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央迈勇</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56611</p> <p class="ql-block">大觉寺又称大觉禅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阳台山东麓,始建于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年),初名清水院,是金章宗时期的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它坐西朝东,依山就势,保持了辽代契丹人建筑“朝日”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大觉寺山门</p> <p class="ql-block">两侧石狮威武雄壮</p> <p class="ql-block">寺内钟鼓楼光影斑斓</p> <p class="ql-block">两侧古柏苍劲挺拔</p> <p class="ql-block">大觉寺的建筑布局大体分为中路、北路和南路。中路为六进院落,自东向西依次为山门殿、碑亭、功德池、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藏经楼、舍利塔、龙潭、龙王堂。北路为旧时僧舍,有方丈院、畅云轩等。南路为清朝帝王行宫,是由戒台、四宜堂院、憩云轩、领要亭及山石、泉瀑组成的园林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南侧功德池边枫红似火</p> <p class="ql-block">寺内共有古树160株,有1000年的银杏、300年的玉兰,古娑罗树,松柏等。其中,无量寿殿前的左右各有一株银杏树,北面的一株雄性银杏,相传是辽代所植,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故称千年银杏、辽代“银杏王”。</p> <p class="ql-block">寺内猫咪成网红</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内正中供奉三世佛像,西墙及南北两侧山墙则为二十诸天像。无量寿佛殿则供奉无量寿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等西方三圣。每一尊都有独特的姿态和神情,在造像工艺上采用了拨金、泥金、沥粉贴金等精湛技艺,装饰纹样精美,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内顶部为井口式天花,藻井处于天花的正中央。藻井的中心位置盘踞着一条栩栩如生的蟠龙。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皇权和祥瑞的象征。这条蟠龙雕刻得极为精细,龙身蜿蜒盘旋,龙鳞清晰可见,龙爪有力地伸展着,仿佛随时都能腾空而起,显示出皇家寺庙的威严。</p> <p class="ql-block">大觉寺的秋色格外迷人。每年10月底到11月初,是大觉寺银杏的最佳观赏期。此时,满树的金黄银杏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与红墙古寺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此外,寺内的枫叶也会在秋季变红,为寺庙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大觉寺内的银杏树历史久远,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无量寿佛殿前北侧的雄性银杏,人称“银杏树王”,植于辽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高大粗壮,历经岁月洗礼,见证了朝代的更迭和历史的变迁,是大觉寺历史的重要见证者。乾隆皇帝曾为此树赋诗:“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枝孙绿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p> <p class="ql-block">这些银杏树形态各异,有的枝干挺拔,高耸入云,随性地向四周伸展,犹如一把撑开的巨伞,为古寺增添了一份庄严肃穆的氛围;有的呈现出独特的造型,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比如北跨院的“九子抱母”银杏树,形成“独木成林”的奇特景观;还有北下院的雌雄合抱“龙凤树”,也别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每到秋季,银杏叶由绿转黄,满树金黄的叶子与大觉寺的红墙灰瓦、禅房殿堂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秋日画卷。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光影婆娑,更增添了古寺的宁静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大觉寺内有四棵大名鼎鼎的一级古银杏树,除了上述提到的千年雄性银杏王、“九子抱母”和“雌雄合抱”的银杏树外,还有一株与之对称的雌银杏树。</p> <p class="ql-block">“松柏抱塔”是北京大觉寺内一处独特的景观。大觉寺内的白塔位于中轴线的最高点,在塔的南面有一棵松树,北面有一棵柏树。这两棵树的枝条向白塔生长,仿佛要伸手将白塔抱住,因此得名“松柏抱塔”。</p> <p class="ql-block">除了欣赏秋色,游客还可以在大觉寺品尝到美味的素斋和禅茶文化。寺内的餐厅提供各种素食菜品,口味清淡,营养丰富。同时,游客还可以在寺内的茶馆品尝到正宗的禅茶,感受禅茶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大觉寺的山门朝向东方,这体现了辽国时期契丹人“朝日”的建筑习俗。契丹人认为东方是神圣的方向,这种独特的朝向使得大觉寺在众多寺庙建筑中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山门上有匾额“敕建大觉禅寺”,这几个字彰显了大觉寺的皇家背景。在古代,“敕建”意味着寺庙是由皇帝下令修建或重建的,具有较高的地位和特殊的意义,也反映了当时皇家对佛教的重视和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