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旧时说到山西繁华之地,有“南绛北代”之语,南绛就是指绛州(新绛县)。这里有全国现存最早的官府花园——隋代花园。今天的新绛县城是民国以前的绛州州城,从隋代以来,绛州的州治就一直设在这里。绛州地处汾、浍之交,乃古代之名城,一方之重地。作为一个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绛州古城历经1400多年,其厚重的历史文化早就闻名遐迩。清代后期,绛州的工商业兴盛,商贾云集。在这座千年古城,能感受到浓郁的唐风宋韵。</p> <p class="ql-block">绛守居园池——国内现存最早的官府园林</p><p class="ql-block">绛守居园池,是我国现存唯一的隋代官府园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园林。绛守居园池亦称“隋代花园”“居园池”,位于新绛县城西部高地,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当时今新绛一带常有旱灾,县城附近的井水颇咸,既不能饮用,又不可灌溉。县令梁轨组织百姓开凿了12条灌渠,从城北30里处的鼓堆泉引来泉水,大部分浇灌沿途田地,小部分流入城中,解决了城中百姓饮水和田园灌溉的用水问题。大业元年(605),隋炀帝的弟弟汉王杨谅造反,薛雅和裴文安在城中居高垣“发土筑台”以拒隋军,因此形成大水池。后来把这个大水池利用起来,在池中建洄莲亭,旁植竹木花柳,逐渐形成了分布着“台亭沼池”的园林。</p> <p class="ql-block">绛守居园池之闻名,与唐代绛州刺史樊宗师的一篇奇文有很大关系。唐穆宗长庆三年(823),樊宗师写了一篇《绛守居园池记》,文中叙述了这处园林的缘起和园中的景观。樊宗师写文章很古怪,他不愿因袭前人,每句话都要独造,所以他的文章十分艰涩,号称“涩体”。樊宗师的这篇《绛守居园池记》总共700多字,吸引了后代许多有好奇心的人为之断句、注解。宋代诗人梅尧臣有诗云:“黑石镌辞涩如棘,今昔往来人不识。”欧阳修诗云:“穷荒搜幽入有无,一语诘曲百盘纡。”元代吴师道曾校勘此文20年,最后也未定稿。这篇以艰涩著名的奇文,无形中也增加了绛守居园池的知名度。</p> <p class="ql-block">绛守居园池之闻名,还与宋代庆历年间几位著名的文人在园中的游历有关。北宋名相富弼曾担任绛州通判,颇有政声,在绛守居园池修建了嵩巫亭。他在此地留有诗作题目也是《嵩巫亭》。庆历三年(1043),宋仁宗采纳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人的改革主张,施行新政。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遭到阻挠。庆历四年(1044),庆历新政施行刚一年,即告夭折。1045年,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人被诬为朋党,遭到排挤外放。范仲淹任陕西、河东宣抚使,欧阳修以五品谏官身份奉使河东。富弼降职绛州通判。范仲淹、欧阳修于是经常聚于绛守居园池,与富弼一起游园观景,饮酒作诗。几位文学大腕先后在绛守居园池留下诗作。在这几位大名鼎鼎的诗人中,因为欧阳修的岳父籍贯绛州,欧阳修曾多次到绛州逗留,对绛州更为熟悉,他有两首关于园池的诗作:《绛守居园池》《登绛州富公嵩巫亭示同行者》。范仲淹的诗作是《居园池》。著名诗人梅尧臣也写过一首关于绛守居园池的诗作。范仲淹、欧阳修几位名人的影响力,使得绛守居园池从宋代庆历年间开始,在园林美景和樊宗师的奇文之外,更增添了浓浓的诗韵。受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影响,后来有不少文人慕名而来。