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是我们插队五十周年纪念。两年前就和曾经同在一个村的插友约好,8月6日开始了我们的重返桃园村之旅。 从原平回京后心情难以平静,那段蹉跎岁月的经历令人难以忘怀,久久挥之不去……总想写点什么,又不知从何下笔……</p><p class="ql-block">感谢小宝两年前回村写的精彩全面的美篇,我可以摘录些参考和盗版素材了,呵呵。</p> <p class="ql-block">我们回村小分队一行有朱小皖,许小济,李龙海,关小宝,宫理业和我共六人,由小皖和小济各开一辆车。说来也巧,我们六个还是发小和校友呐!</p> <p class="ql-block">查了天气预报,在我们出行这几天北京和原平都有雨,顾不了那么许多了,走起!</p><p class="ql-block">大清早北京城区还下着大雨,在石门营收费站集合时,雨居然停了!吉星高照,我们都是幸运的人!</p> <p class="ql-block">在涞源东服务区与同行的臧红地汇合,一起向原平进发!</p> <p class="ql-block">六个多小时后到达原平市,先在小小的“和平酒楼”打个尖儿。点了最具原平特色的过油肉,想当年那可是最高级最解馋一道菜啊!现如今已经不是当年的味道了。还有莜面栲栳栳,侉炖腔骨等,量挺大,很实惠,根本吃不完。</p> <h3>入住市里最豪华的四星级黄河京都大酒店。</h3> <h3>大堂里明亮大气,很有都市风。</h3> <h3>宽敞平坦的大街,鳞次栉比的商厦和建筑,这么繁华的城市,哪有我印象中的那个县城的影子啊?<br>记得那时开玩笑地说,在旧城买个锅盔(当地特色的饼子)摔了一跤,锅盔就摔到新城了。</h3> <p class="ql-block">原来在原平市工作的我们的桃园村老乡王成利和高还补热情地冒雨带我们游览了滹沱河边的天涯山。</p> <h3>走在新修的大路上为我们讲解天涯山和滹沱河的前世今生。2005年我们回村的时候还没这条路呢。</h3> <h3>相聚在天涯山下。</h3> <h3>天涯山,滹沱河,终于又看到你们了,俨然已是旧貌换新颜啦!</h3> <h3>2005年也是他俩带着我,娃娃,小夏在村里的滹沱河畔回首远望天涯山。</h3> <h3>滹沱河虽然没有完全干涸,已经断流很长时间了。</h3> <h3>插队第二年初春,当年的知青点的头儿小皖,带领我们十几个同学兴致勃勃地爬上光秃秃的天涯山,玩得差点丢了性命!天黑后,淋着大雨,又冷又饿,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村里,那天的历险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h3> <h3>如今这里已经开辟成为了天涯山风景区,建造了许多亭台楼阁,巨型雕塑,好陌生啊。</h3> <h3>石鼓山,莲花山依然屹立在那里。还有那片滹沱河边的庄稼地。</h3> <h3>在石鼓山下舒展一下下!</h3> <h3>再见了,天涯山!我一直思念着故地重游的地方!现在让我再爬上这座怪石嶙峋的山顶,真是没有那样的勇气喽!那时的我们真是初生的小牛犊!<br>小皖说,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后怕,当时怎么敢带领你们去冒那么大的险!幸好第二天大家活蹦乱跳,连一个生病的都没有!还是年轻啊!</h3> <h3>毕竟过去了49年,无论是现在的我们还是现代的景区,变化太大了!时过境迁,我们早已过景啦!</h3> <h3>晚上王成利和高还补请我们在崞县人家餐厅聚餐。席间,我还和还补谈起农闲时一起打桥牌,山西队对北京队的往事。可惜教我打桥牌的邓英淘已英年早逝了。愿他在天堂安好!</h3> <p class="ql-block">2000年沙滩大院发小第一次聚会时的合影。照片上除了英年早逝的邓英淘,和失联多年的王铁利外,恰好就是我们这一行六人!</p> <h3>原平市灯火阑珊的夜景。今非昔比哦!</h3> <h3>1968年12月20日我们北京景山学校100多位同学来到山西原平县插队,分在平地泉,桃园,小河和柳巷四个村。我们到达的第二天,毛主席发表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貧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半个世纪过去了,弹指一挥间!