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加拿大之19:蒙特利尔

高山流水

10.14<br>今天计划花一天时间游览蒙特利尔的景点。“蒙特利尔”一词来源于中古法语“Mont Roya”,意思为“皇家山”。<br><div>细雨蒙蒙中出门,出了酒店不远便是地处旧城中心区的蒙特利尔唐人街。</div><div>红墙黄瓦的中式牌楼和两侧威武庄严的白色石狮子,恍惚回到了国内。<br></div> 19世纪80年代,大批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和开采矿山的华工选择在蒙特利尔定居。19世纪90年代初,唐人街开始形成并逐渐壮大。<div>踏入牌楼,沿街都是带有中文标识的商铺。人吃五谷,药房必须有,感觉参茸行也是每个唐人街的标配。</div> 继续往前来到十字路口,右侧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修建的中山公园。公园正在维修,外面长廊里有一尊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政府于2013年赠送的中山先生塑像。 横的街道是步行街,街道两边中餐馆鳞次栉比。 蒙特利尔市已将唐人街认定为历史古迹,这是该市第一个被认定为历史古迹的区域。<br>唐人街是华侨华人融入加拿大主流社会的一扇门,也是他们的向往美好生活的希望之门。<br> 蒙特利尔被早期华人称为满地可,这个名字挺好。只要你努力满地都可以找到机会,生存发展下去,早期的华人移民也是这样一路创业过来的。附近还有一家满地可中华医院。 蒙特利尔这座城市除了满满的法国风情建筑,另一个特色就是教堂多。蒙特利尔有大小教堂450多座。最受游客青睐的则是位于老城区的蒙特利尔圣母大教堂(Basilique Notre-Dame de Montreal)。<br>圣母大教堂是哥特复兴式建筑的杰作,建筑大部分于1829年完工,圣殿是在一年后建成的,而两座塔楼则分别在 1841 年和 1843 年建成。现在东北边靠Rue Saint-Sulpice街边的东塔(La Temperance)正在维修,和西南边的西塔(La Persévérance)呈现黑白配状。两个塔楼均配有钟。<br>两塔之间下凹部分,上层有三座尖顶拱形佛龛内有三座雕像,中间圣母玛利亚(代表蒙特利尔)、左边施洗者圣约翰(代表魁北克)、右边圣约瑟夫(代表加拿大)。最下层则是教堂的三扇正门。但是现在教堂还没开门,门口已经有游客在排队了。<br> 教堂的前方是兵器广场(Place d’Armes),因这里曾是兵器交易市场而得名。这里被称为蒙特利尔老城的心脏,因为它是昔日蒙特利尔发展并走向兴盛繁荣的中心。<br> 广场上有一座保罗·舒默迪·麦森诺夫的纪念碑和塑像。1642年,麦森诺夫建立了Ville-Marie定居点,后来这个地方就叫做蒙特利尔。基座四角的雕像也是当时有杰出贡献的人物。塑像背面大楼是蒙特利尔银行(Bank of Montreal)。 买票按序进入教堂。圣母教堂更吸引人的不是它的外表,而是它富丽堂皇、流光溢彩的大堂。大堂内金碧辉煌的装饰和如梦如幻的灯光氛围,让人恍惚已步入仙界。 镶嵌在蓝色天花板上数以千计,以纯金打造的星星在灯光照耀下宛如星空一般美丽,这就是天堂的样子。 大厅正中央的神坛顶部是刺向穹顶的钟楼式尖塔,层层叠叠尖顶的拱形神坛上,供奉着耶稣受难的金色塑像和神秘幽蓝的背景交相辉映。 仰望大厅彩绘雕花的穹顶,正上方是一面大型玻璃镶嵌成的桃心菊花瓣大幅天窗,像天空中盛开的花朵。 教堂的另一个亮点是Casavant Frères管风琴,它建于1891年,是北美最大的管风琴之一。 整组管风琴由四个键盘和 7,000 个单独的管子组成。 教堂内部装饰华丽的柱子、复杂的木雕、雕像令人印象深刻。<div>这是支撑穹顶的描金装饰柱和栏杆。</div> 一个装饰柱边还有一座木雕楼梯。 楼梯上的雕刻记录了当地重大历史故事里的人物。 教堂里漂亮的彩绘玻璃窗描绘的是蒙特利尔的重大宗教历史事件,而不是圣经场景,这在教堂中相当不寻常。<div>这幅画的中间描述的是建造塔楼和安装钟的场景。</div> 一幅幅彩绘玻璃叙说着三百多年的教区历史。可惜窗前都有护栏,挡住了部分绘画。 途经步行街返回酒店取车,去皇家山。 皇家山(Mount Royal)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最高的山峰,于1876年设立为公园。皇家山是蒙特利尔市民周末徒步休闲好去处。<div>来到皇家山观景台,前方是游客中心。</div> 站在观景台,蒙特利尔BCD就在眼前。 虽然今天下雨,能见度还不错,不比上次晴天差。 右下角圆形建筑里有麦吉尔大学的药学系,屋顶上都是实验室的通风设备。 之后来到位于皇家山西南角的圣约瑟夫大教堂(Saint Joseph's Oratory of Mount Royal)。始建于1924年,在全世界天主教教徒的共同捐助下,于1966年正式完工。<div>这座罗马天主教宗座圣殿,也魁北克省的三大宗教巡礼地之一,与大多数圣母殿不同,这座宗座圣殿供奉圣约瑟夫。<div>进入院子,先看到的是耶稣在人间的养父约瑟夫怀抱小耶稣的巨大塑像。<br></div></div> 圣约瑟夫大教堂高124米;巨形圆顶高达97米,是世界上第二大圆顶教堂,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德大教堂。<br><div>教堂的正前方是一个巨型广场,被绿化为三个部分, 中间部分为游人步行道,两旁为两个车道。走过广场,就可以看到一条长长的台阶直通教堂。台阶中间的红色部分是供朝圣者们“跪走”上去的,两旁的则是给游客使用的。<br></div> 教堂主要有三层,底层和顶层各有一个大型的弥撒大厅(礼拜堂)。二楼室外平台上还有一个诺亚方舟。 教堂外部有车道,可以开到半腰;内部有上下有自动扶梯。我们被停车场工作人员引导到了半山腰停车场。<div>所以就从顶层开始参观。走进弥撒大厅,建筑内部高度非常高,陈列和装饰都非常原生态。</div> 没有奢华繁复,没有雕梁画栋,绝对是淳朴的本色之美。 管风琴排列出的形状像是天使的翅膀。 墙上挂着约瑟夫大教堂的创始人安德烈修士画像。 窗花玻璃也是比较简洁,图案比较抽象。 乘坐教堂内的自动扶梯到达底层弥撒大厅。 虽然高度矮了点,但是一样的朴实无华,简洁真的也是一种美。 圣约瑟夫怀抱耶稣像立于中央。 这里也有一排管风琴。<div>圣约瑟夫大教堂的管风琴是世界上最珍贵的10大管风琴之一。想象一下总数5811支管子在做弥撒时同时奏响出悠扬的乐声会是什么样的场景。</div> 这个大厅的彩绘玻璃色彩更丰富,花纹更写真。 二楼室外平台上的诺亚方舟承载着期盼与希望。 安德鲁呕心沥血几十载,将荒山变为殿堂。教堂博馆还保存着安德烈修士的心藏,没有去看。看了教徒为安德烈修士奉上的蜡烛。 这个地方太美了,需要找一个晴空万里的天气再来。 今天的蒙特利尔下了一天的雨。我们到达沃德伊多里翁(Vaudreuil-Dorion)时才看到今天的最后一抹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