巩固了封建统治,缓和了社会矛盾,但触及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根本利益,遭到强烈反对。加之在实行中操之过急,出现扰民问题,变法最终失败。</p> 靖康之耻 <p class="ql-block">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p><p class="ql-block">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变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北宋王朝由盛而亡,只经历了短短100年时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写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span></p> 宋金和约 <p class="ql-block"><b>绍兴和议</b></p><p class="ql-block">1141年,宋与金于书面达成绍兴和议,两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宋割让从前被岳飞收复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每年向金进贡银廿五万两,绢廿五万匹。宋高宗希望把生母本人和徽宗的遗体接回,答应金杀岳飞。</p><p class="ql-block">1142年1月27日除夕夜,赵构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岳飞与其子岳云、部将张宪于临安。宋高宗生父徽宗的灵柩和生母韦氏本人被送回南宋。宋高宗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p><p class="ql-block"><b>隆兴和议</b></p><p class="ql-block">隆兴和议,是继绍兴和议之后南宋与金朝订立的第二个屈辱和约。</p><p class="ql-block">宋孝宗即位后欲进攻金朝,收复中原,便起用老将张浚等发动隆兴北伐,却被金军击溃。朝臣汤思退等群起攻击张浚北伐误国,力主和议。孝宗动摇不定,下罪己诏,罢黜张浚,任用汤思退等妥协派执政,并下令撤防,遣使与金议和。</p><p class="ql-block">1164年,在金军胁迫下达成和议:金宋两国皇帝以叔侄相称。改“岁贡”称“岁币”,银、绢各减五万为二十万两匹。宋割唐、邓、海、泗四州外,再割商、秦二州与金。隆兴和议之后,宋金两国维持了四十年的和平。</p><p class="ql-block"><b>嘉定和议</b></p><p class="ql-block">南宋宋宁宗时,宰相韩侂胄专权,定理学为伪学,受到当时不少士大夫的攻击。1206,韩侂胄抱有“立盖世功名以自固”的私心,发起北伐,因轻敌冒进,大败。金人要求惩办战争祸首,主和派礼部侍郎史弥远等杀死韩侂胄,函其首送给金人。</p><p class="ql-block">嘉定元年(1208),宋金达成嘉定和议:南宋在对金关系中的地位再次降格,称金主为伯父,岁币银绢各三十万 ,又以三百万缗钱赎回淮、陕两地。嘉定和议后,双方大致维持和平六七年。</p> 乾淳之治 <p class="ql-block">宋孝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宋朝相对进入到一个兴盛时期,史称“乾淳之治”。</p><p class="ql-block">宋孝宗平反岳飞冤狱,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在内政上,宋孝宗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p><p class="ql-block">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呈现政治繁荣的局面。南宋政府重视生产,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牛马遍野,余粮委田,出现了天下康宁的升平景象。</p> 南宋毁灭 <p class="ql-block">元朝开国皇帝/成吉思汗孙子,南宋毁灭者</p><p class="ql-block">忽必烈(1215年﹣1294年),是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最初只是大蒙古国的高级将领,当时的可汗是蒙哥(亲哥哥),只是在兴师伐南宋的途中,蒙哥突然病逝。忽必烈在部分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之后他击败竞争对手阿里不哥(亲弟弟),又继续其南征的步伐。公元1271年,蒙古建国号为元,并于1276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王朝走向了灭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