</p> <p class="ql-block">绛守居园池之闻名,还因为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王冶秋先生首先发表了《拨开“涩”雾看园池》,继而有汪菊渊、阮仪三、陈尔鹤、赵慎等研究人员对绛守居园池的考察、研究、呼吁,这座湮没已久的千年名园恢复了往日的盛名,引起国内外园林研究者的注意。</p><p class="ql-block">根据樊宗师的《绛守居园池记》,隋唐时期的绛守居园池,水面约占全园的四分之一多,是北方典型的“自然山水园林”。水从西北注入园池,形成三丈有余的悬瀑。水池中有子午桥贯通南北,桥中有亭曰洄莲亭。池边有芳草、蔷薇、翠蔓、红刺相映。池南是一组回廊,与太守寝室相通。池西南有虎豹门,左边的墙壁画有一幅猛虎与野猪搏斗图,右边的墙壁是一幅胡人驯豹图。池东南建有新亭和槐亭。決決水流从望月亭下流过。东南角有柏亭。池的正东是苍塘,西望水面,池水波光粼粼。正北是横贯东西的风堤,临池而观,池边的亭榭栏杆楹柱倒映水中,如烛光摇曳,如蛟龙相蟠,色彩斑斓。苍塘西北有高地,登原四望,眼前高原巍巍,耳边水声涛涛。池之西是一片茂密的梨树林,这里叫白滨,每逢梨花盛开,如素衣女郎翩翩起舞。俯瞰园中,大小亭台,点缀其间,城墙在高地绵延,好像山峰迤逦不断。可见,唐代绛守居园池的布局以水为主,原、堤、渠、塘等地貌为骨架,花草树木为主题,亭台楼榭为点缀,构成以自然风光为主的特有风貌。</p> <p class="ql-block">宋代的绛守居园池比起唐代已有较大的改观,从咸平六年(1003)绛州通判孙冲所作《重刊绛守居园池记序》中可以看出大致轮廓。宋时园池水面已大为缩减,基本上只剩唐时“大池”部分,池东的苍塘和池西的白滨已不存在,风亭也不知所之。不过,园中的建筑物增加了很多,如礼贤亭、感恩亭、浩气亭等,皆为宋代新增,园中的亭、轩建筑物增至12个。池之中唐时修“洄涟亭”的小岛,宋时曰水心,南北皆有桥连通岸上,南边的称昂格。池中的芙蓉、水中的游鱼、临水的山石、园中的花木构成另一番景观。范仲淹在《居园池》诗中写道:“池鱼或跃金,水帘常布雨。怪柏锁蛟龙,丑石斗豹虎。群花相倚笑,垂杨自由舞。”这时的绛守居园池已从唐代的“自然山水园林”转向“建筑山水园林”。</p> <p class="ql-block">明代正德年间,园中重修了洄莲亭,正德十五年(1520)新建了嘉禾楼。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缭以周垣,重加建筑,亭榭渠塘,一如旧制”。这时恢复的“旧制”,实际上是明代的旧制。晚清以后的园林,根据植物花卉的不同特点,划分成春、夏、秋、冬四个景区,形成写意的山水意境。经明清时期的构建,宋代的“建筑山水园林”又增添了“写意山水园林”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绛守居园池走过漫漫1400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添建维修,成为我国园林史研究的重要场所。从隋唐时期的“自然山水园林”,到宋元时期的“建筑山水园林”,再到明清时期的“写意山水园林”,传承有序,形成我国北方园林的独特面貌,展现了各个时代的造园艺术特色。有奇文、名诗相伴的绛守居园池,是我国园林艺术发展的活化石,是一座文化名园,是镶嵌在河东大地上的一颗珍宝,值得我们倍加珍惜。</p> <p class="ql-block">香港著名的南莲园池,就是以绛守居园池为蓝本,以唐代樊宗师的《绛守居园池记》及近年来专家的研究为依据,建造的一座仿唐园林。像唐代的绛守居园池一样,南莲园池的布局也是以水为主体,堤谷地貎为骨架,花木植物为主题,辅以供游人休憩的亭台等建筑物,构成以自然风光为主的园林风貌。南莲园池内的石碑上,有“仿唐代山西绛守居园池之设计”一语,可见地处河东的千年名园绛守居园池,在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巨大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绛州大堂——古代州衙大堂的翘楚</p><p class="ql-block">绛州大堂面阔七间,进深八椽,东西长29.20米,南北宽15.40米,建筑面积311.28平方米。