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港&“还乡”日记(下)

mengyang

<p class="ql-block">对于整个生命周期而言,我在庙港的生活是短暂的。但就在短短的几年中难忘耘田摸草、抢收抢种、开河挖沟、造窑烧砖、挑粪卖菜、背纤使风行走于太湖风涛中的日日夜夜;难忘曾经在三尺讲台和农村孩子们讲课文、做题目、唱歌跑步玩游戏的梦幻岁月。</p><p class="ql-block">早早起身来到阳台,面对的是太湖,是庙港~</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26日 阴有小雨</p><p class="ql-block">感谢这湖景房能给我以如此广宽的视野。稍有遗憾的是假如,假如天空可以放晴,那一定是个观赏日出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然而,烟雨朦胧是否也有另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回头望了一下同样也是正在观景的潘君,问,我们昨晚聊天聊到什么时候? 他淡淡一笑: 临晨4点! 我看你不响了,睡着了,我也就睡了。</p><p class="ql-block">昨晚我喝白的,他喝红的,自然喝白的会先入睡哦。</p> <p class="ql-block">时间尚早,先去太湖边走走,好在雨并不大。</p> <p class="ql-block">亨通凯莱度假酒店的东家是亨通集团,亨通集团是七都(庙港)的骄傲,起步于这里的企业目前己跻身全球光纤通信前三强。不仅在2024江苏民营企业200强中位列第5,还在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中排名第5位,同时在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00强中位列第4位‌。</p><p class="ql-block">亨通对于七都(庙港)的回馈也是丰厚的,在这里我们会遇见很多亨通的印迹。</p> <p class="ql-block">出酒店穿过马路便是“亨通公园”。</p><p class="ql-block">七都镇拥有23公里的太湖岸线,这是大自然赋予七都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尤其这一段由亨通公园、湖光塔影和湿地公园三部分组的太湖南岸风光值得一游。</p><p class="ql-block">和潘君前几年曾分别到过这里,景藐并不陌生。只是两人能在清晨一起相携散步,还真是少有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以前的太湖南岸是渔民们日复一日撒网捕鱼的地方。后来鱼虾少了,又开始围湖养殖,弄得太湖伤疤似的一块又一块,水质也是日趋混浊。</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太湖的治理整顿日益严格,从2020起开始对太湖实行了十年禁渔的措施。沿湖的围栏设施全部拆除,还太湖以自然景观,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振华说起他曾经自已组装了三艘小艇,一次被朋友借去捕鱼,结果全被逮住充公,即便托人也是没法取回了,甚是可惜。</p> <p class="ql-block">沿湖岸一路前行,路边还能见到三二小桥。譬如这小桥名为“吴溇广福桥”,且标有为“不可移动文物”。</p> <p class="ql-block">湖边一亭子间,内有一“功德碑”。</p> <p class="ql-block">石碑背面书有对七都人民在整修“三大主干道”全镇人民出钱出力壮举之褒奖。</p><p class="ql-block">七都镇党委、政府在最后书题: 盛世通途,民心所向;伟业千秋,泐碑铭记。</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湖光塔影区,黑白双塔静静地矗立在公园内,塔身高35.4米,每座塔的底面面积为21.8平米,均为七层八角。这双古色古香的塔身和若隐若现的雕像,给人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威仪。‌</p> <p class="ql-block">塔身采用苏式建筑风格,以黑白两色为主,每座塔的塔身上还有48座释迦牟尼塑像。</p> <p class="ql-block">双塔是七都之湖港文化和佛学文化结合的产物。景观本身是利用原有的船菜港码头改造而成的,建成时间不长却成为了东太湖百里风光带的重要景点。</p> <p class="ql-block">天空依然是蒙蒙细雨,潘君与我都带着伞却都没有撑开,坦然享受着大自然洗刷。</p> <p class="ql-block">沿着栈道缓缓踱步,四周翠竹环绕,路旁,木芙蓉和夹竹桃间隔排列着,恣意绽放,娇艳无比。