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书展随笔

路上老僧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远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48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开幕式现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法兰克福书展随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陆幸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访德第一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波音757穿越欧亚大陆,经过12个小时的飞行,于傍晚时分抵达法兰克福市上空。从机舱向下俯看,墨绿色的林海簇拥着一片片广袤的绿地。不远处,点点绿茵中矗立着一幢幢高楼和中世纪的歌特式教堂相映成趣,显示了这座古老城市的现代气息。美茵河将全市一分为二,湛蓝的河水在薄暮的秋阳蕴染下泛着迷人的光彩。一艘艘游艇在河中游弋,河畔五颜六色的帐篷宛如盛开的鲜花点缀着城市的黄昏,充满诗情画意。</p><p class="ql-block">法兰克福市是德国大诗人歌德的诞生地,是工商业、金融和内河航运中心。法兰克福飞机场则是全欧最大的航空港,平均42秒钟起落一架飞机,忙时有几十架飞机在空中盘旋等待降落。当我们步下弦梯,进入德国海关时,身着米黄色制服的边防警察友好地用中文向我们问好。拥有128人的参加第48届国际图书博览会的中国代表团,仅用半个小时就办完了入关手续,进入德国境内。</p><p class="ql-block"> 江苏参加2003年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的小组一行5人步出机场,立即上了房东宋先生的面包车。小宋是中国土木工程公司驻欧洲办事处的副代表。他一边开车,一边和我们聊着这里的风土人情。驶出熙熙攘攘的机场,进入郊区的高速公路,汇入滚滚向前的车流。公路两侧筑有高高的隔音墙,墙上爬满了绿色、黄色、红色的常青滕,景色十分迷人。</p><p class="ql-block"> 小宋侃侃而谈:“德国的高速公路是世界上惟一既不限速,也不收费的公路,许多欧美国家的车迷,有时专门到德国来过车瘾。”</p><p class="ql-block"> 进入市区已是万家灯火时分了,来往的车辆,形成一条灯的河流。面包车静静地驶入林阴道。高大的橡树投下斑驳的树影,这里显得寂静而安谧。两旁一幢幢花园别墅的窗口闪烁着柔和的灯光。小宋说:“这儿是富人区,穷人一般都住在市里,富人们为了呼吸新鲜空气,远离尘嚣,反正他们上下班都有自己的汽车。”</p><p class="ql-block"> 林阴道的两侧确实停着一辆辆奔驰、宝马等豪华汽车,有的老爷车样子十分古怪。小宋说:“德国的社会治安是全欧最好的,极少有抢劫、杀人、盗车案件发生,所以车子一般都停在路上。越是古老的车子,越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老爷车的价格是很昂贵的。”</p><p class="ql-block"> 代表处座落在路尽头的斜坡上,三层楼的小别墅依坡而建,坡下则是用高大的松树、橡树、水杉等围着的一片宽阔草坪。这里原来是德国一位律师的别墅,1992年代表处用250万马克购下了它。</p><p class="ql-block"> 小宋热情地领着我们楼上楼下转了一圈。进入用棕褐色木栅栏的小院就是二楼。这一层是客厅及客房,三楼则是宽大的运动室、电视室,顺着楼梯下到底层是室内游泳池、桑拿浴室、锅炉房、厨房、餐厅、会议室、办公室,推开中间会议室的玻璃门就是花木扶疏的庭院。整个代表处只有正副代表两人。</p><p class="ql-block"> 个代表是位50多岁、为人热情的女同志,我们喊她“王大姐”。王大姐说:“在这儿生活还是很方便的,到附近的超市买东西比一般商店都便宜。就是寂寞,只有每年的书展期间,迎来一批批国内的客人才稍显热闹,平时总是冷冷清清的。”</p><p class="ql-block"> 她接着说:“这儿的工作、家务、采购、接待全是自己干。别看地方小,但是铁道部的领导到德国来都住这儿。”她指了指墙上他们与丁关根、韩抒滨等领导人合影的照片,自豪地介绍。</p><p class="ql-block"> 进入整洁、舒适的客房,打开电视机,可收视28个频道,除德语节目外,还有法语、英语频道,可选择的余地很大,节目内容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洗过澡后,躺在床上聊天,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但是凌晨3时就再也无法入睡。