大堂始建于唐,元代重修。大堂的建筑风格粗犷豪放,淳朴威严,前后门的楹柱十分粗大,难以合抱。为扩大堂内面积,采用了减柱法,内柱大量减少。大堂高大宽阔,横梁为六椽栿、四椽栿、平梁三架重叠,巍峨壮观。在古代,州衙大堂规制一般为面阔五间,而绛州大堂面阔七间,颇为罕见。全国现保留有三处古代的州衙大堂,绛州大堂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据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命大将军张士贵在绛州设帐募兵,薛仁贵就是在这里从军。现大堂内有4块大型石质莲花柱础,是唐代的建筑遗存。</p><p class="ql-block">在大堂北面的墙上,有一通刻于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10)的石碑《文臣七条》。《文臣七条》颁布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是当时文官须遵循的七项准则。《文臣七条》的关键词只有14个字:清心、奉公、修德、责实、明察、劝课、革弊。各条后面的简要说明也只有80个字,言简意赅,涉及德、勤、实、廉、能多个方面。在《文臣七条》颁行一百年之后,时任绛州知州将其刻立于绛州大堂之上,以警示自己和后继者。这通刻立于900多年前的为官准则石刻一直“守在”大堂之上,显示了历代“官德”的一脉相承,也使这座千年古建的历史文化氛围更加厚重。</p> <p class="ql-block">龙兴寺——唐宋名刹</p><p class="ql-block">龙兴寺,位于新绛县城北端的高崖之上。始建于唐,原名碧落观,唐高宗时改称龙兴寺。宋代,因宋太祖赵匡胤曾寓居于此,改称龙兴宫。后为僧人所居,又恢复龙兴寺之名。巍峨的龙兴寺佛塔,至今仍是新绛城的标志性建筑。 </p><p class="ql-block">寺内现存的大雄宝殿为元代重修,殿内有宋金时期的彩塑。彩塑有毗卢佛、释迦牟尼佛、卢舍那佛及侍立观音、地藏、文殊、普贤。彩塑主佛高达4.5米,艺术价值颇高。</p><p class="ql-block"> 寺内有一碑亭,亭内是享誉全国的书法艺术名碑《碧落碑》。此碑高2.26米,宽1.03米,厚0.21米,系垂拱二年或三年(686或687),唐高祖李渊第十一子韩王元嘉的四个儿子为给亡母房氏祈福而立。文为篆体,共21行,每行32字。碑文的篆字与常见的篆字不同,是在前代诸家古体书法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创造出一种姿态优美、独具风格的新篆体,舒畅秀逸,历来金石家、书法家推崇为珍品。如果没有相当的古文和书法功底,实在难以辨识和通读《碧落碑》全文。在立碑200年后,咸通十一年(870),有个名叫郑承规的人用楷书将碑文释出,刻于另外一石,以便后世识读和临摹。“自宋以来,篆书家奉此为金科玉律,莫敢轻易一字。”</p><p class="ql-block">寺内的龙兴塔在大雄宝殿之后,为唐代建筑,原高8级,乾隆四十九年(1784)因坍塌重修,增至13级,高43.7米。平面呈八角形,为楼阁式砖塔。塔身体态秀丽,高耸入云,是新绛县城的标志性建筑。塔的每层都悬挂铃铛,微风吹拂,铃声叮当,有“八方协律”之称。塔侧有碑文记载,塔顶屡冒青烟,1937年、1971年、1976年、1993年都有冒烟的记载,为绛州古城一大奇观,亦为未解之谜。</p><p class="ql-block">龙兴塔东侧,有按原貌移建的两座宋金古墓,古墓中的砖雕精美。西边的是出土于万安乡杜村的宋墓,东边的是出土于泽掌镇北苏村的金墓。 </p><p class="ql-block">金墓为方形,在东西南北四壁的隔扇门下,有12块乐舞砖雕,南北各4块,东西各2块。