湖边的湿地上到处是细长的蒲棒叶,高过头顶,如水兵检阅,排列水中。</p> <p class="ql-block">湿地公园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回到酒店大致9点左右。</p><p class="ql-block">因昨天睡得晚,估计年轻人们都不会早起~</p> <p class="ql-block">振华本来说今天早晨要带我们到外面去吃个什么面,但其实酒店是提供一顿免费自助早点的,而且品种挺合胃口,就在酒店歺厅吃了。</p> <p class="ql-block">振华来接我俩了,而勤平和卫中去勤平老家为我们割“香青菜”了。香青菜是庙港的特有的青菜,尽管苏州市区到庙港并不远,但苏州看不到,即使现在的米古其一带也种不好了。</p><p class="ql-block">还记得昨晚在饭桌上遇到那个周姓小伙,听了他关于在4s店买车的故事,信不信? 今天振华就带我俩去他的企业开开眼界!</p><p class="ql-block">进门虽不见崭新的楼房,却见到了“国家星火”的字样,又是江苏省和苏州市的科普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国家星火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面向农村经济主战场的指导性科技开发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和科学技术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的重要措施。是不是肃然起敬了?</p> <p class="ql-block">周伟民,周姓小伙的父亲。“吴江明星产业种养殖中心董事长”。2018年荣获榜样中国,中国优秀企业家、2019年荣获中国新时代追梦人、同年再获全国“乡村振兴创业英维”、全国十大三农“创业英雄”、中国生态养殖领域科技创新先进个人、中国科学家论坛科技“创新英雄”、全国优秀诚信企业家、2020年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p> <p class="ql-block">并不起眼的办公场所的一角满是各类奖牌、各种颁奖现场以及各级领导参观访问等的牌匾和照片。</p> <p class="ql-block">众多的牌匾中有“2011中国百佳民营科技领先企业”、“2012全国特种水蛭高效养殖创品牌示范企业”、“江苏省水蛀养殖业领军企业”等等等等...</p> <p class="ql-block">现在明白了吧,他就是养“水蛭”的。水蛭是什么? 俗称蚂蟥 !</p> <p class="ql-block">这个养“蚂蟥”的企业七次受到中央电视台的採访: </p><p class="ql-block">2012年“小水蛭大迷团”</p><p class="ql-block">2014年“水蛭花园的秘密”</p><p class="ql-block">2016年“保险箱里养水蛭”</p><p class="ql-block">2017年“《致富经》养水蛭年赚五百万”</p><p class="ql-block">2019年“好水养好蛀”</p><p class="ql-block">2020年第六次“好水养好蛭”节目经国家农业农村部审核入选为全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课程……</p> <p class="ql-block">老周和我们打过招呼后说,就让我儿子给你们介绍吧。</p><p class="ql-block">大片的开阔区域一眼望去就是一排排带简易外罩的人工水池。</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水蛭全称“宽体金线水蛭”,俗称蚂蟥、大蚂蟥、牛蚂蟥、马螫等。</p><p class="ql-block">想当初在农村时最怕惧的是蛇和蚂蝗。往往在水田劳作时就被蚂蝗悄然叮上了,不仅吸你的血,样子还极恶心。</p> <p class="ql-block">这一排排水池竟被命名以“车间”,完全是企业的形式了。</p><p class="ql-block">关于水蛭,多数人是不知晓它是一种国内外紧俏的名贵动物中药材原料。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自古以来水蛭被认为可以祛病救人之良药,比如治疗跌打损伤、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等。</p> <p class="ql-block">水池需要不断地供氧。</p><p class="ql-block">目前,我国被批准生产的以水蛭为主要原料的中药有上百种...</p> <p class="ql-block">大蚂蝗养得都很肥。