我望着落地长窗外树影朦胧的夜色,但见一轮皎洁的明月亮晶晶地挂在树梢,将一片银辉撒向天地。四周万籁俱寂,法兰克福之夜,神秘而迷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江苏参展小组一行五人从左往右: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刘建屏,译林出版社总编辑章祖德,南京大学出社社长时惠荣,河海大学出版社副社长,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处长陆幸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异国同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出访德国期间,漫步于法兰克福街头遇到的中国同胞不多,偶有同胞模样的人也多为日本人。连我们也多次被日本人误认为是他们的同胞。有一次我和江苏少儿出版社副社长刘健屏步出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以步代车,浏览市容,悠闲地到火车站去乘地铁返回住所。迎面来了两位矮小粗壮的日本人,他们满面堆笑,叽哩咕噜地用日语向我们问路,我们只能摊摊手耸耸肩表示听不懂他们的日本语,也不知道路在何方。他们只好悻悻离去。</p><p class="ql-block"> 但是,在博览会中国展台,每天都能遇到飘泊于异乡的男女同胞。“中国”字样的中英文标识像磁石一样吸引着那些海外游子,他们在我们的展台前留连忘返,忍不住要谈谈生活,叙叙乡谊。</p><p class="ql-block"> 江苏展台常常见到江苏籍的海外游子,他们像是串门一样随便地来坐一坐,谈一谈,相互之间竟也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充满着亲切温馨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法兰克福火车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花影萍踪</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兰克福第48届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的第四天。一名身材修长,着藏青色西装套裙的女士挽着一名材魁梧,高鼻凹眼的德国男子来到江苏展台。女士皮肤白皙细嫩,面容姣美,一对会说话的丹凤眼,黑瞳仁里闪烁着聪慧的光芒,属于一种气质高雅,善于言词而又猜不出准确年龄的知识女性。总之,她德文流畅,中文典雅,给人的印象极佳。</p><p class="ql-block"> 他的男朋友则肤色红润,皮肤粗糙,棕色的眼睛,薄薄的嘴唇镶嵌在一张四方大脸上,长得憨厚木纳。女士自我介绍是宜兴人氏,姓Y。曾就读南京大学外语系德语专业,毕业后分配在北京某名牌出版社,当年曾为该社一著名刊物的编辑。该刊享誉中外学术界,因有五名女性主持,故有“五朵金花”之说,Y女士系“金花”之一。86年公派出国为访问学者,89年返国,因出版社领导班子已更换,“金花”们也已分散,自感与后来的领导性格不合,旋又借助德国友人的关系重返德国。</p><p class="ql-block"> 开放、热情、美丽的Y女士,曾为德国老板打过工,当过德文翻译,现在很想和她德国的男朋友一起搞一家中文图书的代理公司,从事她所熟悉的工作。Y女士滔滔不绝地侃侃而谈,她的德国男友只是似懂非懂地点头微笑。眼中流露出的温暖笑意,注入了许多理解的温情。Y女士的话题几乎信口道来。因为同行的译林出版社总编辑章祖德是她同系不同届的校友,算是学兄;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时惠荣教授则是她的师长,故而常常聊到一些熟人的近况,发出开怀的笑声,充满着故乡校园里校友、师生般的亲切之感。她捧着南大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奇绝——紫砂茶壶》大型立体图书向她的德国男朋友详细地描述着故乡陶器的精美,脸上不无自豪得意之色。她的那位棕眼棕发的日耳曼男友,打开立体图书,用多毛的大手,轻轻抚摸着镶嵌在书页中的紫砂陶片茶壶模型,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时社长看着他们那爱不释手的样子,立即慷慨地将此书赠送给了她的男友。日耳曼人腼腆地推托了一下,也就笑纳了。 </p><p class="ql-block"> 下午,热情的Y女士一定要陪我们去逛商场。我们一边走,一边赞美着法兰克福的美丽,德国人的热情。时社长甚至眉飞色舞地介绍一次外出迷路,去一理发店问路,被热情的德国理发师开车送回寓所的故事。而Y女士对文明知礼的德国人则另有一说。她真诚地说:“那是表面现象,你们作为德国的客人,他们确很热情,因为没有利害冲突,你们的来访甚至还带动当地旅游文化业的发展。我们作为栖身于他们国家的外国人,生活是很艰难的。