从青春少年到老年的我们,回想当年插队生活的点点滴滴仍难以忘怀,深深地烙刻在脑海里。艰苦的插队生活磨炼了我们的筋骨,历练了心智,也感受到了乡亲们最真挚的深情。这段特殊年代的经历成为了我们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尽管我们插队时间各有长短,后来人生境遇也不尽相同,但是对原平,对村里的一切都魂牵梦萦,重回桃园村的念头始终忘之不却。<br>哦,又看到了熟悉的五里墩了。</h3> <h3>这个被称为五里墩的大土堆,是因为从原平到村里为十里路,这就是一半的标志。现在旁边的黄泥土路已经建成了水泥路了。<br>遥忆当年进村第一天,我们28人跟着拉行李的牛车,顶着刺骨寒风走在这条黄土飞扬的土路上!而今我们开车进村,何等区别?<br>时隔多年,再和它亲密接触一次!</h3> <h3>当年的民兵副营长徐文义大哥早在五里墩等候多时了。当年是他带领乡亲们敲锣打鼓迎接我们进村的。<br>文义大哥摩托车开道,什么级别的礼遇呀!</h3> <h3>我们一进村口,顿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父老乡亲啊,你们的深情厚意让我们感动不已!</h3> <h3>村干部和老乡们早早就候在村口,迎接我们这些久别重逢的亲人!</h3> <h3> 回村有感<br>半个世纪桃园情,<br>魂牵梦绕缘未宁,<br>相邀古会再聚首,<br>如愿第二故乡行。<br><br>威风锣鼓鞭炮鸣,<br>乡亲村口喜相迎,<br>久违乡音叙当年,<br>情真意切心难平!</h3> <h3>桃园村的乡亲们,我们又回来看望你啦!</h3> <h3>大部分锣鼓队员是附近平地泉村的。正好和我们同行的臧红地原来还在那个村插过队。</h3> <h3>威风锣鼓队都是娘子军!</h3> <h3>想寻找当年的大队部,早已荡然无存了!<br>在大队部吃饭的珍贵照片记录着我们回不去的曾经!</h3> <h3>大队部已经改为村委会了。这是村委会的大院和戏台。村里为千年古会请来大同晋剧团唱三天大戏。</h3> <h3>村委会大门口。</h3> <h3>村委会的大广场上村民们喜气洋洋地跳着广场舞。这是当下城市乡村都流行的健身方式。</h3> <h3>一进会议室,这位乡亲毕福云说:“桃园是我们的故乡,也是你们的故乡。欢迎你们随时回你们的第二故乡来!”马上就感到暖暖的!</h3> <h3>村委会编制和党员公示栏,公文纸。</h3> <h3>回村前小宝在家里精心制作的展板,标题为“难忘桃园,感恩乡亲”。</h3> <h3>展板摆放在村委会会议室显著的位置,给桃园村留作永久的纪念。</h3> <h3>一时间乡亲们奔走相告,前来观看展板,辨认每个人的眉眼(模样)。</h3> <h3>村委会召开了座谈会,由村支书尚春明主持。尽管现在的村干部那时年纪很小,可是他们从父辈那里听到过许多关于我们的事情,但对我们感情还在延续着。</h3> <h3>文义大哥也将和我们在一起共甘苦的日子娓娓道来。</h3> <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回顾插队生活对我们磨砺和对以后工作的影响。乡亲们给我们的关爱永远铭记于心。</p> <h3>尤其是因为腿部做过大手术,已经七年没出过北京城的理业,他这次出行实属不易!在发言中几度哽咽,他的感触更深!<br>他是我们知青里年龄最小的,当年进村时才十四岁。</h3> <h3>我们集资了些赞助款,也是对感恩乡亲们的一点表示吧。</h3> <h3>耄耋之年的老主任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对我们当年的事情记忆犹新。</h3> <h3>来,和这位令人敬重的老主任合个影吧!</h3> <h3>原来大队的会计辛润海,后来也担任过大队长,桃园村的能人啊!</h3> <h3>村委会广播我们回村的消息后,乡亲们蜂拥而至,来到村委会。原来的房东和各生产队社员们像认领孩子一样,前来找和自己惯(熟悉)的曾经的京娃娃!<br>我们的房东大妈的儿子轩轩也赶来了!</h3> <h3>浏览展板后,也来合个影。我俩也有十几年没见面了。</h3> <h3>互相问候近况,拉拉家常,交谈甚欢。</h3> <h3>听说小宝回村了,当年的小姐妹们兴高采烈地跑来了!