</p><p class="ql-block">据说,水蛭所含有的水蛭素不但能治疗“三高”人群疾病,还能生产紧肤祛皱纹的化妆品。</p> <p class="ql-block">捞起来看看是不是真的好大~</p><p class="ql-block">大蚂蝗甚至被制成保健食品和水蛭酒。这被大家极其讨厌的“吸血鬼”一下子身价百倍,被誉为“水中人参”和“软黄金”。</p> <p class="ql-block">水池水放置了很多瓦片,水蛭都爱藏匿其中。</p> <p class="ql-block">翻开瓦片就是一大群肥大的水蛭。</p> <p class="ql-block">水蛭的食物是螺蛳</p> <p class="ql-block">这只蚂蟥正在吸食螺蛳壳中的螺蛳肉。</p> <p class="ql-block">养殖水蛭这螺蛳也是很大的成本。</p> <p class="ql-block">说起这大蚂蟥的点点滴滴,周姓小伙如数家珍且充满了自傲。</p> <p class="ql-block">天气逐渐转凉了,准备要给它们挪个窝了。</p> <p class="ql-block">那数不清的大蚂蟥,让小伙看到了自巳努力的成果,又是资本再扩大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在七都,或者可以说在整个苏南农村水稻种植已经很少了,那规划范围内的硬指标大多由种粮大户所承包来完成,一般农民自巳大多不再种植。</p><p class="ql-block">我正叹息看不到大片的稻田时,小周说,他有啊! 转身带我们来到这里,虽说天气那么阴沉但这金黄色的稻田依旧耀眼。</p> <p class="ql-block">近百亩水稻长势不错丰收在望。然而他们的目标主要并非水稻的丰收却是在搞“稻蛭种养,循环轮作”的科学实验。</p> <p class="ql-block">稻田养殖水蛭是一种生物共生原理的体现。稻田是人为控制的小生态系统,稻田养蛭能促进稻田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良性循环。</p> <p class="ql-block">饱满的稻穗</p> <p class="ql-block">稻田中的杂单、虫子、稻脚叶、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对稻田来说不但是废物,而且都是争肥的,如果在稻田里放养水蛭,它不仅可以利用这些生物作为直接饵料或间接饵料,促进水蛭的生长,同时也消除了与稻田争肥的对象;而且水蛭的排泄粪便还为稻田提供了优质的有基肥。</p> <p class="ql-block">水蛀在稻田里栖息、爬行觅食能疏松土壤,破碎土表层“杂生藻类”和“氧化层”的封固,有效地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加速肥料的分解,促进稻谷发棵生长,从而达到水稻和水蛀双丰收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稻田之间的葡萄架,给稻作物的环境带来了一种田园诗意...</p> <p class="ql-block">当然稻蛭种养也并非放在一起就成了,还在不同的时段要有“分离”手段。如稻蛭干田需水分离、小苗精养分离、除虫施药分离、种养灌水投喂分离、稻蛭收捕分离,从而达到稻蛭共生、相互利用使稻蛭双丰收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日复一日的辛劳往往也会在现实里受到挫折。今年的一场强台风横穿吴江,很多在稻蛭养殖中投入的设施全被破坏;水蛭价格也会因国内外市场的萧条和养殖户的增加会有所下降...</p> <p class="ql-block">水蛭的后期加工,需将活体水蛭采收后洗净然后用针丝穿吊放在阳光下晒干。</p> <p class="ql-block">看看挂在铁丝上的大蚂蟥,有的还是活的,是不是挺可怕的?</p> <p class="ql-block">大蚂蟥在挣扎中死去...</p> <p class="ql-block">然后就变成水蛭干</p> <p class="ql-block">然后装箱再真空包装。此时的水蛭干可是非常值钱的哦!</p><p class="ql-block">参观完养殖场的全过程,周姓小伙一下买三辆大奔的故事是否就相信了呢。</p> <p class="ql-block">中午继续大蟹,又是小羔羊肉又是红烧鲍鱼等等。完了周姓小伙听说我们今天要回苏还非要让我们再住一晚,一切由他来安排。所有盛情只能再三感谢了。</p><p class="ql-block">本想就此回转,却又来了个想法: 因 早晨我在老同学朋友群里发了个在酒店拍的清晨细雨湖景图,却收到了远在南京的同学周君的提示,“七都还有吴溇老街,可去一去。” 这吴溇老街还真没去过。问振华,他说,马上就去啊! </p> <p class="ql-block">雨有点大了,振华和勤平其实可能也并不太熟,只为满足我的任性,这车子来回的跑,跑了不少的路竟在浙江织里找到另一古镇: 义皋古镇(村) 。