德国老板对中国打工者的苛刻挑剔,有时令人难以容忍,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使得即便领了绿卡的中国人也难于从事他们认为体面的工作,如我所熟悉的文化、出版工作,更不要谈侪身于政界、企业界谋求发展了。这一点德国甚至不如美国,允许从事的只能是饮食业、服务业。生活难以为继时,可以申请开餐馆,虽然很来钱,但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能够从事的职业,比如我就不行。”她还愤怒地告诉我们:“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偏见,比如对中国人权的指责,西藏问题等等,都固执得令人难以接受。最气人的还是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凡中国选手拿了金牌,电视台的评论员总要暗示是吃了兴奋剂,凡没拿到金牌,就是没吃兴奋剂云云。为此,我们常常就上述问题和德国人争得面红耳赤。”说到自己的祖国、家乡,Y女士很动感情,美丽的丹凤眼闪烁着晶莹的泪光。问到今后的归宿,她说:“我已习惯了这里的一切,回去恐怕已不习惯了。”说完还亲昵地看了一眼那魁梧的德国男友,感情的交流尽在不言中。临别时,她热情地邀请我们去科隆,可以住到她男友家。当然我们不可能到她所栖身的寓所去打扰他们。</p><p class="ql-block"> 薄暮时分,她挽着男友的胳膊和我们依依话别,她那欣长苗条的身影沐浴在金色的落日余晖里,一阵凉爽的秋风吹来,掀动起她那缝制考究的西服套裙。裙裾处的小腿膝弯处那灰色的丝袜竟然留下了一个明显的破洞,映衬着那洁白的皮肤,十分显眼。她生活得并不富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展馆入口处劳动者雕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留学生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书展结束,撤馆那天,生活在德国的同胞们蜂涌而来,希望能够廉价地购得一些祖国的图书,以消解他们在异国他乡对中国文化的渴求之感。如果有幸遇到熟悉的展团成员则可以免费挑选一大批图书满载而归。我们十分理解同胞们的心境。一位身着米色风衣,留着齐耳短发的年龄大约四十上下的妇女来到台。从她朴素随意的打扮来看,就是在中国也显得土气了些,那黑里透红的脸膛,可以看出她早年生活在农村。她自我介绍是江苏淮阴人,医科大学毕业后到德国留学。为此和丈夫离了婚,独自带着一个尚在读书的儿子在德国。好在她进修和儿子读书在德国都是免费的。进修之余还从事护理工作,打工挣钱以补生活之用,日子过得很艰辛。听了她的叙述,我们深感同情。她挑了许多医学方面的图书,我们几乎是半卖半送了。最后她又挑了许多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儿童读物,说是给儿子看的。她说现在最烦的是儿子,由于在德国长大,中文说不好,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十分隔膜;而要在德国申领绿卡十分困难回国之后,又怕跟不上学校的教育。在德国留学的中国人对子女的教育大都存在这样的尴尬。因此,像少儿版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连环画以及《资治通鉴》、《中国历史故事》等都是她采购的对象,那是给儿子的启蒙读本。</p><p class="ql-block"> 我们帮助她捆扎好两大捆图书,目送着她提着两大捆沉甸甸的图书离开我们的展台,心情和她的步伐一样沉重,这就是我们的海外学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书展中国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梦逝欧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刘建屏系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到德国后就立即与他的同行Z先生联系上了。Z先生当年在国内也是小有名气的儿童文学作家,年轻时当过兵团战士,后来成了某杂志的编辑。其夫人是事业型的女性,80年代末来到德国,经营餐饮业,已开出了一方天地,在距离法兰克福15公里的小镇上开了一个小餐馆。以后生意做红火了,又赚了一些钱投资国内,在北京开了快餐的连锁店。现在夫人飞机往返北京和法兰克福之间兼顾两头生意,而德国的小餐馆则主要由Z先生经营。Z先生已经六年多未回祖国了,自称是想家想得厉害,但是不能离开餐馆一步,如歇业15天餐馆就得倒闭。半年前他在高速公路上酒后驾车,出了车祸,被吊销了驾驶执照。经营小餐馆把他忙得焦头烂额,钱是赚了不少,但他的心情经常处于莫名其妙的狂躁之中。当餐馆老板与写小说当作家心境是不一样的,主要是文化上的失落,使他陷于深深的苦恼之中,心情忧郁,借酒消愁,常常喝得酩酊大醉。