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积木玩具,以其独特的自由组合特性,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创作舞台。在玩耍的过程中,幼儿们不仅需要运用观察力、分析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来理解和操作这些看似简单的积木块,还要思考如何将它们按照自己的创意拼接起来,形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和结构。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p> <p class="ql-block">当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大型户外积木时,他们对材料充满了好奇,但大多数时候,他们的搭建方式仍停留在简单地垒高上,偶尔会有围拢、桥式的形式出现。尽管孩子们给自己的作品取名为城堡、火车、医院等,但从整体来看,这些作品依然以堆砌为主,显示出孩子们的建构技巧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游戏过程中,虽然出现了几个人的合作,但这种合作关系并不稳固,频繁的变化中,仍有3到5个孩子选择独自游戏,享受个人的创造世界。</p> 教师支持 <p class="ql-block">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引导孩子们。首先,在室内的活动中,我提供了搭建方法的图示,鼓励孩子们仔细观察并学习。接着,邀请大班的哥哥姐姐展示他们的搭建作品,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更高层次的创意与技巧。最后,我指导孩子们在游戏前找到合适的伙伴,共同商讨搭建计划,为接下来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通过系统地学习搭建技巧,孩子们的表现逐渐发生了变化。在后续的搭建过程中,开始有小组尝试使用架空垒高的方法,作品也逐渐显现出一定的计划性。然而,仍然有一部分小组在过程中改变了最初的搭建目标,显示出计划执行上的不稳定。</p> 教师支持 <p class="ql-block">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做出了新的尝试。在游戏过程中,我不断地鼓励孩子们,赞扬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和创意,以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分享环节,我确保每位孩子的作品都能得到正面的反馈。同时,我特意邀请那些搭建技巧提升较快的孩子分享他们的经验,希望能够激发其他孩子的学习热情。此外,我还准备了丰富的积木材料和辅助工具,以及必要的经验支持,如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孩子们提供充足的支持,让他们能够更加自由地发挥创意,将心中的蓝图变为现实。</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周的努力,孩子们的搭建技能有了显著的提升,他们开始运用架空加覆盖的技术,尽管覆盖的材料有长有短,并不美观,但总是建造出带有屋顶的房子了。其实每一次成功的搭建,都是他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随着一次次的实践,孩子们的作品越来越丰富多样,团队合作意识和游戏计划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们更加投入于游戏中,享受着创造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作品更加丰富!</p> <p class="ql-block">合作行为增加</p> 游 戏 感 悟 <p class="ql-block">积木搭建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和创造力,更在游戏中的协商、讨论与交流中促进了他们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培养了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当孩子们大胆自信地介绍自己的作品时,这不仅是对他们努力的认可,也是对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同时,这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反思自己作品的机会,为下一次的搭建活动奠定了基础。每次游戏结束后的分享环节,孩子们总是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也为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全班能力的整体提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如一位教育评价专家所说: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在建构游戏活动中,教师适当、有效地组织活动评价,可以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促进幼儿游戏技能、经验的提升,为每一个幼儿刻画出属于他们独一无二的成长图像。</p> <p class="ql-block">自主游戏并非放任不管,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细心观察,及时捕捉孩子们的学习契机,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成长的教育目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