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河北省邢台市原邢东县委战斗工作过的南于沟村 在邢台市信都区山区与浅山丘陵区的交界处的一个偏僻山沟里,坐落一个叫南于沟的小山村,该村现有120户,330口人,山场面积7000亩,耕地面积450亩,党支部、村委会健全,干部4名,党员18名,主导产业以板栗、酸枣和农作物种植、劳务输出为主。 南于沟村党群服务中心<div> 邢东县机关设置<br> 在抗日战争时期,南于沟村曽经是邢东县委所在地。这里地处凤凰山脚下,四面环山,树林茂密,只有一个出入口,难攻易守。1940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时期,为适应邢台县的抗战需要,中共邢台县委遵照上级指示,派县委副书记刘华及张玉环、胡文三人到马河一带开辟工作,并组建邢东县委,同时设立邢东办事处。同年5月,邢东县抗日政府成立。中共邢东县委属晋冀豫区党委太行一地委领导,辖6个区委,60个支部,党员460名,机关驻地在于家沟(现为南于沟)。县委书记刘华,副书记王大川,组织部长胡文,宣传部长张玉环。<br>1941年8月,中共邢东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南于沟召开,重点讨论加强对敌斗争、民主建政等重大问题,选举刘华、王大川、张玉环、胡文、陈忠和为委员,刘华为书记,王大川为副书记。11月,上级任命郭春义为副书记,12月,任命李震宇为书记,9月,邢东县委改为太行区六地委领导。<br> 邢东县抗日政府县长为王荫芝,工作部门为秘书室,秘书李桐生、张恒顺;民政科长马鸣琴、陈忠和;财政科长李世英、李喜俊;司法科长秦雨行;实业科(后改为建设科)长李燕南;文教科长韩环、冀献西、李中令;公安局长张金、安从顺、王谨、王烽火;粮食科长张恒顺(后叛变)、张中田(后叛变)。邢东县抗日政府为预防日寇袭击,曽经在南于沟、王尔庄、西川口等地工作战斗。<br> 邢东县建立后,设6个区,分设区委和区公所。第一区(营头)区委书记苗长庆、李贵清,区长李贵清、郝友生、笠松;第二区(马河)区委书记毕振刚(又名毕耀美),副书记李如行,区长李燕南,副区长王思云;第三区(北小庄、龙门)区委书记李端秀(烈士),胡德玘,区长胡德玘,刘钊;第四区(柏山)区委书记靳成森,区长刘勇、李桐生;第五区(马厂)区委书记李全忠,区长李全忠(兼);第六区(谈话)区委书记王炎、刘勇,副书记李恒山(后叛变),区长张志采、刘勇、陈英,副区长李守福。</div> 邢东县委办公院落旧址 英勇不屈反“扫荡”<br> 1940年春,邢东县委成立后,及时组建了邢东县独立营,到年底独立营发展到200多人,配合正规军开展游击战争,营长王荫芝(兼),政委王新年。同时设立邢东县人民武装部,负责组织民兵和群众的抗日斗争。设立邢东县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联救会)、青年抗日救国会,主席均为杜炳南担任,妇女工作由邢西县派妇女干部协助工作。各区都组建区干队和各村民兵自卫队,配合独立营开展反突袭反包围斗争。<br> 据村老一代人传记,在抗日战争期间,南于沟曽经驻扎有八路军司令部、师部、团部等,除邢东县委、县政府机关外,还有公安、司法、文教交通、商业邮政等部门。群众都把最好的房子让给部队,尽量提供便利条件,至今这些房屋还有部分保留下来。1941年后,日本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为消灭太行山里的抗日武装,两次指挥调动2.5万日伪军四面合围扫荡山区根据地,由于八路军力量薄弱,虽然进行拼死抵抗,也给军民带来重大灾难,日寇在6天内对敌占区边缘的火石岗、坂上、峰门一带进行7次空袭,设在南于沟、王尔庄的邢东县委、县政府也多次遭袭击,有时机关一夜要转移两三次。邢东县县长王荫芝在带领独立营配合部队阻击日军进犯时。不幸被炮弹击中咽喉而英勇献身。在扫荡中,南于沟也和众多村庄一样,遭受严重损失,原以为鬼子会从东、北、南方向来袭,因为那里有桐花岭、圡岭炮楼,对这三个方向把守严密,没有想到鬼子从盘石方向翻山而来。没有找到邢东县委机关,就抓住群众拷问县委去向,没有一个人透露秘密而被鬼子杀死10人,打伤2人,抓走2人至今杳无音信,据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于海辰介绍,他的爷爷于金庆就是在村内碾子旁被鬼子拷打刺死的,还烧毁房屋110间,至今还有痕迹,抢走粮食5000多斤,抢杀牛羊鸡220头(只)烧毁树木500亩,由于连续袭击南于沟,群众不能在家居住劳动,致使大量田园荒芜,一部分常年逃荒在外,生活极度困难。为了抵抗日寇,南于沟村先后有11名青年参加八路军,于同穆、于全喜牺牲战场,于同兴是一名炮兵,过强的炮声将耳膜震聋,终身耳聋。同时,南于沟村也曽经掩埋过牺牲的八路军官兵。为了抗战,妇女们积极做军鞋、缝补衣服,年轻人参加抬担架、送公粮、送军火,支前行动无其次数。于同汉为八路军砍柴把腿摔伤,致使终身残废,不能正常劳动。儿童团员则站岗放哨、送情报,真是男女老少都上阵,齐心合力打日寇。 革命烈士王荫芝<br> 王荫芝,乳名盼贵,学名王虎谷,1920年出生在石家庄市赞皇县虎寨口村一户雇农家庭。“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领土的侵略,王荫芝目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忧心如焚。