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民”,本来指奴隶,是战争中虏获的战俘。后泛指百姓,与官相对,与君相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古代一般情况下,“民〞与“人”的意义是有区别的,“人”作为种群的名称,与动物相对,民是人中的一类,指没有官职、没有地位的人。因此汉语中以“平民”来指称普通的人民,以区别于贵族或特权阶级。在封建专制时代,统治者草菅人命,奴役百姓。因此“民”前常冠以“草”字,作为对平民的蔑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因此,一个社会的进步,一种先进制度的产生,它的最基本的判断标准,就是民字在字典中的释义和现实生活的地位,要有根本性的改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