</h3> <h3>乡亲们老远就能认出我们,还能叫出我们的名字,真让人感动!</h3> <h3>我又回来看望你们了!</h3> <h3>村里的文娱工作开展得好。村委会有书画室,专门请来老师教授书法绘画。学员们的水平还真是不敢小觑。</h3> <h3>村委会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乡村特色美味佳肴,和乡亲们把酒言欢,乡音乡情好亲切。说来也怪,自打一进村,我脑子里储存的原平方言一下子都冒了出来!</h3> <h3>这些特色菜肴过去只有办红白喜事才能端上餐桌。</h3> <h3>午饭后到徐文义大哥家做客。已过古稀之年的老大哥身体强健,嗓音洪亮,经常锻炼。打打球,唱唱歌,练练舞,永远有一颗年轻的心,哪像他这个年纪的人啊!他还当了六年的大队长,那是我们都离开村以后的事儿了。真是个精力充沛的人!</h3> <p class="ql-block">文义大哥是我们的老朋友了。2016年他来北京时,我们与他们夫妇合影。</p> <h3>客厅里开着空调,谈笑风生,好热闹!</h3> <h3>徐家有两个建筑面积500多平米的大院落,室内安装了空调,地暖,卫浴设施等。据说像他这种水平的村里有几十户呐。他曾经在北京做过生意,两个儿子经商,都很成功,也很孝顺。老两口晚年生活得很幸福!</h3> <h3>热情好客的文义大哥家里还有棋牌室,卡拉OK等娱乐设备一应俱全。很会享受生活呀,人缘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啊!</h3> <h3>徐嫂是个出了名的勤快利索人,两个大院落让她收拾的明窗净几,方便舒适。看,干净的大厨房,整洁的卧室。</h3> <h3>院子里种了时令蔬菜,绿色无污染,还很新鲜哟!</h3> <h3>给我们现摘的黄瓜还带着刺,扎手!在他村里的菜地还种了佛手瓜,让我们带回北京去!</h3> <h3>每人都分到不少的蔬菜,红枣等绿色食品带回北京。当年纯朴的乡亲们也是这样啊!</h3> <p class="ql-block">说好了下午去房东家拜访。轩轩,还有我们亲爱的大妈,我来看望你们了!</p><p class="ql-block">房东大妈已经故去多年了,我们依然很想念她!我也替这次不能回村的娃娃和小夏来看望大妈了!</p> <h3>这几天村里办古庙会,在太原工作的二儿子和小女儿也开车回家看望父母。<br>和两个孩子讲起我们住在这个院子时我们仨的趣闻糗事,他们饶有兴趣地听着……</h3> <p class="ql-block">坐在新房子敞亮的客厅里,无拘无束像家人一样地聊天。轩轩在原平食品公司接班退休后领退休金,村里还分给他一亩多地,雇人种地。三个孩子大学毕业后在太原工作,两个儿子已经成家立业,在太原中学当老师的小女儿也有男朋友了。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p> <h3>2005年在大妈曾住过的大瓦房前(那时候房间里已经不住人了,在前院盖起了新房子)</h3> <h3>昔日大妈家高大上的大瓦房如今已经成了仓库,杂物间。</h3> <h3>在荒芜的后院,看到的断壁残垣就是我们仨曾在大妈家住过的遗址了!<br>在这房间还跳塌了大妈的炕!当时大妈没有责怪我们,只是说娃娃们真格是害(淘气)呐。把我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多么善良可亲的老人!不由地又想起许多和大妈相处的往事……</h3> <h3>这是2005年我们仨回村时看到的新盖的房子。</h3> <h3>看见我来了,生病的女主人挣扎着起来和我说话合影。亲情所致啊。</h3> <h3>这是院子里又新盖的房子,这已经是院子里的第三茬房子啦。<br>那位带领我到轩轩家的老乡是过去六队的,如果没有他的热心相助,凭着几十年前的印象,根本找不到!</h3> <h3>轩轩特意给我指了指现在的厕所,已经改造成这样了。<br>这里也曾经发生过一些糗事,不提了!</h3> <h3>2005年时还是露天旱厕。</h3> <h3>尽管村子里大约有几十户做生意或子女成才,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甚至在原平,太原,天津,北京有多处住房,但是还有不少贫困户。