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当寒风轻拂过初冬的枝头,带来一丝丝凉意,我和茶友洪土根怀着对古老文化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相约踏上了说走就走的古村落之旅。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场心灵与历史的对话,茶香与古韵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力溪村隶属浙江省松阳县樟溪乡,距县城七公里。力溪旧称“碧溪”,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这里,松阴溪潺潺流淌,牛犊潭碧波荡漾,四周古木参天,樟树、松树、竹林交织成一片绿意盎然的天地,是隐逸避世的理想之地。因“避”与“碧”同音,且地处溪畔,故初名“碧溪”。两宋之际,马氏与周氏相继迁入,与唐时孙姓并立,形成鼎足之势,“立”与“历”同音,遂改称“历溪”。至明代,吴氏、项氏亦迁居于此。因松阴溪与芳溪两流交汇,水势汹涌,常冲毁田舍。先民们以勤劳之手,克服自然之险,创建家园,遂将“历”字去门框,改称“力溪”,沿用至今,已有逾千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明代,吴氏与项氏迁居力溪。阙姓一支则于明永乐至成化年间,自福建上杭迁入松阳石仓源。清咸丰年间,阙氏苗胤再次迁徙至此,繁衍生息。如今,力溪村以周、吴、叶、项、金、阙、包七姓为主。村中仍保留着孙宅角、马家排屋、马家巷弄、吴宅磁、油车等历史遗迹。自古以来,力溪先民耕读并重,秉持“勤耕智读”的理念,培养后代,传承文脉。</p> <p class="ql-block">力溪村古迹众多,保存有宋、元、明、清各代的民居遗迹。文化大革命前,周氏宗祠及其大匾“叙伦”保存完好,至今周氏小宗祠犹存。村中有宋代开凿的周氏、马氏古井,明代的吴氏、项氏古井,清代的阙氏、孟氏、邓氏、上店叶氏古井。这些古井水质清澈,部分至今仍在使用,但多数居民已改用自来水。村南“天师殿”始建于北宋,清道光年间改建为“太保殿”;道堂寺建于唐广明;安山寺建于明嘉靖;道堂观建于明万历;另有白鹤殿、社殿、四相公殿、土地公庙等,至文化大革命前相继废除。改革开放后,宗教信仰自由,村民自发筹资重建了社殿、太保殿。村内尚存明清时期的古民宅十余幢,如吴家、油车金家、上下阙家、上店叶家、上村头叶家、大溪边叶家等。</p> <p class="ql-block">南宋时期,力溪村人周千八曾任翰林学士御史大夫,周隆泰为清朝六品军功。此外,吴良岩、吴茂才、吴茂应、周隆豪、周德荣、金显芬、金显鹏、吴茂森、包立大、包立辉等人,皆德才兼备,抗匪抗倭,立功朝廷,为民造福,清廉为官,深得百姓爱戴。金开明在七七抗战中,英勇杀敌,屡建奇功,被誉为抗战英雄。金达樟练就一身武艺,传授国术,杀敌报国,扬威海内,还悬壶济世,名扬松邑。</p> <p class="ql-block">力溪村民风淳朴,勤劳节俭,崇尚古礼,敦宗睦族。一年四季祭祀活动不断,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为祭祖节日,通常以正月初八为“上八日”,又称“上拜年坟”。清明时节,村民扫墓祭祖;冬至时,为祖坟添土;除夕之夜,则请年神。民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周氏宗祠每年正月闹元宵,有舞龙灯、狮子灯、花鼓灯(舞团儿、桂花亭、烂鱼灯等)。庙会众多,尤以每年二三月间的“迎太保”最为著名。届时,村民们将“太保老爷”神像抬出,绕村巡游,人潮涌动,周边村落及邻县的善男信女纷纷前来朝拜,传统文化生活极为丰富。</p> <p class="ql-block">力溪湖的水如琴弦轻拨,低吟着千年的曲调,它穿越时光的隧道,如一位慈祥的母亲,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命。</p> <p class="ql-block">漫步力溪村里的竹林小道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韵味,以及乡村的宁静与温馨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