他想重操旧业,既无时间,也缺灵感,过去那种思如泉涌的文化氛围恍如远去的一帘幽梦,他原来所熟悉的中国少年儿童在他的脑海中已成褪色的旧照片,德国的文化融不进他这个语言的隔膜者。初到德国,因语言不通,连街都不敢上,生怕迷了路回不来。</p><p class="ql-block"> 近几年,常用的德语能够半生不熟地来几句,被已在德上了中学的女儿讥笑为:“爸爸的德语语法全是错的。”女儿在学校成绩非常好,已完全融进了德意志的语言和生活环境之中,然而中文却半生不熟,对中国的文化更是一窍不通。这是在德国长大的第二代华人的文化断层现象。为了女儿,为了她的学业,他还在苦熬着,他们全家已取得了绿卡。</p><p class="ql-block"> 第48届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撤馆那天,他来了。一头卷发披散在脑后,络腮胡子剃得只剩下唇上的一撇,有点像鲁迅留的那种。粗壮的身材,随意的穿着保留着作家不修边幅的气质。他穿梭于几家出版社的展台之间,带着旅行用的那种推车,对文学、历史、少儿类的图书,大有席卷一空的架势。直到小推车实在装不下了,才恋恋不舍地离去。好在他在出版社的朋友多,这些书全是朋友们免费送的。那天晚上,他把国内来的朋友们邀请到他开的小餐馆,关上店门,停止营业,亲自掌勺,烹调了一桌丰盛的中国饭菜款待远道来访的家乡客人。他喝着德国啤酒,向朋友们倾诉着在德国谋生的艰辛。借着酒兴,他唱起了忧郁的中国歌曲,面对即将归国的友人,很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闻之使人凄然泪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古色古香的法兰克福火车站入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六、樱花小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0月6日上午,德国著名的通俗小说作家孔萨利克来到江苏展台。他是专程来与我省译林出版社总编辑章祖德洽谈他的小说《迷幻世界》中文版的出版事宜的。孔先生高高的个头,梭角分明的脸庞,皮肤白晰,透出健康的红润。希疏的银发被梳理得一丝不苟,着一身天蓝色的名牌西服。碧如湖水般的蓝眼睛纯净而透明,极有神采。孔先生待人彬彬有礼,眉眼含笑,虽是76岁高龄,却神采奕奕,精神烁癯,他的翻译兼生活伴侣G小姐,30岁不到,系云南省白族人,高高的颧骨,粗糙的皮肤,大眼阔嘴,被涂抹得红红的嘴唇和尖尖的十指十分引人注目。鹅黄色的短裙勾勒着她曲线分明的矮小身材,一头大波浪长发覆盖着她下巴很宽的脸庞,总之,以国人的审美观,无论从长相上和身材上都不算是靓丽的女人。然而,其他中国留学生则告诉我们她的脸还是蛮性感的,有着一种索菲娅·罗兰似的美,否则,德国大名鼎鼎的作家怎会不惜毁家弃妻而追求她。据说,孔萨利克原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为了与妻子离婚,他的一半财产归了妻子,他的出版社因此而破产。G小姐是四川大学外语系毕业,曾服务于中国旅行社云南分社。</p><p class="ql-block"> 当年孔先生去云南,曾得到她的悉心照料。以后孔先生资助她去德国留学,遂与孔先生同居成为所谓生活伴侣,也叫“性伴侣”,是对没有缔结婚约关系的男女同居行为的雅称,在西方这很司空见惯。在舆论自由的西方世界,著名作家的婚变显然是新闻界爆炒的热点。舆论界对他与G小姐的同居大肆渲染,孔先生竟泰然处之,甚至还有点自豪。他们的大幅照片出现在德国报纸,标题竟称为“孔萨利克与他的樱花小姐”。孔先生为人潇洒、豁达,生活、工作极有规律,10月份之前是写作时间,每年都有1至2部长篇小说问世;10月份之后休息、旅游。他至今已有150多部长篇小说问世,是德国产量最高的畅销书作家。</p><p class="ql-block"> 自从与来自中国云南的樱花小姐结为伴侣后,每年都要在春节前后到中国来一趟。老孔幽默地称为:“到中国去看爸爸、妈妈。”尽管G小姐父母的年龄比孔先生要小得多。孔氏极具幽默感,一次警方要去抓捕一伙犯罪分子,与老孔开玩笑说:“你去不去?”善写通俗小说的孔氏竟天真地要与警察一起抓捕罪犯,了解第一手资料以充小说素材,最终被他的樱花小姐劝阻,声称:“犯罪分子十分凶残,杀人不眨眼,如冒然前去,则有生命危险。”孔先生才十分遗憾地放弃了这一打算。孔先生自称是中国的“女婿”,对中国非常友好以他整洁的外表,保养得极好的身体来看,G小姐对他的照顾是很周到的。破产后的孔先生,仍然孜孜不倦地以笔耕来谋生,他头脑的睿智、敏捷,生性的风趣、幽默,都可以看作是“童心未眠”、“宝刀不老”的表征。其不竭的创作源泉是否来自于樱花小姐的爱情,这就不得而知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七、章公轶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二十多年前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的往事随想。