1935年秋天,他在县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多次组织爱国学生到街头游行示威,查封日货,作抗日救国宣传。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鬼子大举侵略华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溃,土匪四起,民不聊生。面对中华民族的危亡,王荫芝谢绝县师让其留校任教的好意,依然投笔从戎,联络本县热血青年组成抗日游击队,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进山区进行抗日活动。<br> 1938年初,八路军工作团道地赞皇,成立抗日县政府,王荫芝由付万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县政府一个科的科长,后来到辽县(左权)八路军一二九师随营学校受训,结束后被派到临城县任县委委员、宣传部长。经常深入农村组织召开群众会,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鼓动工作,唤起当地民众的抗日热情。1939年1月调高邑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游击大队队长。高邑县地处平原,是平汉线上日寇控制严密的地方,王荫芝根据平原敌占区的特点,摸索出许多敌后游击战的经验。他们白天隐蔽休息,夜晚外出活动。有时抓住机会集中部队突然袭击,有时化整为零,分组单独行动,出其不意地给日寇以坚决打击。由于工作出色,高邑县的抗日活动有了很大发展。1940年秋天王荫芝调邢台,任邢东县抗日政府县长兼独立营长。地处平汉线上的邢台是冀南的主要城市,是日寇扫荡我冀南、太行山根据地的主要兵站基地,邢东县当时属于游击区和敌占区,敌人在丘陵平原区设立三道封锁线,在谈话村住有中队,其他地方炮楼林立,公路交叉成网,桐花岭就是炮楼所在地,因这里地势高,视野开阔,是谈话据点通往西部山区的咽喉地带,附近大部分村庄设立“维持会”、“伪联保”。根据日益残酷的环境,王荫芝分析了敌占区的情况,除组织独立营和公安队配合正规部队作战,还组织群众扒电线、破铁路、拆桥梁外。同时,还特别注重加强抗日的两面政权建设,培养基层抗日干部,利用合法身份瓦解敌伪人员。由于独立营和八路军的不断围攻,群众基础好,也没有起到大的作用,建起两年就被八路军被端掉。为阻止日寇扫荡,使群众减少损失,王荫芝经常深入到马河、西黄村、营头、北小庄一带,组织动员群众坚壁清野,进行反“扫荡”准备。还自编歌谣对群众进行宣传。歌词的大意是:叫老乡,你是听,空室清野要记清。先破路,后填井,粮食用物搬山中,一旦敌人来扫荡,让他寸步也难行。<br> 1942年四月二十二日,邢东县得到敌人进山“扫荡”的情报,日军出动一个联队兵力,在百名伪军配合下拂晓进山扫荡,为使根据地人民少受灾难,当夜王荫芝带领县独立营配合八路军129师十一旅基干团在桐花岭一带设伏阻击敌人。但是狡猾的敌人并没有按照说的时间出发。天已大亮,我主力部队撤走,王荫芝指挥独立营及后勤人员撤退时,敌人大部队已经出发,并在磨镰岗上架起迫击炮向阵地轰击,同志们劝他赶快撤走,他坚定地说:你们快走,不要管我。当大家安全转移之后,王荫芝刚走到山脚下三叉路口,一颗炮弹落到身边,罪恶的弹片击中他的咽喉,王荫芝不幸壮烈牺牲,时年22岁。<br> 四月二十五日,邢东县委、县政府在豆尔庄村召开追悼大会,新任县长刘致中连夜到任,在大会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参加大会的十几个村庄群众回首王县长带领大家抗日的日日夜夜,无不处于极度的悲痛之中,会场哭声不断,不少青年当场报名参军,决心消灭日本侵略者,为王县长报仇。 王荫芝牺牲的地方 王荫芝工作过的房屋旧址 1942年7月,太行六地委书记谢富治曽经在南于沟村召开前方指挥部会议,安排部署应对日寇战争,总结对敌斗争经验教训,教育军民认清形势,克服轻敌麻痹思想,从思想上、物质上做好艰苦斗争的准备,调整充实区干队和村民兵自卫队力量,加强民兵军事训练,提高战斗力。<br> 此后,邢东县委、县政府多次转移地点,1945年9月,为配合大部队解放邢台城,邢东县委、县政府从西井庄搬到城西孔村,县政府负责人籍献西和地委宣传部长赵士珍带来一部分同志秘密到城东开辟工作。 总的来说,南于沟村做为邢东县委战斗工作的地方,为抗日战争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该村历届党支部一直发扬抗战时期的那种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一方面注重旧址的保护,一方面带领干部群众改造偏僻落后面貌,把南于沟村建设的更加富裕美丽!<br>(此稿是经过查阅邢台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编辑的《红色老区 绿色家园》和信都区编办编辑的《机构编制志》,因当时工作地点流动性大,不妥之处提出宝贵意见) 南于沟村内小桥 县司法科旧址 县公安局旧址 作者采访91岁高龄的老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