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萨沉船博物馆看瑞典🇸🇪

Leon

<p class="ql-block">四百多年前,欧洲大陆上的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span style="font-size:18px;">打破了当时天主教对上帝的唯一解释。它极大地挑战了政教合一的体制,</span>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一些国家不再认同罗马帝国为首的天主教,改信修正了的基督新教。新教国家和天主教国家最终诉诸武力,开始了一波宗教战争,史称三十年战争。战场就在如今中、西欧的德国,法国,奥地利,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等地。</p><p class="ql-block">一切争斗都是利益使然,教义之争只是给了人们一个听起来高尚的借口。上层假宗教争权夺利,下层却是受其累死伤不绝。</p><p class="ql-block">欧洲大陆被搅和的乱七八糟,近八百万人死亡,还有的学者称多达1200万人死亡。当时这些地方总共才有1800万人口。</p> <p class="ql-block">战场并没有蔓延到欧州北部及东部。不过这里的列强们也都骚动不安,伺机而动。领头的是波兰人,瑞典人,俄罗斯人和土耳其人。简单来说,波兰是天主教国家,瑞典是基督教新教的路得派,俄国人为主体的莫斯科公国是东正教,土耳其人代表的奥斯曼帝国是伊斯兰教。这四家之间偶尔也有些合纵连横的游戏,但是,谁都想咬任何另一方一口,就看机会是否合适。</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波兰进入了它史上最强盛时代。北端达到波罗的海,经常单枪匹马地与瑞典帝國、莫斯科公国和奥斯曼帝国等國作战,还常有斩获。在1605年它击败了俄罗斯,并占了其首都莫斯科。七年后,俄罗斯军队才重夺该城。</p> <p class="ql-block">瑞典是当时波罗的海上的另一强国,占据着今日芬兰及波罗的海三小国的大部分领土。当时正是瓦萨王朝,雄心勃勃而且富有能力的几代国王,确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体制,建立了高效的军事机器,把一个北欧边缘的贫穷小国变成为了波罗的海最为强大的国家,其在欧洲政治中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在三十年战争中,积极南下扬名立万,以番邦侯爵的身份为新教兄弟们助拳,且赢得了北方雄狮的称呼。为了强大海军力量,更有效地争霸波罗的海,打击另一强权波兰,1626年,国王下令修建瓦萨号(VASA)巨船。</p> <p class="ql-block">瑞典聘请了德国设计师和荷兰的工程师,耗费了巨资。新船有十面帆,64门各式火炮,配有120吨压舱石,总共设计重量为1200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强的战舰之一。为了弘扬国威、宣扬国王意志,瓦萨号的内饰极尽繁华奢美,众多精美的雕塑,雄狮猛兽,高大威猛的瑞典武士,还有趴在桌子下猥琐的波兰贵族。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于1628年1月莅临船厂检阅,登上瓦萨号看得合不拢嘴,连夸钱花得值。勉励大家好好干,并且又催促加快工期,赶快下水,去痛击敌人。</p> <p class="ql-block">船上精美木雕</p> <p class="ql-block">勇猛的瑞典标识</p> <p class="ql-block">猥琐的波兰贵族</p> <p class="ql-block">1628年8月10日,风平浪静,成百上千人前来观看瓦萨号处女航。人群中除了斯德哥尔摩普通民众外,还有许多友邦的及敌邦的外国使节。少许西南风徐徐扫过兴高采烈的人脸,人们交头接耳,情绪兴奋。在众人的欢呼声中,瓦萨号扬帆起航缓缓地离开了船坞。在航行了1500米后,在距离海岸仅一百来米处,一股阵风使得她倾斜了。众目睽睽之下,她沉了下去。幸存者抓住残骸或仍高于水面的上桅杆,呼爹喊娘,许多附近的船只赶来救援。但尽管做出了许多努力,而且距离陆地很近,仍有30来人与船一起丧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船的横截面,看起来是太高了,下面的压舱石配重不够。</p> <p class="ql-block">迄今唯一保存完好四百多年的木船。</p> <p class="ql-block">在三十多名沉船死者中,有一个比较完整的颅骨,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根据头骨形状及周围散落的骨头架子,人们猜测他是这样的一个水手。</p> <p class="ql-block">后来借助更先进的DNA测试结果,科研人员断定这是个女性。依据船里残存的布料及当时服饰习惯,她可能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也可能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也许她是一位海员的妻子,或许是个女扮男装的花木兰。</p> <p class="ql-block">众目睽睽之下,巨资打造的战船一声没响,在风平浪静的地方沉了。瑞典官方颜面尽丧,愤怒的国王要追究责任。