每块砖雕都雕有1人,2人跳舞,10人演奏。舞者姿态灵活,衣带飞舞,动感十足;每个演奏者手中的乐器都不一样,有琵琶、腰鼓、排箫、拍板等。人物姿态优美,衣饰线条流畅,活灵活现。墓室中的砖雕作品,技法细腻,形象逼真,反映了宋金时期绛州一带的砖雕艺术已趋成熟。</p> <p class="ql-block">绛州三楼——罕见的三楼并峙</p><p class="ql-block">绛州三楼位于新绛县城西部的高垣之上。明清时期所在州府的县城有钟鼓楼者甚多,绛州出奇之处是钟楼、鼓楼、乐楼三楼并峙:钟楼在南,鼓楼偏北,乐楼在东。三楼之间有坡相连,名曰七星坡。七星坡,因坡中嵌有北斗七星而得名,直坡段的主台阶71级。坡面皆由条形青石铺成,与底端坐南朝北的乐楼相对。坡顶高耸的鼓楼,又与南面的钟楼遥相呼应。站在七星坡头,可俯视古城全貌。</p><p class="ql-block">钟楼始建于北宋,现存建筑为明万历年间遗构。钟楼面阔进深各一间,外观看去不像一座楼,更像一个亭子,亭亭玉立。内悬万斤巨钟,金代所铸,据说夜深人静时,钟声可传至数十里之外。</p><p class="ql-block">鼓楼始建于元代,现存木结构为明代所遗。近年曾进行过翻修,东西向有门洞穿过。</p><p class="ql-block">最具特色的是乐楼,为明代遗构,近年多次予以抢救性维修。乐楼为演戏之戏台,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前檐插廊,并出抱厦一间,屋顶中心间凸起,犹如阁楼形制。乐楼台前的七星坡,坡道宽广,呈倾斜状,形成自然的台阶,类似现代剧院中的楼座,观众可以在七星坡观看演出,不受任何遮挡。</p> <p class="ql-block">稷益庙壁画——题材独特的农业百事图</p><p class="ql-block">在新绛县阳王镇,有一座稷益庙,艺术价值极高。庙中现存正殿、戏台,均为明代建筑。正殿为悬山顶建筑,殿内运用了减柱法,减去了前排的两根金柱,使祭祀的区域显得十分开阔,也为人们观赏东西两壁的壁画提供了便利。戏台为明三暗五,从正面看为三间,实际为五间,单檐歇山顶。台口的宽度达10米,表演的区域开阔。为了扩大演出空间,前面的两根柱子外移。</p><p class="ql-block">稷益庙正殿内东、南、西三面满布壁画,面积130平方米,共绘有人神400余位,是国内现存明代壁画中的巨幅佳作。虽然是明代壁画,但在线描方面继承了晋南地区元代壁画风格,线条的粗细多变化,笔力雄健,爽畅自然。</p><p class="ql-block">东壁壁画以三圣为中心布局,整个画面布局左右对称。三圣为黄帝、伏羲、神农。《三圣图》左右侧为《仕女图》。中部左边绘有《狩猎图》,画面上有七位狩猎者,背景是秀丽的山林。右边与《狩猎图》对应的是山林中的六位农夫,人物与树木布局自然协调。左下部的《捕蝗图》,描绘的是行进在朝圣队伍中的几位农夫,牢牢捆缚着一只成精蝗虫作为朝圣祭品。一位身着白色衣服的农夫,手中抓着捆绑蝗虫精的绳子;旁边一位穿蓝色衣服的人端着盘子,盘中放着鸟;后边一位戴帽子的农夫手里提着笼子。农夫各有特色的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无不显示着他们对害虫的痛恨之情,刻画可谓淋漓尽致。而对蝗虫精则进行了艺术夸张,使其形状狰狞可怖。《捕蝗图》显示了明代晋南民间画师非凡的想象力与高超的造型能力。东壁两侧绘有后稷降生的传说故事,有“牛羊躲避”“禽鸟饲养”“樵夫发现”“母亲抱回”等画面。在东壁的中下部,画着一位奔跑中的通报人,手持令旗,腰挎宝剑,身背箭盒。帽子上的带子随风飘起,身上的衣服都向后飘动,我们仿佛可以听到他急促的呼吸声。 </p><p class="ql-block"> 西壁壁画也以三圣为中心布局,西壁三圣为大禹、后稷、伯益。大禹头戴高冠,身着蓝袍,端坐中央;后稷坐左首,手执谷穗;伯益坐右首。右边楼阁中,几位侍女行走在长廊中,或抱琵琶,或捧果盘、食盒。左边为《祭祀图》,祭祀的贡品有猪、牛、羊,桌上摆着三个牌位,中间为“昊天玉皇上帝位”,左为始祖后稷神位,右侧当为伯益神位。