还有些事情亦可纳入文中,包括我们参加"一日游″去海德堡时持票误坐了头等车廂,列车员前来解说,同行只有译林社章祖德懂英语,经他解释,我们才去了普通车箱。我们去商店买望远镜,习惯性地与店员讨价还价,也是张公当翻译。发生争执时,张公解释道,国外购物明码标价,不存还价一说。那时的我们经济还不算宽裕,后来再去欧美澳等国购物,也就心安理得照价付款,心情又有所不同了。</p><p class="ql-block"> 祖德公后来还告诉我,当年所写的樱花小姐后来与孔先生的财务顾问发生恋情,只身离开孔先生家,弃作家而私奔了。孔先生也已离世多年。世事变幻,如今吾辈亦垂垂老矣,不知樱花小姐和杨小姐怎么样了。关于孔先生,张祖德曾写过一篇《七千万人读他的小说》文章,97年登载在《出版广角》上。</p><p class="ql-block"> 祖德先生系前译林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学贯中西,俄语和英语极佳。回想当年出访德国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期间,章公祖德风度翩翩,周旋於众多国外同行中间洽谈版权贸易,谈笑风生,如鱼得水。在江苏展团甚至中国展团众多的出版社领导中也是独领风骚,因其是南京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文革前的毕业生,第二外语是英语。分配到江苏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任教。本身又是英美俄语小说的译者、外国文学的编审,故英俄语极为流畅,这是参加外事活动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其它出版社领导及我等所望尘莫及的。 </p><p class="ql-block"> 即便即退休多年,至今依然充当重点国外图书的编审工作。在书展同行十多天中,他与我同处一室,交流甚欢,听其介绍中外出版界名流轶闻奇闻亦多,外出旅游购物他又不厌其烦充当翻译,后来去荷兰、法国得其助益不少。</p><p class="ql-block"> 后来在出版社的打盗版工作中多有合作,又对其风釆加深了印像。记得是2004年前后,译林出版社独家购买英国牛津版教辅在中国的发行版权。图书甫一问世便遭遇侵权盗版,章公怒不可遏,竟然以社长之尊,不顾风险,独自前往南京各书刊报亭摊点暗访收集证据,追根溯源,举报到我所任职的市场管理部门。如果系明目张胆的盗版,通报查禁收缴即可,打着出版社旗号以协作出版名义侵权的却有些难办,因无法可依,难以非法出版物明令查禁。</p><p class="ql-block"> 章公随后又不辞辛苦随同我们直追发行窝点,查封账目拿到来往账目详细清单才算铁证如山敲定买卖书号行为。随后协作出版方领导风尘仆仆赶来南京与章公展开唇枪舌剑的艰难谈判。双方其实都是熟人朋友,章公也是仗义执言,正当维权;对方其实并不知发行权国内市场专有,被蝇头小利诱惑,失足侵权盗版之列。在本办调解下各退一步达成赔偿协议,侵权图书停止销售。剑拨弩张之势,也是出之公心,双方一笑,握手言和。</p><p class="ql-block"> 不久京城社领导调任江苏凤凰集团为董事长,成了章公领导。我笑问张公有否给穿小鞋之类。张公哈哈一笑,不仅无有此等小人作派,而且上下级之间合作愉快。其实京城出版名人当年也是与我有合作的朋友。其人绝对官场有胆识的君子,出版界有见识的学者。风波起落,宦海浮沉,独自挺身担责,花开花落,宠辱不惊,笑看云卷云舒。也是敢于仗义执言,直抒胸臆,傥论叠出之高士。即便退出领导岗位,也绝不为官身束缚,时有高论发博,抨击吋弊及官风颓败,以笔为旗毫不留情,绝无摧眉取宠,谄媚跪舔权贵之陋习,也算我苏出版界君子之一,和章公祖德及美术社社长索菲和我等算是同道相求,同声相应之人。此为一段佳话。</p><p class="ql-block"> 说来章公祖德也是我同居一院的多年邻居、我们之间亦师亦友。他对我写作多有助益。今年在祖德公的鼓舞下我创作出版了四卷本《古罗马墓志铭》。七年前他鼎力推荐英国启蒙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兴亡史》,我披卷览读果然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近闻我正在创作《中世纪帝王论》祖德不厌其烦为我找了不少书。先是约我去他家取《欧洲中世纪文学史》和《世界宗教》两书。我知道,他大部分藏书均已无偿捐赠给了江苏师范大学,自藏图书肯定是他所珍爱,现赠送予我很是感动。两天后,又收到他寄来的两箱图书,是他专门从出版界同仁中收集的有关中世纪典籍八本,尽为精装厚本,亦是近年来外国学者研究中世纪重大事件人物的最新成果:《奥斯曼帝国》、《中世纪欧洲》、《欧洲创生》、《中世纪的英雄及奇观》、《逐鹿记》、《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中世纪的历史与文化》、《战争与试炼》是我写作中世纪历史不可或缺的历史文献。