</p><p class="ql-block">荷兰裔的总工程师侥幸地在此前一年病逝。所有的锅都甩给了他,结果是没有一人为此被砍头。</p> <p class="ql-block">巨大战船没造出来,但这并没影响瑞典的战争实力。</p><p class="ql-block">三十年期间,瑞典曾一度征服了神圣罗马帝国约一半的领土。只可惜,国王古斯塔夫二世自己在三十年战争中阵亡。</p><p class="ql-block">战后法国、瑞典及新诸侯又各割地盘,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瑞士、荷兰及北意大利诸国皆正式独立,神圣的罗马帝国从此名存实亡。</p> <p class="ql-block">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是后辈拿破仑眼中的军史四大名将之一,后来被尊称为大帝。他最先提出并付诸实施陆海协同作战,擅长灵活运用野战炮兵,强调机动性,而且热衷于亲临前线指挥和冲锋。被称为“现代战争之父“。</p><p class="ql-block">1630年,他率领不到两万瑞典子弟兵南下,为新教兄弟们助拳。瑞典兵的介入,扭转了长期以来新教势力屡被天主教军队击败的状况。古大帝每临行阵,必亲当矢石。在他的带领下,新教军,前景看好,节节胜利。</p><p class="ql-block">水浒传上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1632年11月,<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莱比锡附近的小镇吕岑,</span>古大帝遇见了他的克星,天主教军神华伦斯坦。一场遭遇战,结果是新教军惨胜。华伦斯坦的副手战死,他自己也负伤。古大帝依旧不改挺身犯险的毛病,竟崩殂于此。<span style="font-size:18px;">出师护教身先死</span>,仅得年37岁。</p><p class="ql-block">好在是,他只手挽救了人民挽救了耶教<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算是死得其所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击杀古大帝是华将军最高的军事成绩。可惜,三个月之后,华将军被教皇授意暗杀,得年50岁。</p><p class="ql-block">这古斯塔夫二世就是在三十年战争改变历史进程的人。</p> <p class="ql-block">如果他当初没有介入三十年战争,新教国家极有可能战败,他们八成都得回去继续信奉天主教。</p> <p class="ql-block">1831年,战后两百年,人们在莱比锡古战场为他立碑,以表彰他的胜利确立了欧洲宗教自由的基础。碑文大意:“古斯塔夫·阿道夫,基督徒和英雄,在此拯救了世界的信仰自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瑞典与几乎所有的邻国都发生过冲突:波兰、丹麦、挪威、俄罗斯。最终败在俄国人手下。先后失人丧地,把过去占领的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都丢失了,彻底丧失了波罗的海霸权。</p><p class="ql-block">不死心的瑞典也曾试图东山再起,但始终受制于日益崛起的俄国,最终沦为了欧洲地缘政治中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p><p class="ql-block">后来瓦萨王朝被贝尔纳多特王朝代替,直至如今。</p> <p class="ql-block">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去了军事话语权,瑞典走上了科技兴国的正道。</p><p class="ql-block">18世纪前的文明是木材和木炭的文明。<span style="font-size: 18px;">树木是当时的重要能源,</span>正如之后的煤和石油一样。</p><p class="ql-block">同时拥有铁矿和大量森林是一个国家最理想的发展状态,瑞典恰好就是这种“两项全能”型选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瑞典当年的铁贸易,有点像今天的石油贸易,靠出口铁和矿石获得巨额收入。</p> <p class="ql-block">二战爆发,瑞典宣布中立,但加快了向德国出口能生产军工武器的优质铁矿石,以及各种机械必备的滚珠轴承。英国人愤怒地认为,如果瑞典停止向德国供应这些资源,二战至少能提前五个月结束。</p><p class="ql-block">直到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逐步胜利,瑞典才真正中立,“果断”拒绝了德国,不再发“战争财”。</p><p class="ql-block">二战后,瑞典又抓住机会,开动自家完好无损的机器,向各国提供重建所需的产品,强化了自身工业竞争优势。</p> <p class="ql-block">瓦萨王朝早已进入历史。这船沉入了冰冷黑暗的海底,因为只航行了不到两公里,船体及内部设备没有任何损坏。后人把她完整的捞起来,放在巨大的博物馆里陈列出来。这是北欧半岛游客观光最热门的博物馆,凭着不菲的门票和纪念品,生生的又一个赚钱项目。四百年前的耻辱,现在是坏事变成了好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