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听说109 《道德经》精彩片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布衣

<p class="ql-block">  一 老子《道德经》精彩片段欣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道德经》第1章。</p><p class="ql-block"> 二 第1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p><p class="ql-block"> 三 第1章译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p> <p class="ql-block">  四 对《道德经》的理解,也有些差异,不同的人有不同道的理解,这也正常。只要自己认为合理的,能自圆其说,就是好的。我也曾看到一种解读:“道”,是不可以用文字来描述的,凡是能用文字来描述的“道”,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道可道,非常道”。</p><p class="ql-block"> 1 “道”是客观自然规律,是不变的,是永恒的,这是真理。</p><p class="ql-block"> 2 “变”,是有条件的。在特定的条件下,自然现象会发生“变化”。举个例子:“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规律。假如人们动用抽水机,把水从池塘抽到农田去灌溉,水不是向上流了吗?难道还要把“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改写成“水有时候往低处流,水有时候往高处流”?这不是废话吗?还是把各种各样条件下,水的千变万化都罗列出来,这还叫“规律”吗?</p><p class="ql-block"> 五 面对“道”是不可以用文字来描述的和“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存在缺陷。对《道德经》第一章的解读,拖到后面来写,如何来定义“道”?是一个不小的难题。</p><p class="ql-block"> 六 学习《道德经》,自然离不开对“道”的领悟,什么是“道”?学过《道德经》的都有一个共识:“道”是客观自然规律。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德经》的理论源泉是《周易》(比孔子学《周易》还要早好几十年)。</p><p class="ql-block"> 1 “道”的内涵到底包括什么?从《周易》的理论起源,伏羲“昂首观天,俯首看地”入手,观察到日月交替,昼夜转换,约6500多年前,在科技很不发达的年代,恐怕最多只能看到日、月、星、大地。大家也可以顺着我的思路,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猜猜“道”的内涵到底包括什么?既然“道”是客观自然规律,使劲往大猜,应该包括太阳系,再往大,银河系,再往大,整个宇宙空间,这总够了吧?结论是——不够。</p><p class="ql-block"> 2 回到周文王的《周易》,八卦图标的中心,是一个黑白阴阳合体,也叫阴阳双鱼。孔子研究了《周易》,领悟很透彻,率先把阴阳双鱼命名为“太极”,“太”字是一个“大”,一个点代表小,“太极”包括了从极大到极小,大到无穷大,小到无穷小。台湾教授曾仕强是《易经》、《道德经》理论的顶尖高手,他把“太极”总结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太精辟了。依据这一理念,我们再来猜猜,“道”的内涵到底包括什么?使劲往小处猜,应包括分子、原子、原子核,再往小处,质子、电子、中子,再往小处,微粒子、基本粒子、光子,量子。这总够了吧?结论是——还不够。</p><p class="ql-block"> 3 再回到周文王的《周易》,从八卦图标看,八卦分下、中、上三爻,或阴、或阳,下爻地,中爻人,上爻天,也称地道、人道、天道。虽然古代还没有哲学概念,但确实包含了哲学的理念。天道、地道属于物质形态,而人道属于意识形态,两者归属不同的领域。而且人道又又好坏之分,作为为人之道,总是鼓励人们往好的方面发展,去走“正道”。意识形态的情况也比较复杂,除了“正道”、“邪道”,还有不偏不倚取其中的“中庸之道”。</p><p class="ql-block"> 4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有这样的认为:“道”包含两方面内涵,在物质形态,“道”是自然规律:在意识形态,“道”也包含人的各种理念。“道”的定义真不易下。难怪有人认为是不可以用文字描述的,有人认为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p> <p class="ql-block">  七 了解了“道”,我们再来解读《道德经》的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说实在的,网上的、现有的资料,我看了是不满意的,没有理解老子真正的本意,是对“道”的分类和条件。</p><p class="ql-block"> 1 为了更好地解读,我以水为例进行分析,比较形象、直观。</p><p class="ql-block"> 道可道:在常规条件下,水的自然规律是往低处流,可以用文字记载,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述。</p><p class="ql-block"> 非常道:在特定条件下,如遇高温,水会成为蒸汽,升向空中;如遇高寒,水会结成冰柱,悬挂在屋檐,改变原有的规律。</p><p class="ql-block"> 名可名:在常规条件下,水是流动的液体。</p><p class="ql-block"> 非常名:在特定条件下,遇高温,水会成为蒸汽;水蒸汽遇冷空气,会成为雾;水蒸汽遇更冷的空气,会成为水珠(下雨);水蒸汽遇再冷的空气,会形成雪花;水蒸汽遇极冷的空气,会结冰(下冰雹)。形态和名称可以有多种。</p><p class="ql-block"> 2 对《道德经》的开篇第一句的解读:在常规条件下,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可以用文字记载,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述。在特定条件下,事物会改变原有的规律,形成新的规律。在常规条件下,物质可以命名,在特定条件下,物质改变了原有的形态,因此就有了多种名称。</p><p class="ql-block"> 3 网上所见的解读,往往从一字多义的角度去强解,那只是停留在表面上。</p><p class="ql-block"> 4 我的解读,从老子所表达的内涵上,去理解老子所表达的规律:“道”分两大类,一是在在常规条件下的基本规律,也称“常道”;二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也称“非常道”。物质也分两大类:一是在在常规条件下的基本形态,二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变化形态,可以有不同的命名,以示区别。揭示了“道”的多样性和可变性。这似乎更符合老子原汁原味的本意。</p><p class="ql-block"> 八 至此,总算有了较满意解读,困惑了很久,多次半夜醒来,转展难眠,消耗了不少脑细胞。再次感谢道姑的指点:慢慢看,细细品,好好悟。</p><p class="ql-block"> 九 结束语:开悟,就是要透过表象,去理解内在的本质。</p> <p class="ql-block">图片选自网络,致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