小皖以前的房东家,四人睡的大炕,老式灶台,破旧的炕席几十年过去了,仍然没任何变化!真是令人心酸!</h3> <h3>轩轩带着我在村里随便走走,遇见的乡亲们几乎都能叫出我的名字,我却想不起人家是谁,太惭愧了!<br>闲置老旧的院子已经没人居住了。</h3> <p class="ql-block">想去看看原来生产队一起出工干活的白云,宝贵等人,未能如愿。</p><p class="ql-block">看到土坯垒起的后山墙眼前一亮。</p> <h3>村里的主要街道。</h3> <h3>看不到昔日土路窄巷,也找不到冬闲时生产队为了照顾我,让我出工的电磨房和油坊了。轩轩说早就拆了,不复存在了。<br>过去的窄巷已变成这样的了。</h3> <h3>当年村里只有1500人,后来增加到2300人。现在有户口的有2100人,不少人已转成非农业户口。<br>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在外面发展打工,留下的都是老年人。大部分乡亲只靠种庄稼维持温饱,贫富差距和城里一样逐渐拉大。农作物基本是玉米,家家都通了免费自来水。村里没有任何企业,村干部的工资由财政拨款,如搞大活动由大家集资。</h3> <h3>虽然在梁上曾住过的知青点排房历经沧桑,消失殆尽,但还是很想去那片我们曾经共同生活过的地方看看。</h3> <h3>可惜实在没有时间去了,真遗憾!只好远眺梁上了!</h3> <h3>梁上知青点排房前的老照片。<br>那四个略带稚气风华正茂的小伙子是任运奇,理业,小皖,小济。除了早逝的运奇外,就是这次回村同行三位已过花甲的男同胞了。<br>那胖妞当然就是我啦。</h3> <h3>桃园村知青全家福。</h3> <h3>昔日梁上知青院子的全貌。</h3> <h3>傍晚时分,文义大哥在村里的饭馆请我们吃晚餐。</h3> <h3>阴历六月二十六日是桃园村一年一度的千年古会,每逢这几天村里像过大年一样热闹红火!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们,嫁出去的姑娘们,远在外地工作的故乡人,呼朋唤友相跟上来看唱大戏!</h3> <h3>村委会邀请我们在大戏开始前,上舞台和乡亲们打个招呼。大家都想低调点,但盛情难却,只好入乡随俗了。</h3> <h3>逐一向乡亲们介绍我们。</h3> <h3>小皖代表我们向桃园村的乡亲们致谢!</h3> <h3>别梦依稀忆桃园,<br>亲情长留五十年,<br>结识乡亲习耕作,<br>冬忍夏熬苦似甜。<br><br>今朝回村喜团圆,<br>执手相看尽泪眼,<br>第二故乡谁能忘,<br>把酒言欢尽开颜。<br>(朱小皖2018年月)</h3> <h3>五彩缤纷的焰火腾空而起,照亮了寂静的夜空。</h3> <h3>上万人聚集在张灯结彩的村委会广场上,一起过这个盛大的节日!</h3> <h3>大戏开始了!</h3> <h3>唱完大戏,还有摔跤比赛,一直到天亮。我们就不打扰乡亲们了,撤了!</h3> <h3>大清早,村长毕东柱和村支书尚春明看完摔跤已经五点多了,通宵未眠的他们开车到宾馆作别,并送来原平土特产,又一次让我潸然泪下。住在原平的栓怀也赶来和我们告别。</h3> <h3>两位村干部从车上卸下土特产。<br>带着满满的收获和乡亲们的深情厚义,离开我们的第二故乡。<br>这次时间太短,来去匆匆。桃园村,我们还会再来的!</h3> <h3>刚刚离开桃园村,和我们并不相识,曾在桃园村教过书,现在忻州四中任教的梁晋保老师提笔写出了这感人至深的诗篇。<br><br>北京来客<br> 文/烈焰(梁晋保)<br><br>北京<br>桃园<br>一个全世界闻名遐迩的地方<br>一个地图上都找不到的村庄<br><br>五十年前的飞雪晚上<br>领袖挥手上山下乡<br>二十八个热血小伙姑娘<br>从此有了第二故乡<br><br>最美好的年华<br>最难忘的时光<br>半个世纪的雨雪风霜<br>青丝早已白茫茫<br><br>最小六十六<br>最大七十二<br>村口一见<br>顿时热泪盈框<br><br>东家的大娘<br>曾经的队长<br>只回来六个京娃娃呀<br>欢乐的场面就像过年一样<br><br>一张张黑白照片<br>一个个生动脸庞<br>多么珍贵的展板樯<br>从北京飞回故乡<br><br>多少话题<br>多少追忆<br>可惜那四位已去了天堂<br>让我们祝他们像从前一样<br><br>一年一度古庙会<br>你们带来了吉祥<br