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战乱中的士人(2)罗隐

长岛歌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罗隐小时候便在乡里以才学著名,被当时人所推崇,当时认他为叔叔的罗绍威就很喜欢罗隐的诗歌。割据青州的王师范经常派人送信送财物给罗隐,求他赠诗。得到他的诗后大喜不已,爱不释手。有个朋友中了进士,罗隐写诗祝贺,朋友的父亲却说:“儿子及第我并不高兴,高兴的是得到罗公诗文一篇。”可见罗隐当时名气之大,但这名气也成了他及第的最大障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曾想借助科举考试踏入仕途,一展宏图。但罗隐虽然名声很大,却数次没有考中。事实上罗隐的才学确实出众,但是的宰相郑畋和李蔚都很欣赏他,但由于他的试卷讽刺意味太强,人也很狂妄,一次乘船,罗隐巧遇大臣韦贻范,他并不知道是谁,便向船夫询问。船夫哪里知道是谁,只是说:“是一个大官,文章写得好”。罗隐不屑地说:“我用脚趾缝夹着笔,都比他写得好。”这句话让韦贻范忌恨在心。罗隐的狂妄之名也因此传遍了朝廷,在应试时就很难考中了。有一次唐昭宗想起了罗隐,想把它录用在甲科,有大臣便举出罗隐的《华清宫词》加以劝阻。因为他在诗中说道:“也知道德胜尧舜,争奈杨妃解笑何!”在称赞唐玄宗的同时还不忘讽刺。昭宗见罗隐敢讽刺自己的先祖,便打消了起用他的念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罗隐乃自编其文为《谗书》,在序言中自嘲道:“我来到京城数年,饥寒交迫,几乎不像一个正常人了。我拿这本书来骂自己:‘他人用书得荣誉,你却拿他自取辱。他人用书取富贵,你却因此得贫困。’所以我的书不过是自己谄媚自己罢了,就叫它《谗书》吧。”但此书一出,更遭权贵们憎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罗隐在考场上屡战屡败,被迫离开长安到别处暂且谋生。恰好他碰上一个名叫罗尊者的人,这人为他看了相后对他说:“你志在考场及第,但做官只能做很低级的小官。如果能放弃科举,向东漫游,则必定有大富贵。”后来他就去东边投奔钱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刚去时,他怕钱镠不收留自己,就将自己的一首诗送给钱镠。其中又两句:“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漫英雄。”意思是说钱镠度量大,容得下贤士。钱镠遂对之加以重用。当时西湖的渔家每天都得送几斤鲜鱼给钱镠,鱼也得名为“使宅鱼”碰巧钱镠请罗隐为一幅垂钓图题诗,罗隐便借此进谏到:”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何如?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钱镠看了,马上下令不让再送鱼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与现在狂热的追星族类似,在当时那个含蓄保守的封建社会的时代背景之下,还有许多女性铁杆粉丝迷在读了罗隐的诗作之后心向往之,将罗隐视作自己的梦中情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惜罗隐著作甚但散失严重,仅存歌曲月五百首、散文名著《谗书》五卷六十篇,哲学名著《两同书》两卷十篇,小说《广陵妖乱志》《中原传》等。在他的诗歌中,一些警句流传甚广。如“时来天地皆同力,远去英雄不自由”,“家财不为子孙谋”、“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任是无情也动人”等等。又如讽刺小诗《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其咏史诗《西施》也写得好:“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孟浩然墓》则批判了当时社会对书生的冷遇:“数步荒榛接旧蹊,寒郊漠漠雨凄凄。鹿门黄土无多少,恰到书生冢便低。”</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