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年人的记忆与年轻人的思想,并行不悖。</p><p class="ql-block">刚才,骑自行车出门买早点,遇上了弟弟的同学在骑电动车送报纸。也快六十岁了吧。弟弟的同学小时候很风光。爸爸是中学的体育老师,大高个,常年在学校运动场上穿梭,走在街上是一道风景;妈妈在邮电局当话务员,头上戴两个耳机,右手滴滴滴地敲着电码发报,活像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地下党。他和妹妹也都穿着衣兴的衣服,令我们这些光屁股的穷孩子很是艳羡。</p><p class="ql-block">我们这样大小的学生,除了凤毛麟角考上大专中专之外,体制内的或国家安排或接班,都高高兴兴地拿工资去了,农民的孩子只能跟父辈们一样,接过了镰刀锄头,面朝黄土背朝天,成了人民公社的社员。</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社会发展张力很强,人们身上有干劲,心中有希望,肩上有力量。但也有少部分日子过得不那么顺畅。弟弟的同学就是这少部分人中的一个。下岗、老婆提出离婚、当投递员……,那些年他给我的报箱送报纸,老远跟我打招呼。</p><p class="ql-block">感慨于改革开放前的那段时光:农民被牢牢地禁锢在家门口的土地上,到县城或外出,要凭村里的申请到公社开证明。推荐上大学也轮不到农民的孩子,除了当兵之外,没别的出路能跳出农村。爱情是个奢望。青梅竹马输给了城里的铁饭碗。要么家里劳力多,能挣工分,能撑门户;要么就弟弟妹妹表姐表弟之间换亲。人间的悲喜剧中,喜剧少见。</p><p class="ql-block">中国的农民,超出人类最基本的勤劳、朴实、隐忍……,浑身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这样的族群,如果富不起来,谁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