路口有一不小的碑楼,上书“溇江古韵”四字。</p> <p class="ql-block">义皋村位于浙江湖州市‌织里镇北部,北靠‌太湖,东至‌苏州,西至长兴。义皋村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是一个千年古村,被誉为“溇港文化带里的明珠”。</p><p class="ql-block">义皋,历史悠久。宋代称为“义高”,宋嘉泰《吴兴志》有“兴善院在县东北二十七里湖上义高村,钱氏建,号善庆院”的记载。其集镇则形成于唐五代和宋代。民国17年(1928年)前称“义皋里”,此后曾为“义皋镇”。至今仍保留许多展现当时风貌的古建筑,2014年成功入围国家级传统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另一面墙头,书有“世遗溇港,千年古村”字样。</p><p class="ql-block">太湖溇港圩田系统自春秋时萌生雏形,经历两千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由太湖大堤、运河頔塘、70多条太湖溇港、数条横塘及万顷圩田组成的成熟水利系统。其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被已故水利界泰斗郑肇经教授誉为“古代太湖劳动人民变涂泥为沃土的一项独特创造,它在我国水利史上的地位可与四川都江堰、关中郑国渠媲美”。</p><p class="ql-block">溇港于2016年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纪录片“溇港”在央视四套播出。</p> <p class="ql-block">这应该是古镇(村)之正门,但今天铁栅栏门紧锁。远望去有一非常漂亮的牌坊,上书“崇礼尚义”四个大字。</p><p class="ql-block">“崇礼尚义”牌楼为清雍正年间义皋陈溇塘北西村陈家陈再勇(时任工部侍郎)为其母俞氏所请。在当时是东至吴江、西至大钱太湖沿岸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座牌楼。</p><p class="ql-block">如今我们看到的牌楼是按村中老人口述后重修的。</p> <p class="ql-block">爬上栅栏再度拍摄细辩: 牌楼后的石碑正中题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左侧题为《古村义皋》,右侧题为《溇港文化》。它像是向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诉说着义皋村的历史,寓意着这个古村落文化蕴含深厚,不同凡响。</p><p class="ql-block">广场中两座人物雕像,其中一座是皋伯通塑像。村因“溇”成,溇取“皋”名,皋以“义”扬。义皋先民崇礼尚义而“民有淳风”,尚义之村民更敬重义士高人皋伯通。</p><p class="ql-block">东汉时期,吴人皋伯通偶然撞见孟光为收工回家的丈夫端来饭菜时,高举食盘,相敬如宾。这恭敬有加的举止让皋伯通识破了贤士梁鸿的真实身份,并将他们夫妻当宾客供养起来。从此,梁鸿在皋伯通的庇护下闭门著书,直到病逝。梁鸿死后,皋伯通将他葬在义士园,于是有了“举案齐眉”的故事。这便是第二座(双人)雕象。</p> <p class="ql-block">“钱王塔”高七层,据说是纪念越王钱镠的。因附近在施工不便靠近了。</p> <p class="ql-block">沿着一条小街寻觅义皋古村,按当地路人的指点冒雨一路前行。</p><p class="ql-block">路边见一“义皋茧站”为湖州市文保单位。</p><p class="ql-block">原先的义皋茧站,如今成了展现溇港文化的一个博物馆,它叙述着溇港文化、鱼文化、稻作文化、丝绸文化的前世今生。茧站建于五十年代,主要收购原太湖乡及周边的蚕茧。因当地养蚕业逐渐萎缩而停止运营,最终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义皋茧站是太湖南岸“溇港文化”、“桑基鱼塘”兴旺发达的物化见证,也是湖州丝绸文化一处不可多得的工业遗产。</p><p class="ql-block">和义皋一般,庙港原也是盛行养蚕,周边桑树林立,如今因养蚕业消亡了,就连数不清的桑树也是尽被砍伐,十分的可惜,但没了蚕桑有何用?</p> <p class="ql-block">按当地人指点,见这亭子沿河前行便是古村了。</p><p class="ql-block">“文正亭”,建造得还相当气派的,但不知取名“文正”有何缘由。“文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文人谥号,通常授予那些在文学、政治或学术上有卓越贡献的人物。