>捐款整整两万元<br>分分毛毛诉衷肠<br><br>家乡的锅盔<br>大烩菜的芳香<br>啃一口甜嫩的新玉米<br>红面鱼鱼缠绕着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梦想<br><br>北京<br>桃园<br>一个全世界都闻名遐迩的地方<br>一个地图上都找不到的村庄<br><br>特殊的时代<br>非常的季节<br>就像一段神话一样<br>农村包围着城市的幻想<br><br>你们就要走了<br>你们就要回到真正的故乡<br>千里万里<br>让我们一起飞翔/飞翔/飞翔…<br><br>原创首发<br><br> 烈焰<br>祖籍河北<br>久居山西<br>酷爱诗歌<br>诗意生活<br>中学工作<br>笔耕不辍</h3> <h3>理业和小济也有感而发。<br><br>读《回去》<br> <br>读了《回去》<br>内心深处禁不住强烈共鸣<br>毫无疑问<br>作者和我们一样<br>是个经历沧桑的过来人<br>毫无疑问<br>我们和作者一样<br>有着同样的感怀和情愫<br> <br>读了《回去》<br>除个别地方<br>虽有“广阔天地”的政治标签<br>但却揭示了<br>我们内心深处的秘密<br>“炼狱”<br>“故土”<br>“乡亲”<br>“里程碑”<br>“芳华”<br>“感恩”<br>“祭奠”<br> <br>炼狱<br>使我们苦其心志劳其筋骨<br>使我们能够经受日后任何的风雨和摔打<br>故土<br>是我们从温室中移出<br>第一次扎根于社会这块大田之地<br>是我们离开父母俯爱<br>树立自立于人生路的里程碑之处<br>乡亲<br>在我们困难时给与了帮助<br>在我们委屈时送来了关爱<br>这帮助是无私的<br>这关爱是博大的<br>芳华<br>人生在这里摆脱了稚嫩<br>青春在这里洗去了铅华<br>摆脱了稚嫩的人生愈加现实和坚定<br>洗去了铅华的青春更是灿烂与辉煌<br> <br>我们回去了<br>是感恩<br>是祭奠<br>感恩乡亲们<br>倾诉半个世纪魄牵梦萦之情<br>祭奠里程碑<br>之后的路我们走得问心无愧!<br> <br>(宫理业 2018-8-16 午夜)</h3> <h3>重返桃园村,难忘五十年<br>(许小济,2018年8月)<br><br>五十年,<br>是个什么概念?<br>人生的大半辈子,<br>还是弹指一挥间?<br><br>1968年,<br>走进山西原平桃园。<br>青春正年少,开启迈向社会第一天。<br>初来又乍到,不会挑水更不会种田。<br><br>宽厚的山西乡亲啊,<br>说北京娃娃太可怜。<br>快快把炕烧的暖暖,<br>尽力把饭做的香甜。<br><br>纯朴的乡亲教我们,<br>吃高粱要掺榆皮面。<br>铲除杂草,整地修渠,<br>先要磨快,锄头铁锨。<br><br>日头未出,集合下地肩並肩,<br>明月当空,回村两腿如灌铅。<br>懂得了劳作,学会了卷烟。<br>雨天一起打桥牌,同吃同住共休闲。<br><br>命运啊一直在捉弄,<br>各奔东西再寻奉献。<br>直至全都退了休,<br>一晃已过五十年。<br><br>2018年,<br>重返山西原平桃园。<br>老乡过的怎样,村里有啥变迁?<br>一直魂牵梦绕,心中时时惦念。<br><br>刚一进村,握手拥抱,<br>鞭炮齐鸣,锣鼓喧天。<br>还是当年场景,<br>一切都在顺延。<br><br>小伙伴们来了,<br>青丝变白发,仔细辨认眉眼。<br>小姐妹们来了,<br>旧衣换新装,仍是那样光鲜。<br><br>家家通了清清的自来水,<br>栋栋新房建在了村西边。<br>紧紧握住房东大娘的手,<br>不禁言语哽咽泪水涟涟。<br><br>今日又到阴历六月二十六,<br>千年不变桃园古会那一天。<br>男女老少,涌向队部看大戏,<br>十里八乡,摔跤好手勇争先。<br><br>我们应邀登舞台。<br>代表知青表心愿。<br>鞠躬致谢众乡亲,<br>再次相聚全是缘!<br><br>滹沱河啊长又长,<br>缓缓流淌,经历岁月的积淀。<br>天涯山啊高又高,<br>默默耸立,见证情感仍依然。<br><br>人说五十年很长,那就是大半辈子,<br>我说五十年很短,只不过是一瞬间!<br>重返桃园村,述不尽的情哟,<br>感恩众乡亲,难忘五十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