收到上述图书夜不能寐,曩情纷涌,与张公交集往事涌上心头,欣然命笔直抒胸臆,绝不徒作大言伪善之言,有负君子之交之美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奉接译林社章公祖德惠赠圖書(古风长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倏忽辞國再歸來,</p><p class="ql-block">喜得新書入寒斋。</p><p class="ql-block">春秋季轉摇楓葉,</p><p class="ql-block">家園雾鎖籠亭臺。</p><p class="ql-block">平生風麈充吏俗,</p><p class="ql-block">半世功犬删文哀。</p><p class="ql-block">素帳尙留詩畫氣,</p><p class="ql-block">鐡筆空揮玉階苔。</p><p class="ql-block">友朋四散知音杳,</p><p class="ql-block">雁鸿空唳白鹤徊。</p><p class="ql-block">靑鸞枝頭嘆月黯,</p><p class="ql-block">丹心箧底刼餘灰。</p><p class="ql-block">莫問禁垣芳草地,</p><p class="ql-block">讀鐫詩史賦襟懷。</p><p class="ql-block">鴻鵠残生枕边夢,</p><p class="ql-block">杜鹃九死绝涓埃。</p><p class="ql-block">筆走風雷出紅塵,</p><p class="ql-block">雲壤馳道接天津。</p><p class="ql-block">精衛海填魂應在,</p><p class="ql-block">夸夫日逐夢尙新。</p><p class="ql-block">抱薪傳火成往日,</p><p class="ql-block">採花插陌景幻春。</p><p class="ql-block">漢家陵闕秦王塚,</p><p class="ql-block">兵馬俑動起幽靈。</p><p class="ql-block">古爲今用弃洋夷,</p><p class="ql-block">殘照西風獨留神。</p><p class="ql-block">章公赠我五彩石,</p><p class="ql-block">無才可去补蒼溟。</p><p class="ql-block">袖里奇珍光璀璨,</p><p class="ql-block">夢中黄梁奈河天</p><p class="ql-block">极目世外仙株耸,</p><p class="ql-block">拮取芳華點古檐。</p><p class="ql-block">鳥啼翠坪尋素花,</p><p class="ql-block">林謐芳楹覓紫煙。</p><p class="ql-block">歷歷硯池墨融處,</p><p class="ql-block">爲君賦寫未来篇。</p><p class="ql-block">高山流水存知已,</p><p class="ql-block">白雪陽春見鸿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初冬11月於南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章祖德向他曾任教的江苏师范大学捐赠藏书</span></p> <p class="ql-block">章祖德,译林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编审,研究生导师,《凤凰文库》顾问,曾策划出版“世界文学名著译丛”、“世界英雄史诗译丛”、“人文与社会译丛”《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牛津英语》教材、《外国流行小说名篇丛书》、人民文学版和上海文艺版“企鹅经典译丛”等,多次获得国家级优秀图书奖项,被授予“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全国外国文学出版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译协理事、江苏省译协副会长,现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顾问。有译著200万余字,论文若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笔者在德国海德堡市参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法兰克福市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法兰克福市中心正义女神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