‌在宋代以后,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地想得到这个谥号,因为“文正”是文人谥号中最高的称号。</p><p class="ql-block">想必这村落中文风盛行?</p> <p class="ql-block">雨越来越大了,伙伴们都躲在文正亭里避雨,就我一个人冒雨乱闯。其实我也深知他们就是陪着我来玩,哪有我这么痴的。</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桥“尚义桥”,这座据说始建于明代的单孔石拱桥,连接着东西两头的商市集镇。桥为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重建,桥墩南有联“民有淳风称义里,流分沙漾庆安澜”,而北墩有联“大泽南来,万里康庄同利涉,春波北至,千秋浩淼永安澜”。尚义桥就是义皋古村的灵魂,其引领历代“民有淳风,重情重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根据清同治期的《湖州府志》记载:“汉元始二年,吴人皋伯通筑塘以障太湖”。义皋村民为嘉皋伯通义举,遂将溇和村均取名为义皋。将村中的桥取名“尚义桥”。</p> <p class="ql-block">以尚义桥为主的溇港古桥群被湖州市认定为市级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桥下的义皋溇则是太湖南岸地区最重要的河道,即使到现在,这条古街,这座石桥,是义皋村村民每天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尚义桥连结义皋老街,老街东西走向,花岗岩条石铺筑。沿河太湖石的河埠、驳岸保存较好,街面部分石板仍存,相传的水市就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转眼朝对岸望去,那村民屋前红灯高挂、月季怒放、铁树茁壮,一幅幅悠闲祥和的乡村生活画面令人神往。</p> <p class="ql-block">眼前又一古桥,桥眉上有“引仙桥”三个字。南侧桥联疑是”万家市井庆安里,一路耕耘歌利涉”,北侧桥联为”满目苍茫出自古,半湾君波水源远”。</p><p class="ql-block">细雨之下独自一人穿桥跨河犹如步入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这东西向的河道被称“运粮河”,河边堤岸围墙侧嵌贴着数块精致的砖雕,荷花莲藕全然是江南本色。</p> <p class="ql-block">义皋溇北面“运粮河”一侧为“朱家庙”自然村,清代朱家旧宅尚存,东侧还完好保存着朱家庙、朱家庙桥、古河埠、古朴树及朱姓家族众多古民居。</p><p class="ql-block">眼前即为“朱家庙”桥。</p> <p class="ql-block">一老者缓缓沿桥而过,见我独自行走在雨中,关切地问: 你怎么不撑个伞啊,要感冒的。我说没事没事,撑了伞赶路不便。只听老者重重地叹了口气,摇摇头,继续向东蹒跚着走去……</p> <p class="ql-block">古树、古桥、古宅加上潺潺而流的河水,一派醉人之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一组雕像,反映了太湖溇港圩田系统在古代春秋以来农人辛勤劳作的形像。</p> <p class="ql-block">挑泥</p> <p class="ql-block">装泥袋</p> <p class="ql-block">石块拦河筑岸,模拟开挖成的溇港。</p> <p class="ql-block">在小雨中匆匆徘徊,既担心伙伴们等候时间过长,又考虑还得回苏赶路,所以以下两个费时的重点景点就过门而不入了。</p><p class="ql-block">清代民居“范家大厅”,不仅是市级文物保护点,也是义皋村原生态古村落的明证之一。</p> <p class="ql-block">义皋村南的“兴善寺” 从吴越国建院至今已经1000多年了,也是屡毁屡建,虽属修复重建之建筑,但如今依然是周边老乡们祈求平安如意之地。</p> <p class="ql-block">告别了,振华和他的伙伴们,这两天真是太麻烦他们了。</p><p class="ql-block">由勤平送我们逐一回家,勤平,辛苦了。</p><p class="ql-block">下车离开前,打开后备箱还有给我们的礼品: 蟹、香青菜和熏豆,这是振华和勤平的心意,也是庙港家乡的象征。</p><p class="ql-block">在结束我的两期美篇之前,我想再一次感谢我的学生们,太不好意思了。我还想说此次庙港之行非常的愉快,我会一次次重复回顾这每时每刻……</p> <p class="ql-block">还会再回庙港吗? 我不能确定,但也许会吧,庙港多了一些伙伴,庙港还有吴溇老街没去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