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篇试图通过五张清末烟台老照片,管中窥豹,探寻和了解一百多年前的烟台风俗人情。其中,四张照片来自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年)美国公理会传教士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著的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中文为《中国人的特性》)一书中的插图,原图是美国长老会牧师郭显德女婿海儿济(G. S. Hays)在烟台拍摄的照片;另一张照片出自 1940年连警斋撰写的《郭显德牧师行传全集》一书,是海儿济夫人郭梵尼(Fanny Culbertson Cobbett)在烟台开办花边讲习班时的照片。这五张照片均出自海儿济之手。尽管这五张照片只是清末烟台百姓生活的缩影,但我们从中可以一瞥旧时人们的吃穿、娱乐、劳作、学习之情景。</p> 灶台与火炕 <p class="ql-block"> 清末胶东百姓家做饭、扫卫生、缝补衣服等家务活都由女人承担。照片1为烟台妇女坐在炕上包饺子和生火煮饺子的情形。胶东半岛家家都有土坯或灰砖砌筑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灶台和火炕。</span>火炕通常很大,足以供一家几口人吃饭、睡觉使用。火炕下面往往设有地瓜窖,乡村人家常将地瓜储藏在地瓜窖中。火炕通过烟道与灶台连接,烟道将灶台和睡炕连接起来,烟气通过炕道为房间取暖,最终从烟囱排出。火炕不仅是取暖设施,也是家庭聚会、交流和待客的场所,尤其在寒冷的冬季,一家老小会挤坐在火炕上,将棉被盖在腿上,讲故事,唠家常,享受家庭的温暖和天伦之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照片1 清末妇女包饺子和煮饺子情形</span></p> <p class="ql-block"> 清末烟台老年人和妇女秋冬季的服饰主要是长袖衫,带有花边装饰的大襟款式,通常用布盘纽扣。妇女以裹脚和头戴抹额为时尚。自宋朝始,至清末民初止,社会一直存在缠足习俗,以女足纤小为美的观念根深蒂固,汉代乐府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赞美女足之诗句“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包于头额、束在额前并饰以刺绣或珠玉的抹额,既可以束发使头面整洁,也可以暖额以抵御寒冷,还可以美化仪容以增添风姿。清末烟台妇女服饰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服饰的审美观和文化价值。</p> 织花边 <p class="ql-block"> 光绪十九年(1893年)夏,郭显德牧师之长女郭梵尼在烟台开办了第一届棒槌花边讲习班(见照片2),培养了张大姐、王春梅、刘二嫂和夏大姑等织花边能手。她们继而又培养了大批织花边徒弟,像蒲公英种子散布胶东各地。为了掌握织花边职业技能和传承花边技艺,郭显德牧师创办的会英学校女生下课后就聚集在西楼裙房炕上学织花边,学校骐骥学生自给自足,甚至补贴家用。这也是会英女校文化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培养模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照片2 郭梵尼在烟台举办第一届花边讲习班</span></p> <p class="ql-block"> 据1934年版的《胶济铁路经济调查报告》一书,清末民初烟台花边出口实行豁免各税,因此外销极畅,逐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关系平民生计的</span>国际大宗贸易。烟台花边手工业生产加工模式实为家庭产业,大多由商家发给原材料,交于烟台、栖霞、威海等地的乡村妇女代做。人工工资视熟练程度、花样繁简、幅宽大小而定,每人每日可得工资由一角六分至二元不等,当时实为农村经济以莫大补助。据东海关统计,仅烟台花边从业家庭就达1500 余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照片3 妇女在炕上做棒槌花边手绣品</span></p> 玩纸牌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纸牌,又叫“叶子”,是古代一种娱乐工具。纸牌虽是纸质做的,但其玩法并不像我们今天大家都熟悉的扑克牌,而更像是麻将牌。其主要花色有条、饼、万等,与麻将牌大致相仿。玩纸牌,清朝人又叫做作“斗牌”,通常有四人参加。或为刺激,或为敛财,参赌者往往赌以彩头。清朝刑律虽禁止赌博,违者罚款,或判有期徒刑,但每年正月,除十五日元宵节外,清宫开放赌禁,谓之“放赌”。慈禧太后酷爱斗牌,常在慈宁宫或颐和园召光绪帝及后妃、公主聚赌。有时,深受慈禧宠信的太监、宫女也奉命参与斗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清末民初时期,纸牌或斗牌游戏在烟台民间非常流行,<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当时不仅仅是一种放松心情的娱乐活动,更是一种增进玩家彼此感情的社交方式</span>。由于当时文化项目极为匮乏,纸牌或斗牌游戏成为普遍欢迎的娱乐项目,无论贫富老少都非常喜爱参与这种游戏。例如,在炎热的夏天街头巷口,或在寒冷的冬天热炕头上,常常可以看到人们聚集在一起玩纸牌的情景(见照片4)。</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照片4 四男子正在火炕上玩纸牌</span></p> 教 育 <p class="ql-block"> 在1861年烟台开埠前平民百姓受教育主要是通过民间教育(<span style="font-size:18px;">私塾)和县学两种途径。私塾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面对农家、手工业者子弟的教育机构,</span>主要学习《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等内容,大多是基本的识字和启蒙教育;二是面向富家子弟以教授儒家经典和文学作品为主的教育机构。教学形式上,采用师徒制,学生直接向老师学习,强调背诵和默写。官办<span style="font-size:18px;">县学是通过科举制度之童试录取入学,</span>课程主要是经义、史书、诗文和礼仪等,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进入官场<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1866年和1867年郭显德牧师在烟台毓璜顶分别创办了文先小学(男校)(见照片5) 和会英小学(女校),<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烟台开埠后最早的新型</span>公益性学校。由于学校四周空无人烟,遇雨雪天气,道路泥泞,学生难以回家,学校免费为学生提供寄宿,寄宿生仅稍担伙食费。学校一般在冬季农闲时开学,无标准课程,学制通常三年,这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掌握基本的西学知识如数学、地理和卫生等,以及郭显德所著<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经课和丁韪良所著《天道溯原》,并辅之以</span>“四书”“五经”课。这种新型教育模式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起到了维持社会稳定和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照片5 文先男校戴瓜皮帽的先生和学生</span></p> 后 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大家也许会问,美国长老会牧师郭显德女婿海儿济(G. S. Hays)拍摄的五张照片具体拍摄地是烟台哪里呢?第一张厨房生火包饺子的照片不好说是在哪里拍摄的,姑且称为烟台一户人家。最后一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是郭显德牧师创办的位于烟台毓璜顶的文先男校教室。根据其余三张照片的火炕、炕席以及墙上字画等共性,可以判断它们是同一个拍摄地点,即在烟台毓璜顶的会英女校西楼裙房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此外,后四张照片还有一个共同点,墙上均挂着唐朝杨徽之创作的禅意十足的对联“</span>偶题岩石云生笔,闲绕庭松露湿衣”<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注1)</span>,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清末烟台百姓虽然生活艰辛,但是他们内心都憧憬着过上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为伴的宁静闲适生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注1)</span>释义:深山中的寺院云雾缭绕,此时云仿佛已化作我手中笔在岩壁上题诗绘画;我环绕院中的松树闲庭漫步,不经意间,露水已打湿了我的衣衫。</p>