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篆书丨《九十八首诗歌》字帖,练好这个字帖,篆书就算写好了

木棉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长期的割据混战,社会动荡,六国文字形态各异,缺乏统一的规范。秦统一六国后,为方便政令的推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实行“书同文”政策,秦始皇让宰相李斯等人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李斯等人通过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统一固定各种偏旁的形体,整理出的官方文字,称其为“秦篆“,又称“小篆”。字体主要特点是:符号性增强,笔画比大篆简化,线条柔美、圆转略带弧形,形体呈竖长方形,结构整齐、匀称,偏旁写法、位置趋于定型。 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小篆,李斯亲自撰写了《仓颉篇》一书,并由赵高撰写了《爰历篇》、胡毋敬撰写了《博学篇》,作为学童识字、学书的规范课本发布天下,统称为“秦三仓”,成为当时全国通行的启蒙识字书。到了汉初闾里书师把三本教材合成一篇,总称为《仓颉篇》(又称《三仓》)。 由于皇帝的高度重视以及皇权巨大的影响,小篆迅速在全国推行开来。秦始皇在多次的东行巡视过程中,刻石为记。据史书记载,秦代先后共刻了七块石碑,即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芝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和会稽刻石。《峄[yì]山刻石》是秦始皇廿[niàn]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登峄山(今山东峄县境)而立,是第一个刻石。立这些刻石除了给秦始皇歌功颂德外,也有规范小篆字形的作用,是官方定义的标准小篆。 随着秦王朝的覆灭,小篆的应用与推广失去政权的凭依,加之小篆规范整肃,不利于书写,小篆作为通用文字的时间很短。西汉初期,朝廷把隶书规定为学童应试的一个内容,成绩好的可以当官。当时的“史书令史”就是由擅长隶书的人担任的一种官职。到了西汉末年,小篆开始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三国时期小篆已不再广泛使用,当时通行使用的是隶书及章草、行草书,擅长小篆的书家传说只有蔡邕、皇象、苏建等少数几人,水平也难与秦汉小篆相比,作品《禅国山碑》和《正始三体石经》是秦汉遗风。皇象所书的《天发神谶碑》开创了后世所称的“倒韭篆”体,也称“悬针篆”体,对后世小篆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到了唐代,小篆出现了短暂的复苏,李阳冰开创了“铁线篆”,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到宋代,发展出九叠篆,使用叠笔的手法对文字进行抽象化改造,笔画密度统一,粗细一致,字形规整饱满,内部变化丰富,塑造了一种严肃、统一和秩序化的视觉风格,主要为官方使用,称为“国朝官印”。五代到宋朝之间,小篆书家基本死守李阳冰法度,没有创新。到了元朝和明朝,小篆更加衰落,水平不高而且书写中的篆法也存在不少谬误。 清朝初期的小篆,基本上都以李阳冰的字体为标准,没有创新。到了清代中期以后,小篆得到了复兴。这个时期,楷书、行书、草书在艺术水准上达到了巅峰,很难有新的突破,而小篆则成为了突破口。大量出土的古器物和金石学的书作,以及众多学者的努力,推动了小篆的中兴,使小篆得到了开拓和创新,并产生了一大批小篆名书家。其中最杰出的是邓石如,邓石如的小篆体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并收有吴让之、邓传密等传人。 到了清朝晚期和民国时期,小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风格多样,小篆名家颇多。有邓石如派的杨沂孙、徐三庚、赵之谦,有取意《石鼓文》却风格各异的吴昌硕、王福庵,以及吴大澂等。 近现代篆书的研究与继承近现代的篆书艺术,沿袭继承清代的书风,众多的古文字学家兼书家的辛勤耕作,使篆书艺术呈现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繁荣景象。如打破传统篆书结体匀称婉转而出现的率意书写,为求各种特殊效果而利用笔尖、笔肚、笔根等各部位书写等等,强化对墨色层次变化的追求,形成千变万化的用墨效果的,取法前人所未见的金石范本,采用杂糅[róu]、融会贯通的方式,将多种风格的篆书融为一体,在书写材料、装裱形式、章法布局等方面进行创新等。 文字编辑:木 棉<br>图片整理:木 棉<br>背景音乐:佛家静心曲 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