祭祀者为皇帝和文武群臣,分列两旁的乐队手持器乐鸣奏。《祭祀图》上部为《稼穑图》:右上角的麦田中,两个农夫正在割麦,前边一年长者一手握镰一手抓麦,回头和另一人说话。打麦场上,有人堆麦垛,有人打场,一头牛拉着碌碡正在碾摊在场上的麦子,一人手执鞭赶牛,一人则拿着扫帚扫场,还有一人肩扛木杈正准备翻场,一小孩手拿簸箕在牛后拾粪。地上还放着木锨和耙子,都是打场需要的农具。碾好的麦子堆积如山,麦堆上插一面小旗,两人正在装袋。装好的粮食有的已放在驴背上准备驮走。壁画中的种种,正是晋南农村麦收时节的实景再现。</p><p class="ql-block">稷益庙壁画,不像通常在寺庙中所见的宗教壁画,而是歌颂大禹、后稷、伯益为民造福的功绩,再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艰苦历程,可以说是画在墙壁上的一幅农业百事图。壁画内容丰富,场景宏大,布局严谨,色彩绚丽,画艺精湛,是研究我国古代农业历史的重要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就壁画的表现题材、绘画技艺而言,稷益庙壁画完全可以与永乐宫壁画相媲美。</p> <p class="ql-block">福胜寺彩塑——精美绝伦的宋金艺术</p><p class="ql-block">在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光村,坐落着千年古寺福胜寺,也是一处值得参观的古迹。该寺坐北向南,为四进院落。现存主要建筑为元代遗构。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有山门、天王殿、弥陀殿(正殿)、后大殿,两侧有十殿阎君殿、三霄娘娘殿和东西配房、厢房,还有廉颇、蔺相如配殿等建筑。</p><p class="ql-block">弥陀殿,重檐歇山顶,五铺作双下昂斗拱,面阔、进深各五间,四周围廊。弥陀殿初建于唐代,现存为元代遗构,明弘治年间重修。殿内塑有弥陀佛及胁侍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有唐代风格。在弥陀佛宝座的背后,悬塑有南海观音、善财童子、明王及供养人等,是宋代彩塑精品。殿内两侧,有金代补塑的十六罗汉及明代加塑的四大天王。十六罗汉都如真人般大小,神态各异,或目视前方,或盘膝而坐,或相向交谈,或面带微笑,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p><p class="ql-block">弥陀殿的弥陀佛像高4米,正中高坐,面相圆润,双目下视,双耳垂肩,左手置于腿上,右手半举,掌心侧向上,作说法状。左侧的观音菩萨,圆脸细眉,口小鼻直,身披长巾,前胸裸露,左手掌心朝上置于腹前,右臂稍弯曲,右手立于胸前,身体微向前倾,姿态婀娜。右侧的大势至菩萨,左手掌心朝上平举于胸前,右臂稍弯置于胯部,掌心朝内举于腰间,身体微倾,神情庄严。整组塑像造型优美,比例协调,色彩富丽,有雍容华贵之气,盛唐遗韵明显。</p><p class="ql-block">弥陀佛宝座背后的悬塑渡海观音,被誉为“中国最美观音塑像”。该塑像高达6.1米,采用高浮雕手法,比例适度。观音菩萨头戴华冠,胸挂璎珞,体态修美,面容秀丽,和蔼可亲。观音身上衣服的褶皱、头顶的祥云与飞舞的飘带,以及作为背景的大海波浪,共同构成飘逸的动感,使整个画面鲜活欲生。尤其是用层层叠叠、起起伏伏、深浅不同的曲线浮雕海水的波浪,营造出深远辽阔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了大海漫无边际、波涛汹涌的气势,达到了咫尺千里的效果,可谓巧夺天工。观音身旁的善财童子,造型别致,小手圆润,额头饱满,神情天真,萌态十足,堪称“最萌善财童子塑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